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恪之死:吃虧要趁早,一帆風順未必是好事

諸葛恪之死:吃虧要趁早,一帆風順未必是好事

有一次,相聲演員郭德綱接受採訪。主持人問:活得明白是需要時間的嗎?

郭德綱說:「不需要時間,需要的是經歷。3歲經歷一件事就明白了,活到95歲還沒經歷還是不明白。但是吃虧要趁早,活得一帆風順不是好事。從小嬌生慣養,沒人跟他說過什麼話,65歲走在街上誰瞪他一眼,他可能當場就猝死。如果從一出生就挨打,一天挨八個嘴巴子,他會像鐵羅漢,活金剛一樣,什麼都不在乎」。

雖然舉例有些誇張,但是話糙理不糙。一個人從小活得太順利,還真未必是一件好事。三國時期的諸葛恪便是一例典型。在他人生的前50年里,幾乎是要什麼有什麼,做什麼成什麼。可當他50歲第一次面對重大失敗時,整個人都慌了,亂了……

神童諸葛恪

諸葛恪的家世非同尋常。他出生在三國的一個明星家族——諸葛家族。老爸是吳國高管諸葛瑾,二叔是蜀漢CEO諸葛亮,還有一個同族叔叔是魏國高管諸葛誕(還是司馬懿的兒女親家哦)。史書稱「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

優秀的家族基因在諸葛恪身上顯現無疑。史書記載,他「少有才名,辯論應機,莫與為對」,是朝廷內外公認的神童。

有一次孫權大宴群臣,突然讓人牽了一頭驢進來,驢臉上貼著張紙條,上寫「諸葛子瑜」(諸葛瑾字子瑜),其實是拿諸葛瑾的大長臉開刷呢。這時,諸葛恪小朋友萌萌噠地要了支筆,在紙上又填二字,成了「諸葛子瑜之驢」。孫權樂得哈哈大笑,真把那頭驢送給了他。

又有一次,孫權問諸葛恪:「你父親和你叔叔(指諸葛亮)誰更優秀?」諸葛恪應聲回答:「我的父親更優秀。」孫權問他原因,諸葛恪說:「我的父親知道應該服侍誰,而我叔叔不知道,所以我的父親更優秀。」

有次蜀國使者來訪,孫權對使者說:「諸葛恪喜歡騎馬,回去告訴你們丞相,為他的侄子選一匹好馬送來哦。」聽到此話,諸葛恪當即跪地拜謝。

孫權說:「這這這,我就是說說,馬還沒送來,你急著謝啥?」諸葛恪說:「蜀國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馬廄,只要您下了指令,好馬自然很快就會送來!」

這馬屁拍得,就問你服不服?

總之,家世顯赫、天資聰穎、能說會道、年少成名,再加上深得帝王寵愛——如此一個「高配」少年,早已輕鬆贏在人生起跑線上。

開掛的職場生涯

諸葛恪剛剛成年,便被孫權授予騎都尉,與顧譚、張休等人隨侍太子孫登。後來太子孫登英年早逝,太子的幾個親信都在後續宮斗中相繼落馬,唯有諸葛恪安然無恙,並一路晉陞。

掌管軍糧的徐詳去世後,孫權曾任命諸葛恪接替徐詳負責軍糧供應。糧草乃軍隊命脈,讓初出茅廬的諸葛恪擔此重任,連他遠在蜀漢的二叔都替他捏把汗,忙寫信傳話東吳,說侄兒幹不了這活兒。於是孫權又把諸葛恪從後勤調到了前線,讓他直接領兵。

31歲那年,諸葛恪做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件大事——率領騎兵三百人,收服了丹陽山上的十萬山民。因此地崇山峻岭,民風彪悍,東吳多年征討,都無成效,所以當初眾人皆不看好,他爹更是極力反對,甚至悲觀預測道,「有你小子在,咱家遲早要完!」可是誰也沒想到,諸葛恪竟然做成了!

做過糧草官的他,想出一損招:守在莊稼地,長一茬割一茬,我看你們吃啥!果然,山民舊糧吃盡,新糧被收,在飢餓難忍的境況下陸續出山投降。三年時間,諸葛恪靠著三百騎兵,降服十萬山民,徵得四萬士兵,從此名聲大噪。孫權授任他為威北將軍,封都鄉侯。

立了大功的諸葛恪沒有馬上回去,又順手搶劫了魏國的舒縣,把該縣的百姓全部帶回吳國。緊接著,他決定再接再厲——攻打魏國東線第一重鎮壽春。結果被孫權緊急叫停。

也許孫權這時已經意識到,諸葛恪身上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急功近利、剛愎自用,但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孫權恐怕並未預料到,因為晚年的他仍對諸葛恪一再提拔。

諸葛恪42歲時,被提任為大將軍,假節,駐守武昌,並接替陸遜兼任荊州刺史。諸葛恪48歲時,孫權徵召諸葛恪為太子太傅,委以託孤大臣。孫權去世後,年僅10歲的孫亮即位,乖乖拜諸葛恪為太傅。

至此,東吳大權已牢牢握在諸葛恪手中了。

話說諸葛恪一上位就採取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人氣飛速飆升,走到哪都是鮮花掌聲。更讓他得意的是,第一次和魏國打仗就大獲全勝,即為「東興大捷」。坦白講,這次勝利多虧天公作美。當時忽降大雪,魏軍都在暖身嬉戲。吳軍來襲,剛好打了魏軍一個措手不及。但在諸葛恪看來,這就是自己用兵如神的結果。而魏國實力,just so so!

跌下神壇 只需一步

東興大捷後,諸葛恪被封為陽都侯,加封丞相、兼荊、揚州牧,督中外諸軍事。

這年諸葛恪50歲,處於功業巔峰的他,意氣風發,不顧眾人反對,決心起兵伐魏!

諸葛恪親率二十萬大軍直抵合肥新城。然而,新城久攻不下,軍中疾病肆虐,士兵死傷大半。

魏國趁機增派軍隊合擊吳軍,打得吳軍流離失散、哀嚎遍野。即便如此,諸葛恪還在死扛硬撐。直到孫亮連發N份詔書,他才慢悠悠地領兵返回。

諸葛恪自知攻魏失策,又以戰敗為恥,於是怒形於色,將矛頭指向孫亮身邊的人,認為他們故意和自己作對,於是將他們全部罷免,重新選任。他屏蔽了一切反對意見,並在元氣大傷的情況下,再次下令進攻青州、徐州……

這一系列舉動,讓他苦心經營多年的偉大形象,轟然倒塌。

這時,將軍孫峻利用諸葛恪喪失人心的機會,向孫亮打小報告,說諸葛恪伺機製造叛亂。而久為傀儡的小皇帝也早就心生不滿。於是君臣二人共同謀划了一場「鴻門宴」,將諸葛恪殺害於席間,拋屍於荒野,並滅其三族。從此,諸葛一族在東吳銷聲匿跡。

縱觀諸葛恪的一生,他是幸運的,卻也是不幸的。

家世、天賦,甚至好運氣,為他贏得了一帆風順的前半生。然而這一切,可以給他自信的資本,可以給他無畏的底氣,卻未能給他一份對自己的清醒認識。

因為一切都來得太容易了,以至於讓他忘了——人生本是艱難,戰爭永是殘酷。

所以,一路順風,也許未必是好事。如稻盛和夫所說,「人生中若缺乏反省,成功即成失敗之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她仰仗著孫權的庇護作威作福,竟落得這樣的結局
孫權最信任的三國名將,四十萬曹軍中三進三出,堪稱東吳第一猛將,實力不輸許褚、趙雲
孫尚香和劉備的愛情沒那麼美好,劉備死後她真的跳江自盡了嗎?
龍門古鎮:孫權後裔聚居地,看溪水人家的樸實古鎮生活!
劉備活了63歲,曹操活了66歲,孫權卻活了71歲!原因很簡單

TAG:孫權 |

您可能感興趣

諸葛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他用被滅族的結局證明了這一點
諸葛亮為何看不起侄子諸葛恪,僅僅是因為諸葛恪嘲笑過他?
同樣受詔輔佐幼帝,為何諸葛亮得以善終,諸葛恪卻慘遭滅門之禍?
諸葛恪如何從萬眾敬仰變成民心喪盡,這一事件是關鍵
諸葛恪說:「近見家叔父表陳與賊爭競之計,未嘗不喟然嘆息也。」
傅嘏提出滅吳長遠方針,可惜司馬師不聽,諸葛恪因此揚名天下
託孤重臣諸葛恪因何被殺,鄧艾說過一番話,道出了關鍵原因
諸葛恪說:「近見家叔父表陳與賊爭競之計,未嘗不喟然嘆息也」
諸葛恪號稱比諸葛亮還聰明,為何最後卻落得滿門被誅的下場?
諸葛恪之死——歷史的必然
諸葛恪如何從萬眾敬仰變成民心喪盡,這一件事件是關鍵
關羽傲上,張飛欺下,諸葛恪既傲上又欺下,不死天理何在
諸葛亮接受託孤,贏得生前身後名,他的侄子諸葛恪為何慘遭滅族?
東吳的噩夢:這座城池,讓孫權一直望城興嘆,繼承他的諸葛恪卻在此打了大勝仗
身為託孤重臣,諸葛恪的心態如何,這則成語故事答疑解惑
淺析諸葛恪,一個被性格毀掉的將才
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在吳國紅極一時,可惜因為一件事被誅殺三族
成就曹操的「月旦評」飽受質疑 諸葛恪:誹謗之風由此開始
南京城下,為何鄭成功會犯了跟諸葛恪同樣的錯誤?
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 自幼被稱為神童卻不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