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張明揚:從敦刻爾克開始,丘吉爾的戰爭已立於不敗之地

張明揚:從敦刻爾克開始,丘吉爾的戰爭已立於不敗之地

文 |張明揚

1940年5月10日傍晚,溫斯頓·丘吉爾代替綏靖先生張伯倫,被英王火線任命為大英帝國的首相。

丘吉爾一上任就是漁陽顰鼓動地來。當天凌晨,德軍突然向西線發動了全面進攻,裝甲部隊和施圖卡俯衝轟炸機讓德軍的突破如柳葉刀一樣冷酷銳利。二戰爆發的正日子雖然被視作1939年9月1日的德軍入侵波蘭,但盟軍在西線卻耐心的和德軍磨了八個月的「靜坐戰爭」,如英國戰略大師富勒所費解的那樣,「世界上最強大的法國陸軍,對峙的不過26個德國師,卻躲在鋼筋水泥的工事背後靜靜地坐著,眼看著一個堂·吉訶德式的英勇盟國被人消滅了」。

對於這個丘吉爾這個自命不凡卻實屬三流的軍事家而言,西線潰敗之快絕對超出了他的理解能力與軍事三觀。5月15日早晨7點半,也就是西線戰事爆發的第五天,丘吉爾就接到了法國總理雷諾的越洋電話:「我們被打敗了!我們已經輸掉了這場戰爭!」丘吉爾還沒過回過神來,雷諾又激動地重複了一遍。「不可能!」丘吉爾沖著電話大聲叫道,「怎麼可能敗得這麼快!」

丘吉爾鎮定或強裝鎮定地給雷諾打氣:「所有的經驗證明,這種進攻不久後就會停止的。」丘吉爾「所有的戰爭經驗」來自塹壕戰橫行的一戰,他當時在戰時內閣擔任海軍大臣,不過他在達達尼爾海峽慘敗於土耳其人的拙劣表現也讓他的「經驗」顯得並不那麼有說服力。丘吉爾後來在回憶錄中承認了當時他的「無知」:「我簡直弄不明白,自從上次大戰以來,運用大批裝甲部隊進行閃電戰會給戰爭造成這樣劇烈的變化。」

但在那個時期的丘吉爾,還是謎之自信地以一戰宿將軍事專家自居,不斷飛去巴黎開各種軍事會議,給法國人提出一些大而無當或乾脆不可行的建議,比如,「(連續失利後),我現在對勝利比一開始更有信心了」;「向敵人的坦克進攻,敵人的坦克就沒那麼可怕了」;「為什麼不在夜間轟炸德軍的坦克宿營地呢」;「等德軍的裝甲兵爬出坦克吃飯休息時,讓我們的步兵朝他們射擊,他們肯定亂作一團逃之夭夭」……

《敦刻爾克》劇照

也不能過分苛求丘吉爾。且不說他的軍事素養本來就不高,若非開了天眼,誰又能想到,在一戰西線戰場曾硬扛精銳的德軍長達四年多的法蘭西陸軍,在這一次的大戰中,僅僅用了五天,這支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偉大軍隊就宣告敗局已定。

不要說丘吉爾和英國內閣,連希特勒自己都無法相信這從天而降的勝利。5月17日,也就是西線開戰第七天,此前躊躇滿志的元首突然陷入了精神的極度緊張,他堅信初期戰事如此順利必有反常,法國人一定正在策劃一次出人意料的強力反攻,就像一戰初期擊潰德軍的那次馬恩河大反攻一樣。到了第二天,儘管前線捷報頻傳,希特勒卻陷入了更強烈的焦慮與幻想當中,他被自己的成功嚇壞了,認為古德里安們在南翼的快速冒進,正鑽入法國人精心準備的陷阱,這會把整場戰爭都搞垮。

但法國人讓希特勒失算了,他們並沒有什麼可以拿來反攻的預備隊。5月20日晚,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已決定性的進抵海岸線附近的阿布維爾,隨即向北旋轉,在南翼完成了對英國遠征軍、法國三個軍團以及比利時軍隊的包圍。

此時,即使是懵懂的丘吉爾也多少嗅到了失敗的味道,做了可能是他在戰爭中第一個正確的重大決策,親自下令海軍部緊急調集船隻,為英國遠征軍及盟軍撤出法國的沿海各種港口做準備。

到了5月24日,古德里安的裝甲已經包抄到距敦刻爾克僅有20公里的海岸線,40萬盟軍除了從敦刻爾克海路撤退,在陸地上已經陷入無處可遁的重圍之中。

可就在當天晚間,希特勒突然下達了那道在二戰史上著名的「停止前進」命令,包括古德里安在內的裝甲部隊都被強行要求停止進攻,把時間和舞台交給戈林的空軍。對於敦刻爾克這整個歷史事件而言,希特勒為何做出這個被稱作「二戰德國最高統帥部第一個大錯誤」的決定,在歷史上的談資還要大於之後英國人那奇蹟般的全身而退。

究竟為什麼?即使是當時參與決策的德軍高級將領們,在戰後的各種回憶錄中也沒有完全達成共識,他們之間,以及與二戰史專家們,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猜測與爭論。

《敦刻爾克》劇照

得了大便宜的丘吉爾怎麼看?他似乎比較相信德國陸軍參謀長哈爾德的說法,「希特勒為這些裝甲部隊擔心,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運河交錯、處境不利的地區,要冒很大的風險」。哈爾德甚至說,是戈林不想讓德國陸軍獨佔在敦刻爾克全殲英國遠征軍這個大功勞,所以才向希特勒極力要求自己的空軍接手最後階段的戰事,「在整個世界面前獲得成功的榮譽」。

不過,在我看來,希特勒這次的所謂失誤仍然可以追溯到他5月17日那次神經的極度緊張。從根本上而言,希特勒和丘吉爾一樣,都無法在理智上相信法軍的迅速崩潰,他們的大部分戰爭經驗都植根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在軍事上比丘吉爾還是強多了)。希特勒這次對裝甲部隊的叫停,出於精神深處的高度不安,就好比空城計中的司馬懿一樣,就這麼打贏了?其中一定有詐。

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也談到了一則段位更高的陰謀論,即希特勒是故意放英國一馬的,避免對方受到奇恥大辱,以便在擊敗法國之後同英國有更好的媾和機會。

希特勒在這一點上徹底看錯了丘吉爾和英國人。丘吉爾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是一名無比堅韌且執拗的勇士,他或許並不知道東方的蔣百里,但蔣百里那句抗日箴言「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它講和」,簡直就是丘吉爾戰時的不二寫照。

他在就任首相的第三天(5月13日),就在下院發表了著名的演說,「我沒有別的,我只有熱血、辛勞和眼淚奉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回答: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

即使在敦刻爾克最灰暗的時候,二十多萬英軍——這幾乎是英國當時所有的陸軍家底,深陷重圍之時,丘吉爾仍然漫不經心的對內閣成員說道:「當然,無論在敦刻爾克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都要戰鬥下去」,他反覆強調 「除非希特勒被打敗或是英國不再成為一個國家,否則,我們決不退出戰爭」。

《敦刻爾克》劇照

也千萬不要認為丘吉爾只是死硬固執而已,希特勒大抵倒是這樣一個人。丘吉爾甚至與軍方內閣一起推演了最悲觀條件下的戰爭走勢,他不憚於面對英國空軍被消滅,英國海軍不能阻止德國的登陸等一切極端的戰爭設定,然後他的結論仍然是「我們相信我們能」。同樣是自信,丘吉爾與希特勒的區別在於,丘吉爾的自信不是建立在元首式歇斯底里的狂想與自我催眠之中,他敢於承認一切劣勢與極端情況,然後仍然自信。

希特勒是5月24日晚全面叫停裝甲部隊的,兩天後,即5月26日傍晚,他如夢方醒,德國坦克重新發動了引擎。這裡可能存在一個大範圍的誤解,敦刻爾克撤離(代號「發電機行動」)實際上是在德軍重新進攻之後才正式啟動的,準確時間是當晚6點57分。

也就是說,不僅是希特勒的失誤,丘吉爾的決心和居中調度,英國空軍和英國海軍的悍不畏死,英國民船的萬眾一心,甚至還有法國敗軍的殊死抵抗(4萬擔任後衛的法軍被俘),才共同合力寫就了敦刻爾克的奇蹟。

畢竟,按照丘吉爾和英國軍方一開始的預測,敦刻爾克大約只能救出45000人。而5月27日,第一個撤離的全天,也只撤出7669人。

從5月26日晚到6月4日下午,9天時間,實際上是5月26日、6月2日和3日共三個晚上,5月27日至6月1日共五個全天,總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國,其中英軍約21.5萬人,法軍約9萬人,比利時軍約3.3萬人。

這裡暫且不談什麼情懷,撤出的人越多對日後的反攻自然也是多多益善。敦刻爾克對此後戰爭最直接的影響,或者說最大先導性意義在於,德國空軍在敦刻爾克的失利已經預示著,他們沒辦法在不列顛上空擊敗英國空軍,而不擊敗英國空軍,德國人就更沒任何可能徹底擊敗英國。戈林如果在第三國的天空都無法擊敗英國空軍,那麼到了英國空軍的主場,他還有什麼牌?

《敦刻爾克》劇照

戈林可以為自己找到很多理由,什麼天氣不好不利於空軍行動,沙灘嚴重影響力轟炸的威力,英國的撤退「艦隊」過於龐大炸不勝炸,但僅就敦刻爾克上空與英國空軍的直接戰鬥而言,戈林也被打敗了。更具有預言性意義的在於,丘吉爾最珍視的「最後的神聖后備軍」,在法國戰役中怎麼也不願意拿出來的英國首都空軍,也出現在敦刻爾克上空,用勝利定下了幾個後不列顛空戰的基調。倫敦上空的鷹,早已飛翔在敦刻爾克的上空。

「我們必須慎重,不要把這次援救說成是勝利,戰爭不是靠撤退贏得的。」6月4日,也就是敦刻爾克撤退結束那一天,雄辯家丘吉爾又在議會發表了演說,他想向全世界特別是美國闡明,英國繼續戰鬥的決心不是絕望的掙扎,而是有可靠依據的。「這是英國空軍和德國空軍實力的一次重大考驗」,而英國空軍通過了考驗,「難道不可以說,文明的事業將由數千個飛行人員的本領和忠誠來保護么?」

與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戰役相比,三十多萬陸軍在敦刻爾克的奇蹟撤離並不構成某種二戰轉折點。但是,從丘吉爾的角度而言,從敦刻爾克開始,英國空軍已被證明無法擊敗,丘吉爾的戰爭已經立於不敗之地。而至於從不敗走向勝利,有羅斯福在,有斯大林在,他等得起。

而萬一英國空軍被擊敗了呢?丘吉爾淡然地說:「我們可以把艦隊調往大西洋的對岸去,從那裡保衛大英帝國。」

題圖:溫斯頓·丘吉爾(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

【作者簡介】

張明揚|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著有《此史有關風與月》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姜建強:從幾個維度看日本式的道德
自閉症群體真正需要的,我們沒有給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丘吉爾與他的布爾戰爭
諾蘭大神的《敦刻爾克》,失敗的戰爭中帶給人新的希望!
伊拉克戰爭:始於謊言
二戰諾曼底登陸,艾森豪威爾:戰爭領域出現過的最大屠宰場之一!
帝國英雄:布爾戰爭、絕望出逃與青年丘吉爾
蘇德戰爭之庫爾斯克會戰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現身破謠言,俄羅斯已展開報復,戰爭不日打響!
馬克龍:特朗普若退出伊核協議,戰爭將隨之而來!
伊拉克的繁華曾超越迪拜,卻被戰爭毀滅
阿根廷領袖聖馬丁為什麼在獨立戰爭勝利後讓賢玻利瓦爾?
一月神番,紫羅蘭永恆花園,薇爾莉特成功結業,但戰爭殘酷盡顯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俄羅斯為什麼對薩達姆見死不救?
直擊世界未解之謎:贏得特洛伊戰爭、遍地黃金的邁錫尼突然消失
在遙遠的尼古拉斯凱奇王國 從來沒有爛片之王 有的是戰爭之王
烏克蘭:沉默的戰爭
謝爾曼是美國南北戰爭的悍將,而謝爾曼坦克則是著名「打火機」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的百萬雄師為什麼不戰而敗?真相終於被揭開
軍武講堂: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為何把戰鬥機藏了起來?眼光決定成敗
伊拉克戰爭後,為何最大的受益者卻是伊朗?
敘利亞戰爭俄羅斯不會退縮,俄媒:普京會見巴沙爾親自許下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