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盤點中國最年輕的院士

盤點中國最年輕的院士

2017年8月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本年度初步候選人共計157人,39歲的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顏寧無疑是本次增選中年紀最小的候選人。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2001年至今那些不到40歲就當選為院士的老師們,領略一下他們開掛的人生!

顏寧

39歲成為院士候選人

1977年11月出身於山東萊蕪。

1996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2000年畢業後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2004年獲博士學位後繼續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

2007年博士後出站後受聘清華大學醫學院。

2014年12月當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2017年5月受聘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Shirley M. Tilghman)終身講席教授。

2017年8月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

1996至2000年在清華大學生物系攻讀本科,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施一公教授,從事細胞凋亡研究,2004年12月通過博士論文答辯。2005年獲得由《科學》雜誌評選的「青年科學家獎(北美地區)」。2007年10月,在普林斯頓完成博士後訓練後,受聘清華大學醫學院,成為當時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在清華大學的10年間,顏寧主要運用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手段,致力於與重要疾病相關的跨膜運輸蛋白的結構與機理的系統研究,帶領其研究團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的原創性基礎科研成果,包括解析了國際上攻堅幾十年的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s)高解析度晶體結構,以及具有重要生理和病理功能的電壓門控鈉離子和鈣離子通道的三維結構,其中葡萄糖轉運蛋白結構已經被國際經典的生物化學最新版教材收入。

2009年以來,顏寧作為通訊作者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國際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近20篇,培養7名博士生;其研究成果在2009和2012年被《科學》年度十大進展引用;2016年,顏寧被《自然》評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之一。

任詠華

38歲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無機化學家)

1963年2月10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鶴山。

198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化學系。

1988年獲香港大學博士學位,擔任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系主任。

1990—2000:傑出學者獎,香港大學。

2000—2001:Croucher高級研究獎,Croucher基金會。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2:十大傑出青年,香港青年會。

2012年5月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2—2004:RMIT基金國際訪問學者,皇家墨爾本工業大學研究院。

2004:海外傑出研究獎,英國皇家化學會百年紀念。

201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1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系統地設計和合成了新的無機發光分子材料和化學感測器配合物利用各種橋連配體,設計及合成了多種多核金屬簇體系的發光材料利用炔基在結構上呈剛性及線性排列的優點,設計了新型有機金屬錸、鉑、銅和銀的發光剛性棒材料並以弱金-金成鍵相互作用作為開關的新概念,設計出可用作分子磷光信號感測器及光電開關的雙核金冠硫配合物。這些工作成績受到國際同行關注,被邀在Chem.Comm.,Angew.Chem.(國際版),Acc.Chem.Res.,Chem.Soc.Rev.等雜誌撰寫重點文章或綜述文章。此外,她還擔任美國化學會Organometallics及Inorg.Chem.,英國皇家化學會J.Chem.Soc.DaltonTrans.,New Journal of Chem.,Coord.Chem.Rev.,Inorg.Chim.Acta等國際雜誌編委。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英國皇家化學會百周年講座獎等。

賀福初

39歲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家)

1962年5月生,湖南澧縣人。

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

1994年獲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博士學位。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2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專業技術少將軍銜。人類蛋白質組研究組織(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啟動,由賀福初擔任人類肝臟蛋白質組計劃(HLPP)負責人,成為中國領導此類大型國際研究計劃的第一人。

2003年10月,任人類肝臟蛋白質組計劃主席。

2005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09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

2012年11月,當選為十八大中央候補委員。

2016年3月,任中央軍委科技委員會副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為細胞因子的分子生物學及基因工程。(1)發現一種能特異刺激肝細胞增殖和肝臟再生的新細胞因子即人肝細胞生成素(HPO),在國際上首次公布其cDNA序列,並率先研製出重組人HPO首次揭示了存在於原代肝細胞或肝癌細胞膜上的HPO高親和力特異性受體及HPO兩條信號轉導通路。(2)開展規模化的人胎肝cDNA克隆與測序,建立了大規模、系統的基因表達譜,發現與肝臟發育、分化、癌變以及造血系統發育等相關的基因群。(3)提出生長因子的「發育相關進化」、細胞活性因子與受體的「協同進化」、mRNA編碼區與非編碼區的「協調進化」、種系發生中的「分子減速進化」等規律性認識,並進行了部分實驗驗證。

郭雷

39歲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控制科學家)

1961年11月生於山東淄博。

198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數學系。

1987年獲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

1998.11-2002.12擔任中科院系統與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2.12-2012.5擔任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

解決了自適應控制中幾個基本的理論問題(隨機自適應跟蹤、極點配置與LQG控制)。對在工業中有廣泛應用的最小二乘自校正調節器,解決了其穩定性和收斂性這一國際控制界長期未解決的著名難題。通過引進新的思想和方法,建立了一般非平穩時變參數系統的估計理論,奠定了實際中常用的三類基本跟蹤演算法(LMS,RLS,KF)的嚴格理論基礎。對「反饋」這一控制論中最基本的概念,提出了定量研究「反饋機制的最大能力與極限」這一基本問題的理論框架,對幾類典型的非線性不確定動態系統,得到了反饋機制對付不確定性之最大能力的臨界值。

盧柯

37歲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材料科學專家)

1965年5月23日生於甘肅華池,原籍河南汲縣。

1985年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

1990年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7.7-2001.2,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4年3月,當選2003年中國青年年度科學家。

2005年4月,被有350餘年歷史的德國科學院增選為該院院士。

2013年9月受聘為南京理工大學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PI(principal investigator),納米金屬材料團隊帶頭人。

主要從事金屬納米材料及亞穩材料等研究。發展了一種製備無微孔隙和界面污染金屬納米材料的新方法——非晶完全晶化法,系統研究了金屬納米材料的結構性能關係及結構穩定性,揭示了納米材料的本質結構特徵和性能,發現了納米金屬銅在室溫下具有超塑延展性。深入研究了非晶態合金的晶化微觀機制和納米晶體的熔化行為及過熱機制,建立了過熱晶體熔化的動力學極限理論,並獲得了金屬納米薄膜的穩定過熱。發展了利用表面機械變形處理實現金屬材料表面納米化的新技術,並大幅度降低了鐵的表面氮化溫度。

張亞平

37歲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分子進化生物學和保護遺傳學家)

1965年5月生,出生於雲南省昭通市。

198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

1991年獲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學位。

1992年,在美國聖地亞哥動物協會做博士後研究。

199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第二屆獲得者。

1996年,被評為雲南省十大傑出青年。

2001年,入選國家創新研究群體。

2002年,榮獲第三屆國際"生物多樣性領導獎",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亞洲學者。

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從事靈長類、食肉類等一系列動物類群的研究,澄清了這些類群系統與演化中的一些重要問題。以線粒體基因組作為主要遺傳標記研究東亞人群的遺傳多樣性,揭示了東亞人群進化的一些規律,並闡述了我國一些民族的演化歷程。系統研究了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遺傳多樣性,發現遺傳多樣性貧乏與物種瀕危之間沒有必然的對應關係,證明東亞是家養動物馴化的重要區域。在脊椎動物中首次發現微進化時間範圍內DNA異速進化的現象。對基因起源進化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新基因的形成和基因的變異在生物適應進化中的意義。

麻生明

39歲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有機化學家)

1965年5月生於浙江東陽。

1986年畢業於杭州大學化學系。

1988年獲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碩士學位。

1990年獲該所博士學位。

2003.02-至今擔任浙江大學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

2005年當選為科學院院士。

2007年-2013年任華東師範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

2014年1月,任浙江大學理學部主任。

2014年9月,任復旦大學教授。

主要從事聯烯及其類似物化學方面的研究。引入親核性官能團,解決了聯烯在金屬催化劑存在下反應活性及選擇性調控,為環狀化合物的合成建立了高效合成方法學發展了從2,3-聯烯酸合成γ-丁烯酸內脂類化合物的方法建立了過渡金屬參與手征性中心形成的一鍋法雙金屬共催化的合成方法。同時,實現了同一底物中幾種碳-碳鍵斷裂間的選擇性調控,提出了雜環化合物的多樣性合成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香港的空調為啥這麼冷?戳進來!
不見長刀終不還,繁星手工打磨鋼筆評測
謝旺蘭: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要點及案例分析
Excel中條件格式的使用方法
什麼真正決定了你的選擇?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上最尊重中國的國家:為烈士守墓40年!
盤點中國女性百年造型
盤點:中國歷史上智商最高的十大人物
中國兩個最短命的王朝,產生的東西影響中國千年
盤點世界上最美的樹,最後一棵竟然在中國!驚艷了千年
美麗中國:中國最險的6大寺廟,最後一座多年無人登臨!
中國史上最年輕的中將,著名軍事家,海軍的創建者之一
中國最霸道的城市,面積最大,年紀最小的地級市,禁止外國人進入
日本最怕中國的年代,卻是中國最亂的年代,只因一個人和一支軍隊的存在
盤點,中國十幅過億的國畫排名!
2017年,中國在日留學生是所有在日本的外國留學生中人數最多的
日本千年最想得到的中國城市,在日本複製一個,最多的卻是中國人!
美機構發布2018年度最佳國家報告:「世界最強大國家」中國排第三
中國年的傳說
盤點影響中國歷史的女性
中國的年味:最好的旅行是回家
世界最安全的十個國家,中國名列前茅
全球最古老的10棵樹,最老的一顆在中國
盤點中、美、德、日、俄、印狙擊槍,印度最落後、英國最先進,中國最實用
10個名揚世界的最大機場,中國有三個,美國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