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邵天然:翠竹·古道·黃彈村

邵天然:翠竹·古道·黃彈村

郁達夫少年文學院「走讀常綠」習作

翠竹·古道·黃彈村

實驗小學鸛山校區五(7)班 邵天然

湛藍的天空,澄碧深遠,一朵朵白雲隨著風兒翩然自在變化著姿態,緩緩地飄動。燦爛的陽光拋灑下它的熱情,投射到我們腳底的山路。儘管酷暑難耐,但我還是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時而驚嘆兩旁兀立的山峰,時而又停下腳步欣賞路旁的野花,像一隻快樂的小鳥穿行在山間。要知道,這可是我第一次參加郁達夫文學院的走讀活動喔!

翠竹

沿著「S」形山路,我們努力往上攀登。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有一處山澗特別深不可測,小夥伴們都控制不住地「哇,哇」叫起來。漸漸的,一行人就走到陰涼處。這裡剛好有座巨大的山石,屏障般擋住了耀眼的陽光。四周被竹子環繞起來,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避暑所。竹子鬱鬱蔥蔥,看著就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夏日的燥熱一下子減少了。

走進竹林,一片青翠的綠色映入眼帘。竹子一節一節往上長,十分挺拔,抬頭向上望,感覺有十多米高。我想起紀錄片《地球:神奇的一天》里介紹,地球上生長速度最快的就是竹子,一夜就能長很高很高呢。筆直的竹桿特別修長,亭亭玉立,猶如山林的守護精靈,一些小蟲還悄悄地在裡面住著。我倚靠在竹子邊休息,還嗅到一股淡淡的清香,雖然不明顯,但還是可以聞到的。

這時,一位伯伯背著雙肩包,邁著矯健的步子,穿過綠色的竹林,向我們走來。盛老師為我們介紹,他姓周,網名月半,我們都叫他周老師。我仔細打量了周老師一番:笑眯眯的神情,不高的個子,但長得很結實,黝黑的臉龐透著紅光,看上去像個運動健將。

古道

周老師和藹可親,他環視了下四周,讓我們走到竹林右邊乾涸的河床上,自由找一塊石頭坐下來。這些溪石奇形怪狀,很有趣。大家開開心心地各自找位置,三三兩兩的,有的在交流討論,有的開始翻開筆記做準備,還有的用瓶子裝沙石玩。我也隨意找了石拱橋邊的一塊石頭坐了下來。在這裡聽講,不僅涼爽,而且可以呼吸最清新的空氣。土黃色花斑大蝴蝶悠閑地飛來飛去,偶爾也會有幾隻蜘蛛爬出來,嚇人一小跳。

開設在大自然里的課開始嘍!

周老師用宏亮的嗓音告訴我們古道的由來,很久以前交通不方便,其他道路都沒有修通,這條石頭砌成的古道就成為了當時通往其他地方的交通要道。

周老師還神秘地告訴我們,這條石梯古道有三個名稱。大家都驚訝極了,我更是支起耳朵專註地聽:

「第一個名稱叫石梯古道,古道原來在懸崖下面,是用石階一級一級做起來的,很險峻,非常像石梯,所以就叫石梯古道,但是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湖源那裡有個野貓嶺,這裡是石梯,兩地來往多了,就叫貓石古道,這是古道的第二個名稱。」

「還有個名稱也叫紅色古道,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小支隊為了更好開展活動,經常走這條比較隱蔽的古道,像蔣忠烈士也經常在這一帶活動。」

……

這番侃侃而談讓我聽得入了神,沒想到這看似普普通通的小道,竟然有這麼久遠的由來和特殊的紅色歷程。看著周圍都是懸崖峭壁,我不得不佩服起常綠的老百姓。

黃彈村

周老師清了清嗓子,提了個問題:「你們知道進來這個村叫什麼村嗎?」嘿,這可難不倒我,我曾經來過一次,於是脫口而出:「黃彈村。」周老師點點頭,追問:「字怎麼寫呢?」「黃色的黃,子彈的彈。」我不假思索地說。

「說得對,那為什麼這個村要叫黃彈村?這裡面還有個故事呢!」周老師又耐心為我們講起來。「傳說,唐朝有一位起義的將軍,在這裡練兵。有一次,他黃色的戰袍不小心飄在一潭水裡,這潭水變成了黃色,所以就以這潭水為村名,漸漸的,『潭』字漸漸改成了『彈』。」

看著同學們瞠目結舌的樣子,周老師笑著擺擺手說:「這個是傳說,也不好當真。不過富陽很多地名經過歷史變遷,複雜的名稱往往會變得簡單倒是真的,這樣人們就好記多了。」

我聽了恍然大悟,不禁想起了上一次來黃彈村玩時,心裡是很疑惑這個村名為什麼這麼奇怪,這下子謎底解開了,原來還有這麼有趣的傳說故事。聽說周老師是經驗豐富的戶外專家,怪不得他的知識淵博,看來我們的確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這堂設在大自然里的課別有趣味,走讀活動也接近了尾聲。我們依依不捨告別了大山,身影漸漸消失在蜿蜒小路的盡頭,但常綠的翠竹、古道、黃彈村,卻永遠縈繞在我的心間……

作者介紹:邵天然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就讀於實驗小學鸛山校區五(7)班,愛閱讀、愛運動、愛彈古箏,平時會用筆記錄外出旅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暑假堅持每天寫日記,享受讀書與寫作的樂趣。

2017年8.19 常綠

請在開學前提交活動作業哦

這是紀念與傳播郁達夫先生精神的公眾號,立志於培養文學青少年的平台,歡迎喜歡郁達夫先生的朋友和喜歡文學的同學來稿,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需授權!

別吝嗇,給優秀的孩子們點個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近郁達夫 的精彩文章:

走讀上海—孫茳婧富春三小六(2)
走讀上海—駱子晗 富春四小五(6)班
富春中學選送作品選刊2

TAG:走近郁達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