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听漫漫漫画王玲讲讲二次元:可腐也可萌,不可标签化

听漫漫漫画王玲讲讲二次元:可腐也可萌,不可标签化

几乎每一个创业者都被问过“有没有过不去的坎儿”,面对这样的问题,王玲说自己是个有韧性的人,也遇到过打击,遭受过挫折,但她能立刻爬起来告诉自己“还没到非常绝的绝路上”。“绝路”的边界在哪里,她也不知道,在一次次探索里她发现了关于自己、关于创业的全新可能性。

十几年前,PC端网络社区正火热,王玲是猫扑网的内容编辑。在兴趣指引下,她决定转行做漫画,参与打造了国内知名动漫品牌“阿狸梦之城”。漫漫漫画是梦之城旗下孵化出的动漫平台,一方面专注于打造优质内容和将漫画内容品牌化,另一方面尝试平台自身造血的机制孵化,包括尝试奖励机制、广告、商城等。目前,漫漫漫画已形成了以内容变现、流量变现、媒体变现为主要方向的多元化变现模式。通过多元化的变现机制和联动运营,漫漫漫画逐步探索出了上下游完整的IP产业链。

本期《亿欧视也》走近漫漫漫画创始人王玲,以下内容根据王玲口述整理,略有删改。

视也:10年前,国漫市场相对比较低迷,您当时为什么选择进入到这个行业当中?

王玲:十年前,我加入猫扑网,由此进入了移动互联网领域。在兴趣的驱使下,我在猫扑经营起原创动漫社,机缘巧合认识了阿狸的原创作者徐老师,由此有机会走进漫画行业。

其实那时候工作稳定,收入在互联网行业不算低,但我当时想法很简单,觉得自己是阿狸的粉丝,有机会去参与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没想到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一直创业到现在。

视也:从网络社区运营编辑转身成为创业者,身份的转变给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王玲:一开始参与到阿狸的创业过程中,职业经理人的心态更多一点,更多看重推广项目。但是因为我自己一直有持续学习的习惯,所以在2011年“梦之城”获得A轮融资后,开始接触到了商业化这件事情,包括创业早期的课程,心里逐渐搭建起“创业者”这样一个身份的概念。

身份的变化使我开始跳出结果导向的思维,不再拘泥于自己负责的项目,开始更多地考虑公司的方向、商业化模式和团队建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创业者这个身份的变化让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 当你能承担更多责任的时候,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

视也:转变身份投入创业,一定遇到过很多困难。有没有遇到过不去的坎儿,您是如何克服的?

王玲:困难其实挺多的,但是因为10前年的国漫市场不景气,大家都有点朝不保夕的感觉,并不知道未来的下一步在哪儿。所以我们当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活下去。比如最开始阿狸的库房在我们家客厅,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经营上的困难,资金上的困难,最后都得以解决了。所以也就没有所谓刻骨铭心的过不去的坎儿,因为整个团队都比较团结,齐心协力度过了困难。

就我自己的职业心态而言,我认为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公司,解决问题才能够体现自我价值。我不会在职场上遇到困难就逃跑,要不然失败,要不然成功,一定要得到一个结果我才会选择去开新的方向。

视也:“漫漫”漫画有4个特点,就是宅、萌、腐、暖。为什么会定位到这个风格呢?

王玲:我始终觉得暖萌向的内容有持续的生命力。大家在工作很累的情况下,往往希望看到让心情放松的内容,所以暖萌是“漫漫”在整个组稿过程当中的方向,宅、腐、暖、萌实际上是原来粉丝给我们的定义,我们觉得这个定义其实非常好,有的时候可能用户会比你自己更了解你。

视也:传统中国漫画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扎实的作品,比如《大闹天宫》等,但为什么如今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日漫、美漫?

王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特色。早期的内容创作能够引领当时用户的审美,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新一代的读者审美已经被日漫、美漫先入为主,所以现在的内容生产者需要用更高的审美和更成熟的商业化方式,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日漫、美漫起步都非常早,确实积累了一些高质量的作品,也形成了成熟的商业化模式。美国漫画尤其是迪士尼的作品实际上是在用动漫来输出好莱坞的价值观,浪漫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用重工业的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日本漫画经历了很多个发展阶段,基本上什么样的题材都有过涉及,所以开始逐渐进入到了细分市场的竞争。

我们国家的原创动漫经历过早期的辉煌,但是后来一段时期里逐渐在商业化方面落下了脚步。现在我们发现要追赶脚步,学习和借鉴国外漫画的商业化模式,由此也在向国际化靠拢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新一代风格。

视也:喜欢“二次元”的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经常有穿着cosplay道具服装的年轻人在公共场所引人侧目,您怎么看待社会对他们的一些误解?

王玲:打个比方,爱看球的球迷那么多,但我们通常不会去探讨球迷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同理,我觉得对“二次元”这个内容不用标签化,更也不用妖魔化。二次元内容就是动漫内容,它本身只是娱乐内容中的一个方向。可能很多时候人们喜欢二次元是喜欢动漫里面的故事和人物带给自己的触动吧。就像有人喜欢演唱会,喜欢明星,喜欢偶像剧,有人喜欢二次元的内容也很正常。

可能有一些深度的二次元用户,常人很难理解他们的话题,他们最近追的番剧,其实只是因为人们不了解这样的内容,才会形成带有偏见的有色眼光。

大家对自己喜欢的东西痴迷再正常不过了。任何一种内容都是有人喜欢,有人不了解,从路人那种泛泛的喜欢到非常深的喜欢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没必要用特殊眼光看待二次元群体。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次元 的精彩文章:

是誰在拆掉二次元與三次元的牆
從二次元到三次元,還差幾個「不良人」?
聽漫漫漫畫王玲講講二次元:可腐也可萌,不可標籤化
二次元最聪明最天才的人是谁?
深度中国有最疯狂的二次元人群,为何没有一个年赚百亿日元的初音未来?

TAG:二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