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博物館學准博士自白:我對精神貧瘠的恐懼遠勝過謀生活的焦慮

博物館學准博士自白:我對精神貧瘠的恐懼遠勝過謀生活的焦慮

「博士現在並不一定比碩士好找工作,大家都會問你,讀這麼高到底有什麼用。」

坐在對面的陳暘沖我打趣說著博士生如今尷尬的境遇。她是一個看上去挺酷的女生,利落的短髮,不搶眼卻細緻的著裝,邏輯在線,有理有據。

圖註:MRes畢業展和陳暘設計的海報

下個月,陳暘便會在英國萊斯特大學的博物館學部門開啟她的准博士生涯。

這個專業始建於1966年,初期目的是為給博物館培養一批有教育資質的老師,發揮著引導勞動階級(Working Class)的作用。跟隨著時代變遷,該專業的側重點也在不斷更新變化,如今已然成為了一個文化多元化的機構。

陳暘的研究方向是日本戰後的展覽藝術。她對日本的興趣始於ACG (動畫、漫畫、遊戲),並在接觸動漫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極佳的日語能力,這為她日後的研究打下了重要語言基礎。

圖註:陳暘拍攝的日本秋葉原

你是否也曾活在別人的批判和對未來的恐懼之下?

國內學藝術的圈子似乎快被成績不太好的孩子填滿了,但陳暘算是個另類,她從小鍾愛畫畫,學習成績也不差。藝術細胞或許是從學音樂的母親那裡繼承的,同時也獲得了來自父親的理性思維。

生長在福州的她,本科順利入讀了廈門集美大學的美術學(Fine Art)。這是一個解釋起來有些複雜的專業,總的來說是師範方向,畢業後具有高中以下院校的教學資格,但又很注重學生的創作能力,因此把學生分成了油畫、水彩畫、國畫和藝術管理四個方向。陳暘選擇的是水彩,理由是這種媒介特有的不確定性。

圖註:陳暘筆下的倫敦

出國的想法其實早在陳暘高中的時候就有了。

如今回想起來,確有幾分命運自有安排的徵兆。記得那一年大學畢業論文答辯,唯有她一人經歷了長達一小時的反覆提問。儘管最終陳暘拿到了很高的分數,她在答辯中也聽出了老師言語中透露出的刁難和質疑。是的,老師們不相信她可以憑藉一己之力完成如此出色的論文。如若那時陳暘活在了別人的判斷之下,就沒有後面的故事了。

除去來自外界的質疑,陳暘對未來生活的方向也存有疑問。單純的教師生活確實穩定,卻也少了一份探索未知的樂趣;若選擇純藝術,在國內想要生存似乎也愈發困難。也許下定決心出國開開眼界,會激發更多新的想法吧。懷揣著這樣的念頭的她,選擇了到倫敦學習策展專業。從藝術家的主觀創作中退一步,以相對客觀的策展人的視角來看這個藝術圈。

從策展到展覽史研究

陳暘如願來到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攻讀她的第一個碩士學位——策展與收藏。作為這個專業的第一批學生之一,陳暘和她的同學們光榮成為了小白鼠。大家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背景,甚至還有極大的年齡跨度,但對藝術的愛是相同的。一群人為了一個共同的主題去相互協調,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從而呈現一個完整的展覽。

圖註:Chelsea畢業展準備

這個專業的課程領導是一個懂得循循善誘且知識豐富的黑人叔叔(BBC的紅人)。在他的教學引導下,陳暘開始理解策展的意義並學會利用自己的純藝背景知識來考慮展覽布局。

另一方面,在展覽策划過程中所涉及的理論研究讓陳暘意識到自己對於學術思辨的興趣似乎更勝於實踐。在第一個碩士將要結束的時候,她跟導師表達了想要讀博士的想法,然而當時的她並沒有足夠的競爭力。於是在導師的建議下,她申請了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展覽學專業,並被免試錄取

第二個碩士專業是純理論的,自然也為之後的博士申請打下了基礎。那兩年中,陳暘學習了展覽的歷史以及展覽中所反映出的藝術界的難題,此外還學習了哲學方法論。

圖註:MRes畢業展準備

漸漸的你會發現,能讓你走的更遠的是建立於實踐之上的理論。在讀第一個研究生的時候,大家更在乎形式上的,相對比較表面的美,有時候你甚至會忽略背後真實的故事。」她如是說。

學渣的逆襲?英國給予了她積累自信的機

「爸媽包括我自己,都沒有想到我居然成了學霸。」

在通往博士的路上,陳暘為了豐富自己的學術背景,參加了不少學術會議。比如,她口中專為「菜鳥」而設的AAH New Voices。那是她第一次參與這類學術活動,一開始還會擔心自己會不會聽不懂別人的提問。但意外發現現場所有人都相當友好,也會想辦法緩解冷場的尷尬,你若是聽不懂提問,沒人覺得是你的語言能力有問題,而是在反思是不是自己表達得不夠到位。

圖註:第一次參加學術會議

在一次次參與的過程中,陳暘感受到英國濃厚的學術氛圍,自信心也一點點建立起來。

當你的研究得到了這個領域的前輩的認可時,這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是無法用金錢去衡量的。

圖註:陳暘和同學練習presentation的下午

在陳暘自稱的學渣逆襲之路上,她還在餐廳當過烘焙師,體驗過將近一年的沒有技術含量的物理勞動力壓榨,這更讓她體會到知識軟實力的重要性。如果僅僅是靠自己的體力生存,遲早有一天會被體力更好的人替代,既然如此,不如尋一條難以被取代的路。

談及即將開始的博士生涯,陳暘並沒有太大壓力,對她來說這都是在前期基礎上的升華。通過自己的努力,她現在還在一家韓國私人畫廊工作。自學能力強的她,堪稱全能助理。沒有商科、設計甚至是計算機背景的她,現在連基本的PR,3D建模和資料庫管理都學會了。

整個藝術圈都在探討

商業環境下藝術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為什麼選在留在藝術圈?做藝術,薪酬自然比不上從事金融的人們,但你發一篇論文被一個人引用,你的價值也許就會逐漸擴大,其對文化軟實力的影響力或許也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選擇待在什麼樣的圈子裡,最重要的還是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現代社會中的人們總是在為生存而憂慮,但陳暘坦言即使晚幾年就業自己能從事的職業也還是很多。

可以在大學裡教書,

同時還能策展、做研究。

圖註:陳暘跟藝術家Gustav Metzger的合影,他已在今年三月份去世

即將踏入博物館學圈子的陳暘簡單分享了她對博物館和藝術本身未來發展的看法。她認為早年的博物館作為「過去」的載體,其存在的意義更多的是展示自己國家或是其他國家的文化歷史科技,並提出一些新的解讀。

然而在近現代發展中,博物館正在逐漸成為疑問的提出者,觀點的挑戰者和事件的發生地。它不再僅僅展示「過去」,也在有選擇的展示和詮釋「現在」與「未來」。在這樣的轉型過程中,博物館自然受制於市場,也就是觀眾。於是新的信息要如何被有效的傳遞和接受便成為了博物館展覽策劃的重要議題。以泰特美術館為例,其現任總監在講座中直言「票房」是泰特判斷一個展覽是否成功的首要依據。要如何在收入和知識中找到一個平衡,陳暘注意到泰特近年來的展覽都選擇把一個一般群眾耳熟能詳的「藝術大家」與一個相對年輕的藝術家的作品同期展出。「推出一個』新的』藝術家其實就是在創造一個新的市場。

圖註:陳暘攝影作品 —— 「倫敦的海鷗們」

藝術從古代的宗教職能轉變到現在的多元化的職能,其過程就能讓我們看到它自我適應能力。以中國藝術生耳熟能詳的印象派為例,為什麼印象派那麼重要,是因為在科技發展對藝術創作造成衝擊的時候,印象派給藝術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文末福利

(文/肖凱悅,UVIC英國教育簽證中心綜編,圖片由陳暘提供,轉載請說明)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UVIC英國教育簽證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UVIC英國教育簽證中心 |

您可能感興趣

寫給親愛的陌生男友的自白
兒科醫生媽媽:流感病毒的自白,家長須知!
恐水的女孩的自白
一個退學博士的自白
博人傳:大野木人造人樣本來自白絕,神秘博士將顛覆土之國
得道高僧被配性真的要自殺嗎?驚悚呈現:大活佛的自白
抗癌七年自白:我敢與癌症叫板,我熱愛生命—抗癌管家
「無心症」患者的自白
萌物設計師的自白
一位「乙肝」醫學生的自白!
南非姦殺女學生罪犯自白,為讓女生更痛苦在作案工具上鑲嵌珍珠
佛系養肉人的自白,我的多肉植物就是隨意放養
愛情的自白
偶像團隊的內心自白:迷茫是生物本能,覺醒也是!
養花養心,一個多肉植物愛好者的自白
中醫藥的自白 甘肅靖遠 石建太
我為什麼不願意教「窮人家」的小孩,一個物理補課老師的自白
冷知識大講堂丨為什麼用小蠻腰形容女子細腰?源自白居易的詩!
醫師節前夕醫生自白:做醫生其實很有權力
大學老師吐血自白:指導學生論文後,我已修仙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