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核心團隊成員都跳出來「懟」老闆,特朗普將被大夥拋棄?
近來,隨著夏洛茨維爾事件的發酵和白宮首席戰略師班農的去職,特朗普處境似乎越來越孤立。難道大家都要拋棄特朗普了?
「特朗普的一些關鍵閣員正在考慮拋棄特朗普?」《華盛頓郵報》的猜測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執政前景又蒙上一層陰影。這些關鍵閣員包括國務卿蒂勒森、防長馬蒂斯、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他們日前就夏洛茨維爾事件紛紛表態,或嚴厲批評特朗普——科恩直言,特朗普的反應讓他感到痛心和不安,他甚至糾結是否要辭職;或是含蓄「抗議」——馬蒂斯說,這個國家「有問題」,官員們應該「堅守住底線」;或者拉開距離,甚至劃清界限——蒂勒森說,總統對種族仇恨和暴力行為做出的回應,僅「為他自己代言」。
關鍵閣員罕見「唱反調」
曾為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羅姆尼工作過的顧問瑞安·威廉姆斯說:「高級助理和內閣官員公開批評總統是極不尋常的。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可能已經厭倦了當前的形勢,也不擔心後果。最壞的情況是什麼?不過是被總統解僱罷了。」
華郵也認為,這麼多顧問公開「懟」自己的老闆,而且是在如此嚴重的事件上如此直言不諱,是非常罕見的。「這涉及的已不是政策分歧,而是觸及到一個深層次話題,即特朗普的一些高階幕僚與閣員是否在最根本的問題上認同特朗普,那就是什麼是美國的價值觀、總統能否代表美國的價值觀?」
目前,在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中,只有財政部長姆努欽為總統的夏洛茨維爾事件評論做了辯護,其他絕大多數高級官員也都未發聲。但是,華郵指出,目前至少已有三位高官在試圖回答上述「最根本的問題」,從這一角度說,值得懷疑,他們是否在考慮一起拋棄總統。
不再是「誰愛走誰走」
對於「拋棄說」,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學者刁大明認為,幾位重量級官員的表態只是表明他們在夏洛茨維爾事件這一單一問題上與特朗普存在分歧,畢竟這涉及國家歷史傷痕、價值觀等大是大非問題,必須表明立場,也給公眾一個交代。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會與特朗普就此分道揚鑣,這種可能性不大。尤其是在首席戰略師班農離職後,考慮到自身在白宮未來的權力架構和角色生態中是否有更大的施展空間,這也會成為他們留任的理由。比如科恩顯然能獲益於班農的出局,他未來能發揮更大的政策影響力。
有評論稱,科恩在推進稅改、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能對特朗普施加影響。《紐約時報》此前報道稱,夏洛茨維爾騷亂後,科恩雖已寫好辭職信,但後來改變了主意,知情人士說部分原因是科恩希望接任耶倫成為下任美聯儲主席。
馬蒂斯也同樣如此,班農走後,他所在的軍方力量在白宮的作用和影響力事實上也會處於「上行」態勢。相比之下,刁大明認為,蒂勒森的離心傾向或許比較明顯,因為蒂勒森的獨立性和影響力一直有限,他是一個比較失意的人物,他之前也曾暗示會選擇離開。但是,最終結果如何也需要觀察。無論是離職暗示,還是就夏洛茨維爾事件的表態,不排除蒂勒森在向媒體放風,以換取特朗普更大的支持和授權。蒂勒森的去留也取決於未來特朗普與蒂勒森之間如何進一步互動。
值得注意的是,比三位核心成員的「造反」更不尋常的是,據美國「政客」新聞網報道,對於蒂勒森等人的「犯上」言論,按特朗普平時的行為邏輯,必然會火力全開反擊,但是,這一次特朗普雖感不滿,卻罕見保持沉默。
一位總統顧問表示,特朗普的支持率現已跌至30%,並失去了許多高級幕僚,他現在不願拋棄任何人。一些接近特朗普的人更是指出,現在是特朗普需要科恩和蒂勒森,而不是科恩和蒂勒森需要特朗普,因為他們被視為政府中的穩定力量。
在刁大明看來,特朗普現在已不再處於「誰愛走誰走」的階段。在團隊成員日益外流的情況下,他需要做的是穩定政府整體的構架。同時,特朗普心裡也清楚,自己對夏洛茨維爾事件的一些表態並不合適,畢竟現在已身為總統,而不是總統競選人,不能再隨便挑戰「政治正確」的紅線。因此,核心成員在這一問題上和他保持距離,對特朗普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
特朗普越來越孤立?
近來,隨著夏洛茨維爾事件的發酵和白宮首席戰略師班農的去職,特朗普似已「眾叛親離」,處境越來越孤立。美國媒體Axios引述高層消息稱,白宮已形成防長馬蒂斯、國安顧問麥克馬斯特和幕僚長凱利的「三劍客」組合,「三人世界觀相近,私下表示有責任引導特朗普」。甚至還有觀點認為,反特朗普聯盟正在浮出水面:被越來越多的民眾抗議、遭民主黨和媒體抨擊、被企業家拋棄、與共和黨領袖不睦、政府團隊成員也公開與總統唱反調。《紐約時報》還刊文建議,共和黨必須與特朗普一刀兩斷。
刁大明認為,「反特朗普聯盟」或許是一種可能的趨勢,但是,從目前來看,這一表述有點言過其實。「反」意味著徹底決裂和拋棄,短期內恐怕還不會出現。
除非在2018年中期選舉來臨前,特朗普在稅改、修牆等立法議程上遭遇失敗,那麼,離心傾向會加劇,共和黨人的自我切割趨勢也會更明顯。到2019年新的大選周期,共和黨或許會「換將」,那時才可能說得上「反」,但這已是後話。
其實,過去半年來,共和黨始終在塑造特朗普,能包容就包容,實在無法接受就通過國會立法加以抵制。特朗普也明白總統行政令並非萬能,立法還需通過國會。更重要的是,目前,特朗普與共和黨的命運也捆綁在一起。如果特朗普的各項立法議程不能落地,也將連累共和黨,導致明年中期選舉可能丟掉眾議院。因此,無論是特朗普「嗆」共和黨大佬未能幫其推動議程,還是共和黨對這位行事無常的總統感到不滿,在府會關係尚未理順的情況下,雙方目前依然處於一個博弈的過程。
至於白宮團隊的格局,刁大明稱,自班農出局後,內部派系已劃分為軍人、商人和家庭成員。迄今為止,軍人發揮的作用更引人注目。防長、國安顧問、白宮幕僚長三職均由軍人出任,這在美國歷史上很罕見。但是,白宮團隊內部各派力量的比權量力也是一個動態過程。隨著9月國會復會,預算、稅改議程等更需要科恩為代表的商人陣營出力。特朗普團隊內部的角力會否在軍人和商人之間展開將是一個看點。另一個看點是,班農去職後,他所代表的主義和立場會否延續以及誰在延續。若完全拋棄班農所代表的保守立場,就很難鞏固中下層白人的支持,這對共和黨2018年中期選舉和2020年總統大選都不利。此外,特朗普會否執行班農的立場和路線以及會否獲得團隊其他成員支持也值得關注。
從民意基礎看,特朗普的支持率也並非哀鴻遍野。《紐約時報》稱,蒙茅斯大學最新民調顯示,有41%的美國人認同他正在做的工作,61%的人表示,他們不覺得特朗普做了任何能令他們反對他的事情。《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民調顯示,雖然僅有28%的選民認同特朗普對夏洛茨維爾事件的回應,但在共和黨選民中,這一數字是62%,而保守派共和黨人中有72%表示認同。「特朗普愈是令其他美國人反感,他在自己的核心支持者當中就愈受歡迎。」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責任編輯:楊立群圖片編輯:蘇唯
點擊展開全文


※對新版交通條例、禁燃煙花爆竹、嚴控人口規模,上海市民怎麼看
※是什麼造就了印度宗教 「大師」的崛起?
※敘利亞的隱憂在哪裡
※挑戰柯文哲台北市長寶座,吳敦義會不會起用這位蔣介石的曾孫?
※市民大合唱的歌聲在城市劇院唱響
TAG:解放日報 |
※網友打開籠子門讓阿拉斯加出來,它卻想從頂部跳出來,被蠢哭了!
※俄議員跳出來秀存在感,要在敘利亞部署核武器,普京同意了嗎?
※國防部的回應太過癮了!澳大利亞媒體跳出來搞事,被狠狠打臉
※川普在華為面前服軟,亨特卻敢跳出來?羅羅發動機將成廢銅爛鐵
※泄露俄軍核心機密,又一國家跳出來噁心普京,俄:這是背叛!
※他倆一秀恩愛就被罵?「表面夫妻」都跳出來宣傳?為新劇拼了
※老「獨物」為什麼都跳出來了?
※詹姆斯跳出球員選項,成為自由球員
※最終決戰終於打響!俄軍投下大量禁用武器開路,黑莉跳出來大罵普京沒有人性
※寧澤濤跳出「體制內」做自由運動員 「國家抽成」你怎麼看?
※中東強國突然跳出來,宣布力保德拉叛軍,普京霸氣:敢來就一起剿滅!
※搜索「白痴」跳出來的都是特朗普,反對者攻佔谷歌
※沒被死工資拖垮的人,都是怎麼跳出來的?
※驚不驚喜?又有3個盟國跳出來跟美國對著干,還讓伊朗成最大贏家!
※駐韓美軍要全部撤走?特朗普又多嘴了,美軍將領急得跳出來表態
※忠心哈士奇看到小主人挨罵後發飆,跳出去跟主人叫板為寶寶出頭!
※貓和老鼠最搞笑的一集,看到屋後跳出來的傑瑞後,湯姆瘋了!
※向美國亮劍!伊朗跳出制裁搞出大動作,伊軍高官:跪下只有挨打
※穆帥:曼聯的問題太多了 總有球員跳出來跟我作對
※詹姆斯正式跳出球員選項,湖人開始放大招,要賣球哥一箭雙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