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一年級家長的一封信(二)

給一年級家長的一封信(二)

(5)竭盡全力培養孩子放學回家交流問候的習慣:孩子放學回家,父母可以這樣問:寶寶,今天上學有沒有開心的事情?您快樂嗎?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活動啊?有不高興的事情發生嗎?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主動給家長交流的習慣,家長自然了解孩子在學校學習的情況,孩子心態也會更健康。

(6)竭盡全力培養孩子不懂就問的習慣:孩子沒有弄明白的地方,鼓勵孩子多問。孩子剛開始不會做清潔,往往做得很慢,有時甚至會「闖禍」,面對孩子的情況,家長都不要抱怨,不要指責,更不要說以後不要做了此類的話,而是親自做一遍,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裡做得不對,然後親手輔導孩子再做,在父母的鼓勵下,孩子做對了,這樣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大增,就會喜歡上勞動,喜歡上主動承擔責任。

親愛的家長,人的一生可以分為三段,剛出生的小孩子我們叫他自然人,因為在這一階段除了他的本能以外,他什麼也不知;第二階段為社會人,也就是對孩子培養教養階段,孩子通過方方面面的學習,結觸社會,認知社會,豐富社會知識。第三階段,一個真正的人。這是一個孩子出生後經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磨鍊,不斷成熟的結果。

(7)竭盡全力幫助孩子認真聆聽的習慣:經常讓孩子聽故事、聽錄音、聽廣播,聽得多了,孩子自然就積累得多了。同時,家長不要反覆重複的說話,要清楚對孩子表達,要讓孩子不要輕易打斷別人說話,別人話語結束後才表達或是行動。這樣,對於孩子良好傾聽習慣的培養極為有利。

(8)竭盡全力培養孩子睡前閱讀的習慣或想一想的習慣:每晚和孩子一塊閱讀背誦當天學的課文,堅持每天15分鐘和孩子閱讀課外小短文或小故事一篇,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讓孩子覺得閱讀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兒而喜歡閱讀。

和孩子一起閱讀不僅能夠營造讀書的氣氛,讓孩子樂於閱讀,而且父母也可以提前看看孩子要看的書,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閱讀,提高閱讀的目的性。對於一些優秀的作品,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發表意見和觀點,以培養孩子的理解力,激發閱讀的興趣。孩子在家庭中,必然會受到家人潛移默化的影響,若想孩子愛讀書、知勤奮,父母就該身體力行地帶頭讀書看報,著力營造家庭的讀書氛圍。讓孩子在閱讀中不斷增長知識和見識,在父母的陪同下慢慢長大。

(9)竭盡全力培養孩子思考、反思、自省每日三問的習慣:

A.今天都學了哪些知識?回想一遍,都會了嗎?明天準備學習哪些知識?都預習了嗎?

B.今天我都做了哪些事,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哪些事情還可以做得更好?

C.今天我快樂嗎?為何快樂?不快樂的原因是什麼?這件事我要承擔哪些責任,應該怎麼改進?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陶行知先生在《自立歌》中寫到的幾句話:「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漢!」這首歌啟示我們:人生應當自立自強!所以,孩子不能老是被父母「捧著」、「抱著」,讓孩子從小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從吃飯到穿衣,以及自我服務,讓孩子干力所能及的活,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儘早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任何人都無法替代,進而讓孩子自覺學習;讓孩子明白,他們不光是接受父母的愛,還必須愛父母、愛別人,善交朋友,從小讓他們融入學校、班級和社會中去;讓孩子吃一些苦,讓孩子經常受一些挫折,讓他們儘早明白人的一生不是風平浪靜,不是一帆風順的;讓孩子自作自受,從錯誤和挫折中接受教訓,積累生活經驗;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條有理地處理事情,使他們有能力有主見,有自尊、有自信,明白自己的責任可以嗎?今天我們就達成一個共識吧,要把孩子培養成參天大樹,就要放飛孩子,讓孩子在空中翱翔,把培養孩子獨立精神和自立能力作為自已的責任和一生的使命來完成,能明確這一點,今天的學習目的就達到了。作為父母,我們要了解孩子,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特別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

一年級的孩子想學習,求上進,好勝心強,善於表現自己,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師的認可,越是鼓勵表揚孩子,孩子積極性就越高,但是,一年級的孩子往往學習的自覺性和注意力穩定性差,自制力差,意志薄弱,在學習上表現為對問題不能持久思考,在沒有周密考慮的情況下可能就舉手求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和父母提出的問題,導致答案欠妥當,甚至不著邊際,離題甚遠的情況等等。

我們在掌握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及年齡特點之後,用心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時,才能真正注意符合孩子學習活動的基本規律,注意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在對具體學習習慣進行指導的基礎上,幫助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帶動其它習慣的養成。

有一個一孩子的媽媽自述:兒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在家作業時不能靜下心來,所以學習跟不上,這是其一。其二,每天輔導兒子功課,從放學4點到晚上8點,甚至到晚上9點,但是無論如何教不會孩子的功課。天天學校要補課,吃「小灶」,仍無濟於事,煩死了......後來我才了解到,這位媽媽每天都督促孩子做功課:語文寫字後,讀課文5—7遍,但是孩子還是不能記住、背誦出;媽媽就用過激勵的方法:讓孩子作業做好後,當小老師。孩子很開心的做了一周後,就「疲倦乏味」提出「辭職」不幹了,媽媽沒轍,無奈又焦慮,平時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免不了要數落孩子,甚至衝動的打孩子。

有一個孩子的父母,當孩子剛讀一年級起,就天天坐在孩子旁邊,什麼都不幹,兩眼就盯住孩子做功課。孩子一有不會的地方,馬上就問,父母立即回答,這樣孩子就輕而易舉地完成了作業,表面上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家長們,你們認為這就叫輔導孩子學習嗎?長此以往會導致孩子思維懶惰,不願動腦筋,依賴別人,上課不認真聽講等壞習慣。

請謹記:幫助孩子一定要講究方法,孩子這一段兒需要父母的耐心、愛心和耐力,您們的任務不是指責、抱怨,而是引導,牽著孩子的手一道走過這個坎,過了這個坎孩子就會很順利進入下一個段兒。

祝您們教子有方!

鄒老師敬上

重慶愛樂樹青少年發展促進中心成就最好的自己

服務內容:

諮詢服務:心理諮詢、家庭教育諮詢、兒童一對一成長輔導

特色輔導:情商訓練、「新生促學」適應力訓練、學習能力輔導、妙趣思維閱讀訓練、創意手作

學習平台:家庭教育講座、家長沙龍、心理健康培訓與心靈療愈工作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樂樹 的精彩文章:

關於學習,我們從「心」看看

TAG:愛樂樹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年級家長這樣指導孩子寫字,孩子的字一定漂亮!
將成為一年級家長的你,準備好了嗎?
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周末老師提醒一、二年級家長引起關注!
中產階級家長圖鑑
西部四年級家長對孩子成績期望更高
一年級家長不要糾結了,看圖片三分鐘教會「湊十法」和「破十法」
一年級家長要做好心理準備
四五年級家長,眼前不只有政策,「實力」才是敲門磚
一年級家長這樣指導孩子寫字,孩子將來一定優秀,值得學習!
郭富城女兒一周歲辦夢幻生日宴,星級家長張智霖楊千嬅到場賀
班級家長群中也有「鄙視鏈」,看到這六種父母我直接退群
在班級家長群里,這4類家長最讓老師討厭,還不如別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