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中藥,枇杷葉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枇杷葉的功效及應用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乾燥葉。全年均可採收,曬至七、八成干時,紮成小把,再晒乾。以葉片大,完整,棕綠色,葉背面絨毛密生者為佳,切絲生用或蜜灸用。

【性能】苦,微寒。歸肺、胃經。

【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用於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

【應用】一般用5~10g,止咳宜灸用,止嘔宜生用。

1、肺熱咳喘:本品善於降氣而止咳平喘,兼能清肺化痰,故宜用於肺熱咳喘,咯痰黃稠,常與其他清肺化痰葯配伍,如:桑白皮,黃連,甘草等等,久咳肺陰受損,與養清熱葯配伍,如:麥門冬,天花粉等等。燥邪傷肺,乾咳無痰,咽喉乾燥,常與潤肺葯配伍,如:桑葉,杏仁,麥門冬。治久咳勞嗽,與養陰,清肺,化痰葯同用,如:麥門冬,橘紅,苡仁;或與養陰潤肺益胃之梨,白蜜,蓮子肉等等同用。

2、胃熱嘔逆:本品能清胃熱,降胃氣而止嘔,適用於胃熱哎逆,煩熱口渴,常配伍清胃藥同用,如:白茅根。若中寒氣逆,噦逆不止,飲食不入,則多與溫中健脾和胃藥同用,如:和姜,橘皮等等。氣虛胃氣上逆,胸痞嘔惡,可與補養胃氣,和胃降濁葯同用,如:人蔘,茯苓,生薑等等。

【現代研究】葉含揮髮油其主要成分為橙花叔醇和金合歡醇,酒石酸,枸櫞酸,熊果酸,齊墩果酸,苦杏仁甙,蘋果酸,鞣質,維生素B、C,冊梨醇等等。有中樞鎮靜,鎮咳,平喘作用。

【附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甘露飲:枇杷葉、熟地黃、天門冬、炒枳殼、茵陳蒿、乾地黃、麥門冬、石斛、炙甘草、黃芩各等分。治胃中客熱,牙宣口臭,齒齦腫爛,時出膿血,目赤腫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瘡疹黃疸,肢體微腫,胸滿氣短,二便秘澀,或時身熱。

單味新葉,除去背毛、洗凈,加水煮沸1小時,濃縮過濾,每200ml藥液含生葯100g,於睡前及次晨空腹各服100ml,治小兒絛蟲症。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現代健康與生活 的精彩文章:

什麼情況下要注意是否患上糖尿病了
如何做好對癌症的相關預防
中醫中藥,馬兜鈴的功效及應用
不要隨便給嬰幼兒用中藥
精索靜脈曲張的原因是什麼呢

TAG:現代健康與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中藥,蘆薈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蘄蛇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豨薟草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番瀉葉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芫花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秦艽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木瓜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臭梧桐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芒硝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青蒿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甘遂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連翹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川烏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烏梢蛇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大青葉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熊膽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大黃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胡黃連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青黛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狗脊的功效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