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漫談「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歷史與現狀

漫談「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歷史與現狀

昨天忘記原創聲明了。。只好刪了今天再推,對不起大家/(ㄒoㄒ)/~~

(註:本文是作者對各地區總裁劇極富個人主觀色彩的回顧與評述。)

作者大佬

編輯米奇

寫在正文前

回顧我人生三十幾年的看劇歷史,真是跌宕起伏。二十年前我也是一個鄙視情愛,對「洋氣」有執著追求,只看日劇、BBC名著、美國肥皂的「上進」少女。無法理解《流星花園》的爆紅,也無法忍受《藍色生死戀》裡面顛三倒四重複的台詞。萬萬沒想到,大學四年級保研過上豬狗生活以後,便創下熬夜兩天看完二十集灣灣版《惡作劇之吻》,然後因為無法忍受灣灣人設又立即重掃1996年柏原崇版本,結果突然發現灣灣版怎麼拍的那麼好,於是再看了一遍,直看到腰背疼痛地無法彎曲,夜不能寐。整個大四的結局是,在灣灣《惡吻》不斷重播的伴奏下寫完了畢業論文,並因此羞愧地開啟了我百度貼吧留言的黑歷史。這並不是最差,一入博門,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速度墮落,我——一位在少女時代鄙視言情——也可能因為害羞——的我,竟然在大媽時代迷上了霸道總裁小說!(雖然後來分析我喜歡的國外名著等也都是這個文類的始祖或變體)。我不僅看了好幾部不堪入目、讓聽者聞風喪膽、觀者瞠目結舌的垃圾霸道總裁劇,而且第一次打開了網路霸道總裁小說,躺在床上從天光看到半夜,我的羞恥play就此開始。然後再今年早些時候,我終於為我的看劇生涯添上了最震撼的濃重一筆——我迷上了泰劇!泰劇!

正文開始

言歸正傳,到底這些劇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在表面女受/男攻,實則女攻/男受的基本結構下,各類亞洲或者非亞洲的霸道總裁們到底有什麼多樣性?

(1)早期瓊瑤劇與霸道總裁的誕生

我是在前兩年才在b站看到了這些大多由林青霞主演的電影。令我大跌眼鏡的是,這些電影就是純粹的愛——純粹的愛,發生於同一個階級之間,都是公子哥和小姐,所以他們之間的愛情衝突絕不因為階級衝突,也沒有任何社會衝突,而僅僅是因為情感之作(第一聲)!你不愛我,我不愛你,我愛你的同時還愛著別人,你們都如此美好。OMG!簡直無聊極了。從這些1970年代的瓊瑤電影里,我看到了什麼叫做「貴族將死」的無聊感。這些演員也大多出生於官宦家庭,至少是台灣的中高階級:林青霞來自於眷村(軍隊大院),而秦漢則是真正的公子哥。但這樣缺乏張力的敘事只想讓我把他們暴打一頓——剛好這些電影產生於台灣即將大變革的最後幾年,所以,即使是最通俗的文化,也能反映社會。

後來瓊瑤轉移大陸。如果考察她在1990年代的一系列大陸合拍電視劇——《青青河邊草》、《梅花烙》、《水雲間》等,你會發現這些文本有濃濃的五四新青年自由主義的情結——有階級平等的思想,愛情有了階級衝突,有少爺出逃的戲碼,還有一幫新青年共同作畫、辦學的情節——這正對應那個年代中國大陸對五四價值的重拾。這真的很有趣。1970年代在台灣僵死的自由主義的後代們在1990年代新興的開放大陸找到了重新找尋前輩光輝理想的契機。在我童年的印象中,瓊瑤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片頭片尾是一幫新青年手挽手奔走於自然天地之間,跨越艱難險阻,奔向未來,後來我在1930年代的左翼電影中不斷看到這樣的情節和畫面。這種新青年自由主義的情節和敘事結構其實一直延續到《還珠格格》。「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洒灑」這句歌詞就是整個1990年代瓊瑤大陸合拍電視劇的意識形態核心。

到了2000年左右的《情深深雨濛濛》,也還是有紅塵作伴之感。我記得也有趙薇、蘇有朋、古巨基等人一起攜手相伴奔走與山野間的畫面。但它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即加入了家國敘事——抗日戰爭,頓時令這個本來充滿著「腐朽貴族階級」的三角戀故事有了積極的一面。我想大陸編劇最善於此。如果將之與1970年代台灣劉雪華、秦漢版本的《煙雨蒙蒙》相比,立刻看出了所謂大敘事和小敘事之差,也立刻可以感受到灣灣與陸陸之別(奸詐一笑)。印象中,瓊瑤最接近現代「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劇是1992年台灣版《一簾幽夢》。這是我小時候跟小姐妹的最愛之一。這個劇雖然也延續了台灣一貫的純愛,作的令人可怕,但因為有了消費主義的元素——創造了一個無所不能的總裁,基本上是用錢挽救一切,因為他有一個法國莊園還善解人意——所以挽救了純愛一把。可見,總裁、消費主義成為了當代言情劇最重要的一個核心。

所以,與總裁劇聯繫更緊密的不是愛情,而是階級、金錢,並相信金錢無所不能,完全是一個消費主義的產物。慾望當然要臣服於階級和金錢,儘管女主角一副不愛錢的樣子,但哪一個不是嘴上說不想,身體卻乖乖住進了高級公寓,最後在名為男對女的「強姦」(實為女對男的「誘姦」)中獲得快感,真愛達成?!「白蓮花」正是這個意思,既說拒絕以保持道德高尚,又同時獲得了慾望。

(2)作為總裁劇鼻祖的英國言情小說

如果從這個套路看,霸道總裁的鼻祖來自於英國,就是《傲慢與偏見》——可能因為英國階級分明吧!後面還有蓋斯凱爾夫人、E.M.福斯特等人。當然前面還有,我就不提了,自己去看英國小說史吧。《傲慢與偏見》一開始就指明要寫的是階級、身份與婚姻的問題,故事張力、愛的張力正來自於此。但這個前工業時代的文本,其實還是同階級之間的,都是紳士對紳士。伊麗莎白懟德波爾夫人的一句話:「他是紳士,我是紳士的女兒,我們正是旗鼓相當」——這句話我小時候印象就特別深刻,但同時我也尤其記得她第一次愛上男主是看上了男主家的宅子(邪魅一笑)——這是多麼充滿階層感的一個故事啊!所以我極其討厭而且無法忍受2005年美國那個版本:伊麗莎白家竟然破破爛爛滿屋子雞鴨亂飛,姐姐妹妹都蓬頭垢面!怎麼可能!她們是正宗的鄉紳!是不用幹活的那種有閑階級好嗎?

然後在英國的霸道總裁小說鼻祖里,不得不提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人——蓋斯凱爾夫人。如果不幸閱讀了國內出版的外國文學史,我們會看到蓋斯凱爾是一個被馬克思提到的重要作家,因為她第一次在小說中寫到了英國工人罷工。的確如此。但文學史沒有提到的是,她寫的其實是霸道總裁小說。還好有BBC。我在2007年左右看到了《南方與北方》,欲罷不能,後來又看了好幾遍小說!這是工業時代的愛情故事,充滿了階級衝突、階級變動之感。一個在傳統上階級更好的牧師女兒如何在變遷中接受並喜歡了一個在傳統上階級更低(但更有錢)的新型總裁,一個工廠主。這個工廠主如何是一個開通的工廠主,既有原則,又開始在女主的幫助下儘力學習調和階級矛盾。這裡面有工人罷工的慘狀,完全描摹了黑暗的世界,很左派,很革命。但解決的方式是用愛發光,很右派,很自由。這個左、右派相交的故事結構在今天的台灣霸道總裁劇裡面特別常見。

(3)回到2000年以後的兩類台灣言情劇

2000年後的台灣劇完全建立了自己獨立的偶像劇方式。據說台灣偶像劇有兩類,一類改編日本漫畫,前述《惡吻》正是如此,大都由藍營媒體拍攝;另一類是原創,比較土的,大都由綠營媒體拍攝。(直覺如此,歡迎反駁)。但是這兩類在2000年後都加入了許多台灣的社會性議題。先說本土劇,好像台灣特別喜歡創作的女主是小農、小商的女兒(所謂商店街的女兒們)如何令大財團兒子愛上,並改變他們殘忍的資本擴張計劃的故事。這類文本有《天國的嫁衣》、《綠光森林》——這兩個我都沒看過,看過幾個片段,好像是這樣。

有個劇我詳細看過,覺得拍的不錯,當時還看得淚流滿面的,就是《下一站幸福》。看B站彈幕,我才知道這是典型的「破夢重拾」亞類型——天哪,群眾們的智慧和知識啊!男女主角破夢重拾,是因為一起打了一場官司,地產官司,終止了大財團的土地擴張,挽救了一個美好的村落——花田村。而且,他們還發現大財團之所以要急著買花田村,是因為此前他們的企業有嚴重的生態污染,花田村已經被污染,所以要急著買回來掩蓋真相。這是多麼緊密地與台灣社區運動的發展相關啊,即社區運動對抗資本主義。這是一個很左派的議題,但與《南方與北方》類似,也用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結尾,一個好的總裁/律師,可以挽救一切。如果熟讀這些文本,再真正參與社區運動,你可能立刻體會到以前死記硬背的馬克思主義批判,什麼是布爾喬亞階級的不靠譜。最終,灣灣還是一個布爾喬亞的社會,是溫和的。正如蓋斯凱爾也是一位資產階級,是溫和的。在這些故事裡,暴力抗爭只是中間的過程,暴露矛盾,最終被吞併於愛中,非暴力才是永恆的價值。

接著讓我們看一下更右派的作品,即日本漫改台灣偶像劇,以及同班人馬原創的劇。這裡我只準備提及一位導演——維尼導演瞿友寧。他跟我是同一天生日——當我知道這個真相以後我明白了為啥我對他拍的《惡作劇之吻》欲罷不能!簡直用心再現了我的理想人際關係和生活狀態。當然我作為大媽認同的可能是賣兒子的直樹媽,而不是女主角。他的電視劇特別的溫柔、細膩、關愛、啰嗦以及大媽。瞿友寧憑藉《惡作劇之吻》和後來的《我可能不會愛你》(我看過的最後一部台劇)成為台灣偶像劇歷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

儘管這些故事裡沒有商店街女兒,沒有社區運動,但是卻時刻滿溢著對多元性別、各類少數人群的關懷。這種關懷特別的台灣式,而且我要說,特別藍。這位瞿導,在他的處女作品中改編了一個同性戀愛、姐弟戀愛的日本漫畫,大獲成功。在《惡吻》第一集里親自扮裝過大媽,扮演過基佬,第二集裡面,為了幫助台灣一個即將被毀的村落,特別把一場戲搬到了這個村,還硬植入各種罕見病故事。然後在《我可能不會愛你》中,他直接上演了小gay接吻的畫面。這讓當時正沉迷於多元性別倡導的我激動不已。我之所以說上述這些有關社會議題的努力特別的藍,是因為瞿導總是用一種特別善意、溫暖、友好、輕鬆的姿態將多元性別性向、少數群體、鄉村社會問題展示出來,令人感覺幸福,這是我喜歡他電視劇的重要原因。但這些幸福感和輕鬆感全部建立在階級和生活的優越之上。就像我曾經是一個堅定的自由主義者一樣,我也曾經同樣以為關注這些議題必須如此,而不應該是苦難、憤怒、暴力和痛苦。但現在,我對此有所反思。

(瞿友寧導演)

在台灣的霸道總裁劇中,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對資本主義痛苦地熱戀,即已經被它所毒害,但就像吸毒那樣,既已上癮,便無法自拔。於是幻想與幻覺便在毒劑的作用下誕生了——這種愛恨交織的狀態是男女主角愛情敘事張力的本質。這一愛恨撕扯讓台灣的偶像劇一度在2000—2010年達到高峰。

(4)中國大陸總裁劇的崛起與套路分析

與灣灣式吸毒越陷越深霸道總裁故事不同的是,大陸近年崛起的網路文本是一類徹底的消費主義文本,且再無1900年代瓊瑤劇自由主義之追求。你怎麼可能想像一個霸道總裁里的富家少爺拋棄家業,自己到鄉下去辦教育呢?那還有什麼魅力!霸道總裁必得是這個家族當之無愧的唯一繼承人,一個天天遊走於高級寫字樓,西裝筆挺的商人。而且,大陸的霸道總裁小說沒有那種對資本主義之恨的撕扯,男女之間的羈絆幾乎沒有那種一起去阻止資本主義進程的環節,而僅僅在於,一個低階級(或者假裝低階級)的女性如何成功地引起總裁的注意,然後很快住進了總裁的小公寓,接著嫁入豪門,進入大宅(總裁必得有一個大宅,與家人一起,此外還有若干私人小公寓——這一設置多麼契合當下中國對於房產的狂熱),生2-3個孩子,兒女雙全。這一敘事開始被塑造為九億少女的夢。

2011年當我最初看到這些文本的時候,我一方面震驚於赤裸裸的金錢和性別敘事,畢竟,霸道總裁劇情的內在邏輯就是愛上「強姦犯」,並因此階級翻身。這是多麼政治不正確啊。但另一方面,更恐怖的是,包括我在內的許多女性的慾望和幻想就是在這個文化被建構成了這樣的。我曾經無法解釋為何沉溺於這些「壞」文本。但後來我發現,如果看透並接受已經建構好的直女的慾望,那麼在這些故事中,慾望的主體好像是女人。換言之,看似是「強姦」,但是其實達成慾望的是女人,她既滿足了性慾望,得到了一個帥男人,又滿足了金錢的慾望——這個直女就是一個資本主義的女人。這個結論得益於Janice Radway關於女性閱讀浪漫小說的研究,也得益於文本細讀。畢竟,寫這些小說的就是女人,最後這些強姦犯都變成了哈巴狗。當然這是幻想,但小說不正是通過幻想來滿足慾望么。所以其實應該反過來,不應該說這些小說如何毒害了女人的思想,而是應該看當代女性的慾望是怎樣構成的——好像說了一句廢話。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小說中的慾望內核顯然還未看到資本主義的傷害,而是對它充滿了欽羨。這與台灣形成了差異。

(5)赤果果的泰國霸道總裁劇

今年,因為一個意外的機會,我在B站接觸了泰劇,並愛上了一個演員。我發現,泰劇霸道總裁竟然是與大陸網路霸道總裁小說最契合的一類文本。正如一條彈幕所說的那樣:泰劇就是行走的霸道總裁小說。簡言之,有著最不正確的階級觀和性別觀念,最羞恥的台詞,最嚇人的劇情:相見必禁錮、禁錮必強姦、強姦必懷孕、懷孕必結婚!!!另外,直接展示自己慾望的女人必是壞女人,並且沒有好結果。女人之間經常為了男性互抽,大打出手。情節必沒有腦子,想怎麼來就怎麼來——這就是泰國霸道總裁劇。但是,就是這樣惡俗無比、粗製濫造的劇集同樣讓人慾罷不能,並似乎在B站形成了洪水般的勢頭。那麼,其魅力在哪裡?後來我覺得,就是泰國這個神奇的國度,那種既本土又殖民同時又世界主義,既東亞又歐洲又東南亞的魔幻混雜讓那些抽離現實又再現現實的網路霸道總裁劇總算找到了三次元的落腳點。

GIF/1K

要知道,讓文字人物變成三次元是多麼不容易,相見不如想像。正因為如此,我之前無法觀看中國大陸版的幾乎任何霸道總裁電視劇,因為這些故事太羞恥、太嚇人、太幻想、太粗俗;同時又因為它們太現實主義了。這一現實主義還不是說導演或表演的風格,而僅僅是因為他們就是中國演員和劇,沒有距離感,因此撐不起來,只能嘔吐。有距離的則好很多,但又不能太異國情調,太在地化,那又實在太土了,無法符合總裁的階級。我承認,我對霸道總裁形象的選擇充滿了種族主義的色彩(抱頭防磚),我喜歡的那位泰國演員恰好符合了這個要求。注意以下我那令人恐懼的種族界定:他是一位華裔、德裔和泰國混血,長得很像中國人,但又有點歐洲人的感覺。階級看起來不錯,又比較性感。天啊!然後同時,我對女主角也有要求,我喜歡的女主角是能力很強的、年輕活力的、混血樣子的女孩子,但又不能太異國情調。

之所以如此詳細的描述我喜歡的這位演員,並非僅僅出於私慾。而是要分析為何如此粗俗、不帶腦子、充滿惡俗情節的泰劇可以更好地讓霸道總裁文類變為視覺文本。霸道總裁泰劇跟中國網路小說一樣,對資本主義有一種傻逼式的欽羨,而且毫不允許創傷感出現。這可能跟泰國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固化的階級有關,因此與台灣不一樣,底層不可能發出反對和質疑的聲音。(據說韓國也因為階級固化,是霸總劇產地之一,並且是泰劇的老師。但筆者因為自身原因對韓劇不熟,故暫且不談。)

在我意外地迷戀上泰國演員之後,我重讀了Benedict Anderson的《想像的共同體》一書,裡面有一章節寫到了泰國作為殖民地的民族主義的形成。那時候,我突然理解到令霸道總裁小說成功落地的泰國文化是怎麼樣的。就是它既惡俗又洋氣、既前現代又現代、既科學又迷信,這種混雜本身產生了奇特的效果——畢竟,霸道總裁小說一方面必須標榜洋氣和現代化,但另一方面,那些惡俗和低級下流的部分,才真正是慾望之所在。

(6)回到我喜愛的日劇作為結束

上述霸道總裁劇的快感本質也決定了我今日基本上無法觀看日本的霸道總裁劇。日劇創造了一個最為經典的亞洲類青春式言情文本——《一吻定情》,被亞洲各國不斷翻拍。但這已經成為過去。至於《霸道和尚愛上我》,我滿懷希望看了一分鐘,關掉了。因為它太像韓劇了,其性別設計令人無法忍受,當我看到山p拿出Jimmy Choo套在石原里美腳上的時候,我簡直要拍案而起。好像在我的刻板印象里,日劇和這種惡俗套路有格格不入之感。日劇CP只能是《螢之光》裡面不談戀愛就很舒適的小螢和不囧;或者是《Legal High》裡面三觀迥然不同的古美門和小黛;而壁咚只能發生在《對不起青春》裡面的錦戶亮和滿島光之間才可以!然後,《偽裝夫婦》雖然爛尾令人憤怒,但整個開始和中間還是極棒的。《戀愛結婚究竟是什麼》雖然我個人不喜歡,但確實也是很棒的劇。然後當然還有《四重奏》的美好生活和美好友誼,讓我淚流滿面。所以日劇最好是不落俗套的吧,這當然是我的個人喜好和偏見啦。

在本文最後,我還是重新回到童年。1997年鳳凰衛視十點多的「康佳都市情結」是我最美好的記憶,其中的日韓劇開啟了我關於偶像劇與戀愛的全方位認知。1996年《東京愛情故事》對我來講,是一個喜愛日本言情劇的開始。在《東京愛情故事》裡面,最吸引我的是莉香。我覺得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可愛和漂亮的女孩子,簡直顛覆了我對日本女星的想像。在我品味還正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日劇,特別討厭韓劇。那時候我經常跟好友和同學說:日劇都是很多元想像,然後積極向上,很勵志。在我印象里,早期日劇的場景調度從來沒有豪宅,而是那種窄窄的、十分舒適隨意但很有品質的小居;大部分的男豬腳從來不裝逼,也不狂狷邪魅。

相反,1990年代的韓國偶像劇,已經開啟了許多霸道總裁模式:房子特別大,男主必須穿著筆挺得嚇人的西裝,對比同時代日本的商業精英們隨意的裝束,韓劇男主簡直令人不可忍受。我特別受不了張東健那個碩大的眼睛,根本無法直視他。那時候我覺得,韓國是不是不夠富才會這樣炫富?沒想到的是,後來韓國好了,天朝卻跟上了,真是嚇人。房子特別大,都是幾千平米,男主都特別狂狷邪魅。這些,已有很多人論述,本文不在贅言。

看到這裡的大家謝謝你們容忍我的吐槽。

本文首發於小紅花會

轉載請聯繫我們獲得內容授權,謝謝!

-------------------------------------------

有興趣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關注性別 改變社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紅花會 的精彩文章:

TAG:小紅花會 |

您可能感興趣

霸道總裁愛上我
絕對真實!現實中的「霸道總裁愛上我」
讀者徵集!現實中真的有人跟「霸道總裁」談過戀愛嗎?
霸道女總裁愛上我
需要背著主子看的文:霸道總裁喵愛上我!
霸道總裁愛上我之趙麗穎
《談判官》黃子韜上演霸道總裁撩妹有方,現實中的他卻是這樣
現場|霸道總裁心中的夢中情人居然是你
小默講故事:霸道總裁的溫柔
當寶蓮燈遇上甄嬛傳,「沉香」與「浣碧」上演霸道總裁愛上我戲碼
「霸道總裁愛上我」,富家子與草根女的言情偶像劇精選
霸道女總裁愛上我 | 賞色
你為什麼會愛上「霸道總裁」?
真·霸道總裁愛上我,《高興遇見你》上演青春奮鬥版傲慢與偏見
為什麼張翰的「霸道總裁」總被黑,而他的「霸道總裁」卻讓人著迷
《談判官》黃子韜,真的是我見過最好笑的霸道總裁
熊貓寶寶上演「霸道總裁愛上我」,畫面異常猛烈,讓人羞紅臉
影帝陳展鵬升級當爸,和港姐佳麗單文柔上演「霸道總裁愛上我」!
現實中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王思聰和楊超越的愛情故事寫的越來越有意思了!
有些人表面上是霸道總裁,實際上是想跟貓咪戀愛的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