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時常感受到世界滿滿的惡意

我時常感受到世界滿滿的惡意

今天在諮詢結束後,突然腦子裡冒出一句話——「可能嬰兒期沒有被媽媽陪好,長大後才時常感受到世界滿滿的惡意。」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份「世界的惡意」,我們從孩子誕生之初的狀態說起吧。

生命的第一周,嬰兒對母親是完全依賴的,Ta與母親之間全然不分。嬰兒是如此的脆弱,以至於全然依賴他的客體提供生存的需求,他們成了一體。為了生存,Ta必須全然依賴母親。溫尼科特說,沒有嬰兒這回事,只有母嬰的聯合體。如果Ta的需求被完美的滿足,就會獲得對於健康發展十分有必要的全能體驗。

接著,隨著母親的身體狀態和她所需要參與日常家務,這就出現了一個現實:當嬰兒哭泣的時候,母親不可能隨時隨地出現在Ta身邊。這個時候,嬰兒的發展就會進入第二個階段,嬰兒開始需要忍受失落和挫折。Ta需要被滿足,但並不總是即刻就能滿足的(沖奶粉都需要花時間吧,而花時間就意味著,滿足必須等待,等待是未知的,未知是恐懼的),這奠定了Ta與現實的關係。如果母親對Ta的需求敏銳地回應的話,Ta將會健康地發展。

當一切都順利進行,嬰兒就不會感覺到周圍環境的存在。他感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世界和他是一體,所有的需求都被完美地滿足,這非常像在子宮內的生活。偶爾Ta用自己的肢體觸碰周圍的環境,感覺不錯,這是常見的舉動。當交流獲得了正面的回應,Ta就會重複這個舉動,這就是交流的開始。但是,如果環境-母親未能良好地回應嬰兒,或者用不恰當的方式對待Ta。可能是太大的聲音,太多的亮光,在Ta不餓的時候餵食,當他想要睡覺的時候突然帶Ta去玩遊戲,所有這些都是對Ta安寧的內心世界的侵入。這樣一來,存在的連續性(我跟媽媽是一體的)就被打破,這就是一個創傷。當Ta無望抵抗時就不得不回應。如果這些發生了很多次,那麼Ta就不能自由發展成Ta的真實自體,結果是Ta以一個虛假自體的方式對環境的侵入投降。

我時常感受到世界滿滿的惡意背後,有著深深的焦慮。溫尼科特認為,焦慮是跟生命最初的創傷和被毀滅的威脅有關。溫尼科特稱之為「無法設想的焦慮」是因為這些發生在嬰兒獲得言語能力之前:沒有容納這些焦慮的可能,也沒有辦法對之防禦,這份焦慮就成了人格結構的基本特徵。

這讓我想到了昨天坐地鐵回家的時候,在地鐵上看到的一個場景:

一個孩子在哭鬧,說自己坐著睡不著,想要躺下來睡。媽媽不肯,然後孩子開始哭鬧。媽媽開始教訓孩子,別哭了,大家都在看著你。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看向他們。看到孩子更加掙扎地哭著看著他的媽媽,他的媽媽不安地看著周圍的人。可是,這話不管用,孩子還是哭鬧不停,媽媽看起來也忍到了極限,開始爆發了。大聲地尖叫了一聲,不要哭了!結果,孩子扇了媽媽一巴掌,媽媽也回了孩子一巴掌,孩子繼續用力地扇了媽媽一巴掌,媽媽繼續扇孩子一巴掌……差不多三四個來回後,媽媽突然站起來,拎起地上的背包和購物袋,再把孩子推開,對他說了一句「你自己躺個夠,媽媽不要你了」然後就往車門走去。孩子先是愣住了,兩秒之中拔腿就追上了媽媽,緊緊地抱著媽媽哭個不停。這個時候,車門開了,我走下車,聽到孩子小小聲地央求媽媽:我們坐回去好嗎?

在這個場景當中,也有「世界滿滿的惡意」的來源——「大家都在看著你」。

(誤)是的,大家都在看著你,你的一舉一動都是錯的。不僅僅是我一個人覺得錯哦,是所有所有人,整個整個世界都覺得你這個時候在這個地點,坐著睡不舒服想要躺下睡這麼一個卑劣的想法,是多麼錯誤至極。假如讓你躺下來睡了,那這個世界得有多少個人願意讓座,才能夠給你騰出三個屁股的位置讓你安睡片刻。再說,睡個毛線,還有兩個站就要下車了,你要是睡過去了,老娘還要抱著你回家,那可真是要命……(誤)

當我們在談及「世界」的時候,可能我們內心中已經想到了某些人。我理解的「世界」的含義是跟溫尼科特所說的「環境」是同個含義。也就是說,環境對嬰兒的健康發展負責。而最初的環境就是母親,隨後是父親和其他的親屬或其他的撫養者。

那麼,當環境(世界、母親)未能在極早期抱持好嬰兒,(抱持:抱持是母親的身心功能。她用臂彎抱住嬰兒,同時內心裡也在抱著嬰兒。嬰兒被母親擁抱,只能理解用身體語言表達的愛。只有被足夠好的抱持,嬰兒才能發展整合經驗的能力,以及一種「我存在」的感覺。母親的抱持功能是嬰兒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環境的衝擊對嬰兒的內心就會成為創傷。因為嬰兒還沒有準備好接受它,甚至不能想到它,不能將之視為經驗而集中並整合。它發生了,但是卻沒有被處理而被體驗到。在嬰兒的心裡,這仍然是一個侵入的異化體,這會影響他的未來。它將會以某種無法理解、無法界定的焦慮存在,成為生活中令人不安的陰影,隨時會擔心、恐懼某些不好的事情已經發生。

我認為「世界的滿滿惡意」是虛假自體產生的「內心想法」或叫做「心理事件」。

虛假自體是母親未能在完全依賴期對嬰兒的需求回應失敗而產生的侵入的防禦。母親將自己的需求加諸於嬰兒,而不是關注嬰兒並回應嬰兒的需求。Ta的自發的舉動沒有被回應,所以Ta變得更加迎合環境而不是Ta自己的需求(大家都在看著你)。Ta應對外界的刺激並忽略自己的需要,Ta是如此地絕望以至於放棄了自己的需要,變成了依從的人格。真實的自體變得過於虛弱而無法面對現實,並為虛假自體所覆蓋。

在教育和社會化的過程中,某些依從性是需要的,但是溫尼科特在這裡討論的是一個破碎的人格。虛假自體可能是病人的一個特徵:Ta變得僵硬,永遠不會真實和自發,Ta感覺到不真切,沒有辦法發展關係也沒有辦法一個人呆著。Ta無法安生,不斷需要從外界獲得刺激,Ta在不斷地疲於應付卻無法主動去做。Ta已經做了Ta認為的最大努力,但還是時常感受到世界滿滿的惡意。

你在什麼時候會感覺到世界滿滿的惡意?

咱們留言區見!

PS:理論參考溫尼科特《有關生命第一年的基本概念辭彙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人的話題 的精彩文章:

TAG:大人的話題 |

您可能感興趣

翡翠說:我感到這世界滿滿的惡意!
身為女人,有哪一刻讓你感到世界滿滿的惡意?
短腿貓感受到鏟屎官滿滿的惡意
貓咪感覺到來自同伴滿滿的惡意
這個世界真的惡意滿滿嗎?
感受國美帶來的滿滿誠意
范冰冰自從和李晨戀愛後真感覺找對人了,每時每刻不需要刻意秀就能感覺到滿滿的愛意
來這些心形旅行地,感受大自然的滿滿愛意
他畫的美女 滿滿的時代感!
家有萌寵的幸福時刻,看到他們就是滿滿的治癒
見不得別人好,嫉妒心滿滿的星座!
我是詩人!由世界盃引發的滿滿詩意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滿滿的嫌棄,這樣的蠢事別做,十二星座戀人可無法忍受!
當日本學生打開自家老媽做的便當時,感受到的是老媽滿滿的惡意,但是還挺可愛的
他兩個之間的感情不是愛情,但看到他的眼神就覺得滿滿的都是愛
翡翠掛件雖常見,這滿滿的寓意你都了解嗎
還記得第一次和約會時的感受嗎,真是滿滿的尷尬和激動啊
男人喜歡沒談過戀愛的那樣讓他有滿滿的成就感
趙又廷高圓圓甜蜜日常,感覺兩人真心相愛,眼睛滿滿都是愛意!
這裡滿滿的都是你想要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