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把知乎的大V都挖走,今日頭條的問答還是很難做起來
今天,除了被騰訊的「一元購畫」公益活動刷屏之外,還有一個知乎大V「惡魔奶爸Sam」爆料,引發了行業內的討論。
據稱,「今日頭條今年一口氣簽了 300 多個知乎大 V,剛把我也簽了,而且是給錢的,年收入比普通白領高。簽完以後所有內容不可以再發知乎。優質的內容創作者被搶完了,所以知乎的質量每況愈下。」
消息一出,今日頭條和知乎紛紛回應。
今日頭條的悟空問答回應稱,「 悟空問答的簽約答主不止 300 人,但從未禁止任何人在其他平台發布內容。現金是對知識分享的獎勵,予人玫瑰者,手裡不應只有餘香。」
知乎回應稱,無論從站內氛圍還是後台數據來看,該事件並沒有對我們產生影響,優質內容生產者依舊在持續生產和分享優質內容。
一連串的動作,讓我等吃瓜群眾看得驚嘆不已。作為一位不入今日頭條法眼的新手,這次來談談對這件事兒的看法。
這次今日頭條旗下的問答產品挖牆腳的目的不言而喻,是為了積累優質內容與進一步擴大影響力。但是在我看來,就算今日頭條把知乎的大V都挖走,今日頭條的問答產品還是很難做起來。
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氛圍。當年知乎是怎麼起來的?冷啟動的時候採取邀請制,對內容和用戶有極強的掌控力,才塑造了當前的氛圍。後來的逐步開放,也不可避免的沖談了一些氛圍,導致一批大V流失。企鵝媒體平台現在也在發力問答,不定時的邀請大咖做客,但入口還是沒有開放,表現的非常慎重。
雖然今日頭條的問答產品早期也是封閉的,但它是從今日頭條中孵化出來的。用戶不可避免的會把二者聯繫起來,其實根本上也是這樣的。今日頭條的問答改名為悟空問答,或許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沒有一種社區氛圍,問答怎麼能夠長久呢?到頭來不過是今日頭條平台中圖文內容的補充而已。很顯然,這與當前的大量資金投入的陣仗不符。
不過,氛圍還只是支撐我論點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支撐點是平台的生態不可能單純的依靠大V來建立。按照今日頭條的這個做法,居高不下的成本將是一個大軟肋。至少知乎和微博不用花錢請大V來入駐。當不給錢了之後,還能留住這些大V嗎?
這點我認為可以學習一下微博二度崛起的打法。當年微博過度依仗大V,在大V被管控的時候,一度讓其陷入危機之中。後來微博的成功崛起,依靠的是一些網紅,也就是生態中的腰部力量,培育了大量的中V、小V,衍生出了各行各業的網紅,豐富了內容體系,也擺脫了過度依賴小部分群體的桎梏。
所以,今日頭條想要打造一個優秀的問答產品。第一個問題是想著怎樣去營造良好的氛圍,另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培育一批優質的「自來水」,建立主流的,擺脫大V的內容生態。
點擊展開全文


※比起BAT,美團或許更想成為亞馬遜
※各方暗暗較勁兒:本周手機行業動態小結
※從美圖和獵豹,看工具類產品的變現之路
※騰訊投資了一家用AI與AR追星的公司
※鐵了心要取代你的工作:2017Q2風投對AI的投資依舊在激增
TAG:一寸明言 |
※今日頭條閱讀也可以掙錢了?沒有錯,不知道的你,趕緊行動吧
※你只看頭條,別人都在用今日頭條賺錢,你還不看看?
※今日頭條把放心購拿出來做了一個獨立應用,看上去做的還是廣告生意
※今天,他就是我們的頭條!
※今天所有的頭條,都應該只為他們
※星球大戰真的要來了么?非也,印度只是想搶佔頭條而已
※能上頭條的蛋卷頭這樣做,媽媽再也不擔心我找對象的問題了
※上頭條真的太難了,汪峰做不到,可是葛薈婕把衣服一扔就輕鬆做到了
※這就是實力,演唱會上把半個娛樂圈都請來了,秀個身材就搶了頭條
※頭條|廣西,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我想問問今日頭條,你是怎麼辦到的?
※這老太太從年輕就用自己的頭條填充枕頭,想想都可怕!
※今日頭條要做遊戲直播了,它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
※看頭條,也別看這個!
※【頭條】就算開車多年,看到這幾個交通標誌可能也發懵!
※與何影帝複合之後,什麼都好,就是這頭條是不是上得太頻繁了些?
※知乎和頭條走不一樣的路
※今日頭條做的小程序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對比了同是信息流的看一看
※頭條|A站又掛了,這次可能真的回不來了……
※啥都不說了,頭條就是你的,零點送你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