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科院光電研究院完成臨近空間太陽能電池性能測試飛行試驗

中科院光電研究院完成臨近空間太陽能電池性能測試飛行試驗

8月17日中科院光電研究院浮空器研發中心外場試驗隊在內蒙古地區發放了一套新型高空科學氣球試驗平台,搭載貼敷了多塊薄膜太陽能電池及臨近空間環境採集設備,進行臨近空間太陽能電池、電池背板隔熱材料的性能測試及部分環境數據採集。系統載荷總重約50kg,飛行高度達到20km,在完成所有試驗目標後,自主控制高空氣球與試驗平台分離,試驗平台緩降至地面,試驗隊在平台落地後2小時內抵達著陸點,對所搭載的設備進行了回收與檢測,儲存在載荷設備中的實驗數據完整回收,所有設備的可復用率達100%,實驗獲得圓滿成功。

本次實驗利用小型高空科學氣球,自主開發了一套新型試驗平台,可方便快捷地進行航空航天輕小型設備性能測試及相關環境數據的採集,且實驗成本低廉,設備回收可復用率高,可發展成為一種標準的臨近空間測試手段。

隨著光電院牽頭臨近空間科學實驗系統A類先導專項的立項獲批,未來浮空器研發中心將大力發展高空科學氣球系統,以臨近空間科學探索為牽引,大量開展以高空科學氣球為平台的科學探測實驗。

實驗現場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浮空器 的精彩文章:

ILC DOVER公司太空服產品現身白宮,參加「美國製造「展覽會
北斗女神帶你領略高空科學氣球與北斗衛星的神奇

TAG:浮空器 |

您可能感興趣

利用智能測試技術延長物聯網設備電池續航時間
平面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研究取得新進展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微納結構光電協同調控
陽光下的新電池技術
中國新電池技術被八旬老人研發成功 供電能力遠超鋰電池
光伏電池技術概覽
中國科研團隊開發出新型太陽能電池 雨天也能發電
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和太陽能電池
細菌也能作太陽能電池 光轉化電流密度創紀錄
中科大研發出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
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創紀錄
科研人員在下一代高能鋰電池電解液和黏結劑領域獲進展
生物太陽能電池陰雨天也能用;急性白血病靶向葯獲批臨床試驗
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科學家仿效蝴蝶翅膀結構開發高效太陽能電池
日本用新電池技術研製可穿戴超薄心電監測設備
儲能電池研究最新集錦
有機太陽能電池界面修飾研究取得新進展
維修改裝:筆記本電池損耗太大,電池續航太短,換電芯試試
康躍科技:加快氫燃料電池用電控增壓器研發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