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經典120膠片相機回顧

經典120膠片相機回顧

文 / 馬文靜 蔡群

瑪米亞

瑪米亞可以算是曾經的影樓人像第一品牌了,瑪米亞在國內攝影圈裡口碑一直不錯。全機械相機不涉及電子電路,也不用擔心電子組件老化等問題。瑪米亞以結實耐用和價格低廉著稱,有6×7cm和6×4.5cm兩種規格。瑪米亞公司特別推崇6×7cm畫幅,他們認為這一畫幅比例是最大限度利用膠片面積,對進行放大和工業印刷紙張的規格非常合適。瑪米亞最著名的有幾款機型是瑪米亞RB67 Pro SD、瑪米亞RZ67 ProII、瑪米亞7和7 II等。

瑪米亞RB67 Pro SD

這是瑪米亞系列中銷量最大的機型,當年全新單機身售價6200元。瑪米亞RB67 Pro SD套機有兩款鏡頭配置,一種是127mm鏡頭,「一機一頭一後背」銷售價格12800元,一種是搭配90mm鏡頭的套機,13200元略貴於前者。兩隻鏡頭最大光圈都是F3.5。前者127mm鏡頭用來拍人像不錯,後者90mm是標頭,適合拍風光片。瑪米亞RB67 Pro SD的畫幅是6×7cm,可以通過電動卷片後背配件,拍攝6×8cm畫幅的照片。

瑪米亞RZ67 Pro

RZ67 Pro是1982推出的RB67改進版機型。RZ67 Pro採用電子快門可1/2級調校,改進之處包括單程卷片、改進的快門推動結構、自動蒙罩和明亮的取景器。可採用交互聯動型AE自動曝光取景器和其他搖控電子附件。RZ67Pro II是1993年推出的,Pro與Pro II兩個型號的推出時間相差了11年。

瑪米亞7

瑪米亞7誕生於1995年6月,是一台旁軸取景的120相機。旁軸取景方式十分方便,通透明亮雙影重合即可,且不受光圈大小的限制。但是,旁軸取景相機天生有視差,瑪米亞7提供了三種取景範圍框線顯示,分別是65mm、80mm、150mm鏡頭的取景範圍框線,在換用鏡頭時相應的取景框線自動切換,並具有隨對焦距離的改變而自動補償視差的功能。拍攝時需要考慮到構圖水分,尤其在使用反轉片時,更加要萬分小心,需要有一定經驗和掌握它的能力。好在人像創作都是用中長焦鏡頭,這點兒缺陷可以忽略。

瑪米亞7 II

這台相機誕生於1999年,是瑪米亞7的升級版,新增功能包括提高了測距系統反差,單觸式曝光補償,快速更換鏡頭設計。還增加了多次曝光功能,進一步擴大配套鏡頭系列,並研製開發一系列的攝影附件,拍攝功能和操作都更為完善,成為在整個120型旁軸取景照相機中迄今為止配套鏡頭最為豐富,功能最為齊全的攝影機種,從而在競爭激烈的中等畫幅照相機領域確定了穩固的地位。瑪米亞7 II三個吊環設計便於將相機掛在胸前。有黑色和香檳金色兩款,6個配套鏡頭。

賓得

Pentax 67 II

這是一款非常成熟的120相機,它繼承了原有型號的所有突出特點和基本特性,是賓得公司三十多年發展經驗的結晶。Pentax 67 II於1998年秋季發布,這款相機既有6×7cm的畫幅,同時又有35mm單反相機的操作方式。配件齊全、高可靠性和操作性使其幾乎完美無缺。據1999年的一本經銷商目錄顯示,Pentax 67 II機身配AE取景器的售價為19300元。其配套鏡頭為黃銅材料且自成體系,有近30隻鏡頭的龐大數量。這樣的規模在6×7中畫幅相機領域獨此一家。在所有的配套鏡頭中,價格在3000-6000元範圍的佔比不小,這在當時也算是親民的價位了。

賓得645N II

645N II為機身全金屬製造,是賓得家族中又一經典力作。它的快門精準度高聲音清脆,擋位清晰堅固耐用,過片順滑有力。最重要的是,645N2是120系列裡少見的自動對焦相機。

645N II的主要功能包括程序自動曝光、光圈和快門優先、全手動曝光,包圍曝光,特別是曝光資料列印很新穎,可以像數碼相機照片的參數一樣,把曝光指數、曝光模式、快門速度、光圈、曝光補償、測光模式和鏡頭焦距等數據,列印在膠片邊緣而無需另加配件。1/1000秒最高快門速度。它配套的超級鍍膜鏡頭多達25種,已經和135相機不相上下,但底片面積卻是大了2.7倍。645N2的工藝非常漂亮,典型的賓得風格,機身外飾皮細膩。

勃朗尼卡

勃朗尼卡(BRONICA)誕生於1958年,號稱「日本的哈蘇」,外國人用勃朗尼卡的人很多,但是中國人用它的卻很少,因此知名度不高,現在在二手市場上,已經很難尋覓到它的蹤跡了。勃朗尼卡生產的120相機規格最多,6×7規格的有GS-1,6×6規格的有SQA,6×4.6規格的有ETR Si。

雖然也是畫幅6×7的120,同是鏡間快門,勃朗尼卡GS-1卻比瑪米亞RB67或RZ67要輕很多。勃朗尼卡GS-1沒有易損的皮腔設計,更適合在野外拍婚紗。標頭+後背+腰平取景器只有1830克,而同樣配置的RB67就達2690克。可見勃朗尼卡在相機輕便化方面是有獨到之處的。

祿來

有句戲稱這樣說:「哈蘇系統最大,祿來系統最好」。言外之意就是「開寶馬坐賓士,用哈蘇玩祿來」。祿來相機的歷史可比哈蘇還要長,可以上溯到二戰之前。祿來本是靠雙反相機起家的,後來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被迫改為生產自動對焦系列120單反。祿來6008系列相機於1988年推出。迄今已有6008Professional、6008Professional SRC1000、6008E、6008Integral、6008AF等多種型號。

1995年時逢祿來建廠75周年,同年推出的6008 integral為其6000系列頂級型號產品。祿來和施耐德等公司聯合研發的高達1/1000秒的鏡間快門被廣泛應用在PQS系列鏡頭上。1996年祿來配合6008 integral推出自己的DSP-104 digital back數字後背。祿來專心研發機身,改善機械結構。祿來最著名的120相機有6008AF 、6008 integral、6006、6003 prfessional 和6001多個型號,在我國市場上前兩種相機較為多見。當年的套機售價分別為24300元和33200元。

哈蘇

哈蘇503CW

源於著名的500C/M,503CW可以說是哈蘇系列相機中最為經典的型號。哈蘇先後有三個型號的503,第一台是1988年的503CX,它的特點是加裝TTL自動控制閃光系統以及高亮度取景屏。第二台是1994年的503Cxi,它主要是改進了快門鈕設計,並在相機底部增加了塑料托板。第三台就是1996年生產的503CW了。503CW的特點是重新設計了反光鏡。每次給快門上弦時反光鏡回落,會向下滑動大約3毫米的距離,除了哈蘇500mm鏡頭外,使用所有其他哈蘇鏡頭、接圈和皮腔時,取景範圍均不會產生遮擋影響。

哈蘇501CM

501CM是501C的後繼型,誕生於1997年。501CM是哈蘇中畫幅領域入門機型,價位略低於503CW。哈蘇501CM機身凈重590克,標準套裝重1565克。筆者認為它是503CW的簡化版,其單機身價格比503CW便宜3000元左右,但是不能安裝CW電動卷片器,除此之外,501CM可以使用其他所有503CW配件。還有就是沒有503CW的TTL自動閃光功能,套機鏡頭為蔡司Planar CB80mm/1:2.8標準鏡頭,CB鏡頭是CFE的簡化型,光學結構中少一塊鏡片,用於哈蘇200系列相機時不能使用簾幕快門。正是這些簡化設計,使得501CM的售價比503CW便宜了幾千元。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躺倒鴨 的精彩文章:

Siri這兩個小技巧,好玩又實用!
這樣做,在家就能看超高清電影資源!
只有單身狗,才能體驗這些樂趣!
iPhone 8曝新變化,史上最大容量!| 科技BB鴨
iPhone竟有隱形"返回鍵",這操作太酷了!

TAG:躺倒鴨 |

您可能感興趣

推薦|500元內顏值高的6款膠片相機
富士膠片發布XP140數碼相機
eBay驚現1750件膠片相機和鏡頭 童叟無欺一口價43萬元
預算2000,選這些膠片機就對了
實用向膠片相機選購指南之135篇
「2001:太空漫遊」70mm膠片50周年修復版預告解析
膠片上的廈門:2015年3 月
膠片上的廈門:2015年3 月
從4×5大畫幅膠片機到數碼相機 他記錄了巴拿馬運河的擴建
膠片相機的春天 先定翻修10萬台相機的小目標
翻拍135底片去色罩校色經驗分享,讓膠片實打實得有4000萬像素!
膠片一直未死 雅西卡為3款相機2款膠捲眾籌
柯達經典T-Max P3200黑白膠片復活
徠卡發布新款M10-D數碼相機:「膠片靈魂」
大理古城裡「藏」了1200部膠片電影
一組膠片,一份回憶。1948年,到虹橋機場放飛去
談情懷還有誰?柯達經典T-Max P3200黑白膠片即將復活
鏡頭下:老外2000年用黑白膠片記錄的水墨中國
再遇膠片,這是「我的 2017」
入門135膠片機買這幾台准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