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絶望の國の幸福な若者

絶望の國の幸福な若者

『絶望の國の幸福な若者たち』

『絶望の國の幸福な若者たち』(《絕望國度里的幸福青年》),作者:古市憲壽。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長期持續的不景氣,社會格差、工薪窮人等等的社會不平等問題開始變得引人注目。長期的經濟低迷,不僅給中老年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打擊,在持續減少新人錄用的過程中,年輕人因苦於就業難,很多人作為臨時職員陷入了不安定的生活中。儘管這樣,從當時的青年們身上卻沒看到反抗的跡象。

據本書所寫,世間對年輕人的普遍印象和年輕人的真實形象存在著巨大差異,與年輕人的自我認知更是完全不同。年輕人們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不幸。他們自身很重視和身邊的人的關係,並滿足於一些小小的幸福。當然,他們自己也非常清楚年輕人被置於了不利的狀況中。但是,大家也很明白日本已經變為了一個成熟的社會,已經不能期望明天會比今天更好的這件事情。

作者本身也是年輕人,利用這一優勢,通過採訪,從同年齡段的人中巧妙的引出了他們的真心話。正因為勤勤懇懇的實地調查和周全的資料調查,才能展開和迄今為止完全不同的青年論。

中文譯本信息

《絕望國度里的幸福青年》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4年4月

譯者:袁斌

館內有本書的日文版本、中文譯本

『下流社會』

?

『下流社會』( [下流社會]),作者:三浦展。本書的標題「下流社會」是作者的自創詞,用來描述因日本經濟高速發展而增加的「中產階級」正在「下流化」的社會。「下流」並不單純是指「收入低下」的人,而是包括了社交能力、工作慾望、學習慾望等,總而言之對人生缺乏熱情的人。

作者以市場分析師的角度,用大量豐富的數據以實證的觀點論證了曾經被稱為「中流社會」的日本,現在正在向「下流社會」進行著轉變。

由於在此之前,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所作的階層研究並沒有包括消費論,作者在2004年11月、2005年5月和6月展開了獨立調查;向被訪者詢問他們自認為屬於「上」、「中」、「下」哪一個階層,並依照被訪者的自我階層認知,對各個階層認知的消費行動的差異進行了分析。

據調查結果顯示,以被稱為團塊次世代的30-35歲的人們為中心,「下流化」傾向尤為顯著。他們是在日本已經產生中產階級意識後出生的第一代人,在沒有看到明顯貧富差距環境下長大,因而缺少奮鬥努力的志向。本書可以說是了解現代日本社會的重要資料。

無中文譯本

館內有本書的日文版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發現日本 的精彩文章:

日本一大爺竟養它當寵物同吃同睡34年,只是想想我都害怕啊!
原來宋朝,就是最早的極簡!
芥末日語 「衝刺能力考」公開課開課啦!
謎團密布的昭和末年——格力高?森永投毒案(1)
傳承3000年的古法艾草坐墊,讓我坐著就能驅寒活血補氣

TAG:發現日本 |

您可能感興趣

盤點傷害般若者的悲催結局,威武太師宇文護霸氣護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