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幼升小看圖說話三字經故事 孟母三遷斷機杼勸學孟子

幼升小看圖說話三字經故事 孟母三遷斷機杼勸學孟子

註:現已開放定製紙質版美育繪本服務!插畫師Wellin的粉絲,以及喜歡美育繪本故事的爸爸媽媽們,請私信「維耕美育」諮詢。

給爸爸媽媽的話:

第22期Wellin原創插圖繪本,維耕美育選擇了著名的成語故事「孟母三遷」,源自西漢劉向《列女傳》,作為本次故事素材。

《三字經》用12個字概括了歷史上著名的孟母教子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無論從家長教育孩子的角度,還是孩子學習的角度,這個故事都很好的體現了做事不應半途而廢,貴在堅持這一主題。

印證了《三字經》勸學主旨:「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本期美育繪本應用場景:

父母家庭教育自省:教之道,貴以專。

2.中高考作文萬能素材,論證「學習貴在堅持,不應半途而廢」、「任何事情都貴在堅持」、「學習除了主觀能動性,也需要創造好的環境」等論點的好論據。

3.培養幼升小看圖說話能力的美育素材,因為歷史人物故事片段篇幅短,建議家長朋友可以讓小朋友聽完故事後試一試,看圖說話。

按照慣例,維耕美育繼續提供幾個問題視角,提供爸爸媽媽們親子共讀時光討論:

孟子一開始住在什麼地方?後來為什麼搬家?

孟母最後帶孟子定居在哪裡?

孟母用什麼辦法讓孟子體會到自己逃學回家是錯誤的?

孟子小時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孟母是一個怎樣的媽媽?

我們已經知道,孟子是個很有學問的人。那麼,這麼厲害的人物,他的成才經歷又是怎樣的呢?其實,孟子的成才與孟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孟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剛開始,孟子和母親住在墓地附近。孟子看到人們辦喪事時,吹吹打打,又是跪拜,又是哭號,覺得很有趣,便和小朋友學著模仿,玩起了「辦喪事」的遊戲。孟母看到了,皺了皺眉,她想:「玩這樣的遊戲可不行啊,我不能讓我的孩子再住在這裡了。」

於是,她帶著孟子搬到集市裡去。集市裡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買進賣出,吆喝不斷,孟子被這個熱鬧場面吸引了,也跟著學起了討價還價,模仿做生意的樣子。孟母看在眼裡,認為這也不是個好住處,又一次搬家了。

這一次的鄰居是個屠戶。看到屠戶每天手起刀落、乾淨利落地殺豬宰羊,孟子非常羨慕,每天圍著屠戶轉。孟子的母親知道了,很是擔憂,她心想:「這個地方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啊,我一定要找到一個好住處。」

最後,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年初一的時候,人們都要進入文廟舉行祭祀先師孔子的儀典。祭拜的時候,人們拱手作揖,行為舉止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孟子看到了,也認真地跟著學習。孟母欣慰地看著這一切,她高興地說道:「這個地方才是適合孩子成長的好居處啊!」

孟母為了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視居住環境的選擇。同時,在教育方法上,她還懂得循循善誘,耐心地跟孟子講道理,告訴他學習的重要性。

小孟子到了入學年齡,就該去學校讀書了。剛開始的時候,孟子覺得讀書沒有意思,上課不認真聽,背書也不好好背,經常逃課跑到外面去玩。有一天,孟子聽課聽煩了,就偷偷地溜回家。

孟母看到兒子回來了,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計,關切地問:「你今天學得怎麼樣啊?」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就那樣唄。」孟母聽了,一句話也沒講,拿起剪刀「咔嚓」一聲就把剛織好的布給剪斷了。這一舉動把孟子嚇了一跳!他知道母親主要靠織布來維持生活,要織好一匹布是多麼不容易啊!眼看馬上要織完了,現在剪斷了它,母親的辛勞都白費了。

孟子走到母親身旁,不解地問道:「您為什麼要這樣呢?」孟母告訴他:「我是想告訴你,你荒廢學業,就好像我剪斷布匹一樣。一匹布不是馬上就能織好的,它需要從一根根線開始,先是織好一寸,再是一尺、一丈,最後織成一匹,織好的布才能做成衣服。學習也是這樣,需要專心致志和持之以恆,如果半途而廢,就和這剪斷的布一樣,又有什麼用呢?君子通過學習才能立身揚名,多問才能增長見識。你如果要成為君子,就要勤加學習。」

小孟子聽完後,深受啟發。從此以後,他日以繼夜地勤奮學習,還拜大學問家子思為老師,最終學有所成,成為地位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故事原文出處:

手繪:Wellin.

編輯:一大碗

點評:育芳菲

更多Wellin原創插圖繪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維耕美育 的精彩文章:

TAG:維耕美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