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棚和篷、槌和錘,你能說得清它們的區別嗎?

棚和篷、槌和錘,你能說得清它們的區別嗎?

GIF/1K

一、棚和篷

漢語的事物命名當中,有一些有趣的現象。兩個事物的名字讀音相同,字形迥異,而概念的意義卻比較接近,以至難以區分。比較典型的是「棚」和「篷」,「槌」和「錘」。下面作一些比較和解析。

篷,音péng,本義,用以遮蔽風雨和陽光的設備,多用篾席或布製成。篷一般是指能遮住物體的上方的東西,用柱桿支起,有時一面或兩面釘在牆上,篷幕下是空的、透風的。有時也專指車、船等運輸工具上面的遮蓋物。

棚,音péng,用竹木搭成架子,上面覆蓋席、布等做成的遮蔽風雨日光的東西或簡陋的小屋,如窩棚。棚一般是指一種簡易建築物,能避風雨,亦能居住,一般四面可以封閉,可以留簡易門。

「篷」和「棚」的區別,如果從原始意義來考察,則「竹」頭和「木」旁這兩個表意的形旁可以大致反映兩者材質上的區別。如果撇開這一點,則其主要區別在於形態。篷者,突出「頂」的部分;棚者,則四周可封閉。有時在具體案例中區別不大,概念較模糊,則把這「篷」和「棚」兩字混用。從功用上看,兩者區別不大,棚突出可住人這一特點,但篷則不突出這一意思,蓋因其四周敞開無攔之故也。

二、槌和錘

槌,音chuí。敲打用具:~兒。棒~。鼓~子。古同「捶」,敲打。

錘,音chuí。敲打物件的器具:~子。鐵~。作動詞時,意為用錘敲打:~打。

PK

槌和錘的區別,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辨析。

一是材料不同。槌是木頭做,最通常的稱謂是「棒槌」;錘的主體部分一般是鐵制的,所以通常稱為「鐵鎚」。但材料的區別不是絕對的,也有用木頭做的「鎚子」。

二是形狀不同。槌往往是柄部和主體部分連成一體的,而錘的柄(或叫把子)則往往是另外安裝上去的。

三是用途不同。槌因受其材質限制,承力度有限,通常只作家用。最常見的是洗衣服的棒槌。而錘通常是鐵做的,耐敲,承力度強,既可作傢俱加工修理之用,也可以作工業生產之用。

錘可以有抽象的比喻義,如「~煉」,磨鍊,如「千錘百鍊」。刻苦鑽研,反覆琢磨使技藝等精鍊、純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來點語文 的精彩文章:

TAG:來點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