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國旺:投資人永遠不能有戰勝市場的念頭

李國旺:投資人永遠不能有戰勝市場的念頭

――國學與現代資本市場漫談之六十九

老子提出:「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引申到金融市場,意即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即價值規律的奧妙;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即價格變化的周期拐點。據此,投資者要尊重市場,發現並善於利用市場規律,順應市場周期運行規律,心態要與市場周期合拍。

在《道德經》中,「無」指包含萬有而萬有未現的狀態,猶如資本市場在運行過程中,價值未發現、未實現、未分配的狀態。「無」又包含陰陽但陰陽未分,即包括了多空雙方均處於未調研、未投資、未決策的狀態,雙方力量未經博弈,無法判斷行情上升還是下降,無法分析是利多還是利好。在宇宙的運動過程中,「有」代表萬物的外在形相的生成狀態,內含陰陽即「萬物負陰而抱陽」,如資本市場運行過程中,多空決戰,行情有了升降,投資者有了得失、憂喜之別。老子因此說,「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即是「道非」,「無」中生有,萬物通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量化遞進關係,逐步展現出萬象、萬物、萬眾,正如資本市場不斷有新主體加盟。「無」雖然萬有未現,但包容了真實的「信」息或心識,心識本性空靈,無善無惡,「無善無噁心之體」,正如行情本性是中性的,感覺到好壞,是投資者所站的位置造成的心理感應。投資者在空倉時,所謂行情變化,對他就是行情變化而已,如果他做多,而行情下跌,對他來說就是壞行情。因此,本來中性之「無」,因緣和合,有了加減乘除,有了市場力量介入博弈後出現區分、取捨、多空,就有了苦樂、善惡,「有善有惡意之動」,因緣和合就會生長出意識種子。無論人類,還是萬物眾生,都是這些種子的外化與展現的產物。

「無」成為萬有的未始時,是萬事萬物和人類的根源,也是我們心靈的故鄉,更是我們情感投注與事業發展的「基因」。「無」猶如孩子出生時的「臍帶血」,包容了父母的基因,但要將臍帶血變成可用的人體器官,需要因緣和合,還得提供條件去「培養」。如果是資本市場,「無」為未開盤前,未上市前,政策未出台前。這些狀態,或是多或是空,正如量子般如幽靈那樣存在。

「有」,是宇宙通過「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的遞進關係,形成了宇宙萬物,天文地理,人間制度,物質精神,森羅萬象,既有物質,也有能量,在資本市場還有政策、情緒、信息的分布、流動、組合、交互,從而在上下起伏的行情現象中隱藏著規律,在規律中隱藏著數量關係。這些數量關係在時空轉換過程中,形成綜合、抵消、乘除、加減等關係,在運動中出現「大、逝、遠、反」的升降循環現象,出現十年的太陽周期、十二年的月亮周期、四季變遷的地球年周期、天地日的時空周期,這些周期演化出農業生產周期、疫病周期、物價周期、情緒周期和資本行情周期現象。因此,建立於天人合一,即自然與社會交錯運動的周期規律,不僅反映在自然界的節律運動上,也發生在社會經濟周期運動中,資本市場作為利益博弈最激烈的場所,各種周期相互交集、干擾、影響,所以不可能用簡單的線性模型去預測明天的行情。這種周期集合運動與人類經濟生活結合,表現為國際資本、國家資本、地方資本、產業資本、機構資本、居民資本間在一定周期內的力量博弈及利益分配關係,從而為投資者利用周期力量和六方力量中的主導力量實現投資目標提供了理論依據與現實力量。同樣的環境、機會、行情,由於其持有倉位的位置不同,就有輸贏,有人喜歡有人愁。

面對市場的起落,投資者需要具備某種定力。比如入靜入定,持之以恆地觀想「空」與「無」的心境,如塵埃未蒙明鏡,通過觀想、映照並得到事物實相、客觀真理、客觀規律的奧妙。再如持之以恆地觀察、觀照、觀想事物外相之森羅萬象,從變幻的現象中發現事物發展的規律,發現事物運動與發展的實相,並對事物發展不同階段進行量化分析與時空定位。

無論是無法直接掌握的客觀規律內在本質,還是可以掌握的客觀規律外在表現,無論是能以言語表達的真理與規律,還是無法用人類言語表述的真理與規律,無論是事物實相之空境,還是事物外在的森羅萬象,都是道(規律)的展現與擴展。雖然人類對於道的表述不同(道、仁、無、有、太極等),但追求的都是萬物的同一本相,如價值規律表現價格向價值回歸的周期循環。

那麼,如何掌握市場周期循環規律呢?老子提出:「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引申到金融市場,意即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即價值規律的奧妙;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即價格變化的周期拐點。據此,投資者要尊重市場,發現並善於利用市場規律,順應市場周期運行規律,而不能有戰勝市場的念頭。佛家認為,萬物唯心造,股市行情不過是群體心理的外在表現,行情升降對所有參與者都是「平等」的,參與者心態要與市場周期合拍。道家認為,人類是自然之子,市場是群體心理的集合反應,投資者要依據市場的變化周期順勢而為。

基於多數人經常為投資失誤煩惱,中國古代的智者發明了全息現象(即「有」)觀察法(即萬物類象法),提出了人類順應規律的理論,從而統一了天、地、人、象、時之間隱藏的相互作用的規律關係。在筆者看來,正因為有了這個理論基礎,人們才有可能通過交易量、K線卦象組合、RSI、KDJ、波浪周期等技術指標來分析、預測市場的可能方向與趨勢。所以,通過時空統一模型預測未來的資本市場,如果預測結果與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國學、金融學、投資學的預測結論一致時,這種結論就比較靠譜,在此基礎上運用行為金融的操作方法,贏面就比較大。

(作者系浦江金融論壇秘書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景網 的精彩文章:

周業安:粉絲型消費者未必能支撐起整個市場
任衡:面對人工智慧無須惶恐
賀倩:用開放的心態迎接人工智慧
張鑫:互聯網正在改寫傳統經濟學理論
陳鴻斌:日本還能履行《巴黎協定》的承諾嗎

TAG:全景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毛澤東:愚蠢的軍隊不能戰勝敵人
卡帥里皮督戰恆大預備隊比賽,球迷:能不能放陳澤鵬和楊超聲走?
能焐熱的是石頭,不能焐熱的是人心
小米也要進入美國手機市場,能不能顛覆美國市場呢?
泰國墜馬,劉德華,你可不能有事!
中國歷史上讓人最蕩氣迴腸,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的一場戰役是…
中國電影市場能不能成為好萊塢的最後救星
為何同樣是二戰戰敗國,日本不能擁有軍隊,德國卻可以?
王俊凱糖人眼神殺,網友:能不能不要帥的這麼明顯
人生,是不能回頭的路
走心的不能忘,愛你的人不能丟
中國最幸福的「冷」城市,金錢並不能等同於幸福
假如張國榮沒有死,能不能超過劉德華?網友:沒有可比性!
國家永久封殺卓偉!營造天朗氣清的網路空間!網友:心疼,這次卓偉永遠都不能翻身了!
不能遺忘的歷史 淞滬抗戰中國軍隊保家衛國不含糊
田亮:人不能做無謂的努力
美國大兵滿身的紋身都能參軍,為什麼中國軍人連個傷疤也不能有?
趙英俊預定真人版「光頭強」,不能讓雪村搶生意
最令人擔心的穿幫鏡頭,劉燁給劉亦菲這指甲剪的,完全不能看
泰國必游,不能錯過的曼谷國立博物館,基本看不到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