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监死在了邻居家中,棺材死活不给出大门,最后硬是把墙拆了

太监死在了邻居家中,棺材死活不给出大门,最后硬是把墙拆了

太监制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他们中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人只是少数,而那些恃宠专权、祸国殃民的更是少数,广大下层太监终生过着贫困的奴隶般的生活。我们可以以清代太监为例,说一说这些老太监的遭遇。

太监死在了邻居家中,棺材死活不给出大门,最后硬是把墙拆了

清宫太监一般是终生服役的,到了年老体衰丧失劳动力后,照例都要被赶出皇宫。这些人入宫多年,基本上与家人失去联系,自己又无儿无女。到了社会上常被人指指点点,说是不男不女的下贱人,死后也不准葬入祖坟,真是有家难归,有亲难投,最终只能借寺庙度过残年,葬在异地他乡。

因此,太监们深知一个道理,如果自己在青中年时期不积攒钱财,晚年注定将是悲惨的,所以他们努力赚钱,购房置地,修建寺庙,或参加养老会,为晚年有个栖身之所预做准备。

太监寺庙一般都是上层太监捐献的大量庙产,作为退役后入寺养老的生活保障。比如,慈禧的二总管崔玉贵给立马关帝庙捐地六百六十亩。太监寺庙还有上层太监出面组成的养老会,例如乾隆年间乾清宫总管太监刘钰、副总管肖云鹏联合其他九名太监,成立万寿兴隆寺养老义会,募款在京郊置地二百一十亩。

太监死在了邻居家中,棺材死活不给出大门,最后硬是把墙拆了

太监们想要参加养老义会首先得有人介绍,按照规定还要事先缴纳八十两银子,三年后方能进入养老义会所属的寺庙,然而,对于广大下层太监来说,入会费不是一个小数目,很多人连这个钱也拿不出来。

所以,那些穷苦的太监离开皇宫后只能流落北京街头,有的沦为乞丐、有的群聚为盗,在京郊抢劫来往客商,不少太监则最终冻死或饿死路旁。

我们可以举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来看看老年太监凄惨悲凉的归宿:

第一个是清末御前太监石俊峰,他曾侍候过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还给溥仪当过差,晚年出宫后卖了房子得钱三千元,没过几年便坐吃山空。最后只能寄居兴隆寺,饱一顿饥一顿,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太监死在了邻居家中,棺材死活不给出大门,最后硬是把墙拆了

又过了几年,石俊峰实在混不下去了,就想着要回老家。尽管回老家后无依无靠,前景一片茫然,但他还是决心想回老家,可是身上连买车票的钱也没有,同住一个寺庙的穷太监们凑了点钱,一个在京城做小买卖的同乡也送了点钱,最终才坐着火车回了老家。回到老家后因穷困交加,不久死去,不过石俊峰好歹也算是回到了故乡,落叶归根了。

第二个是寇子珍,他当过慈禧太后的贴身太监,又受到隆裕太后的器重,说起来也算是个人物。不过寇子珍一生只知道侍候人,却没有任何谋生技能,因此他在宫中当差时就拼命攒钱,在老家静海县买了五百多亩地,盖了房子,以备养老之用。

寇子珍晚年出宫后,在老家过的还算惬意,可是有一年发大水,把住房冲垮了,地里也没有收成,只好借住在邻居肖家,想想自己一无所有,寇子珍连气带病,没多久便死了。

太监死在了邻居家中,棺材死活不给出大门,最后硬是把墙拆了

到了寇子珍出殡的时候,肖家死活不让他的棺材出大门,理由是太监的棺材出了大门会破坏他家的风水,几代儿孙都将不吉利。最后,想来想去还是硬拆了一面墙,才将棺材抬了出去。

当太监的,生前受尽屈辱,死后还免不了被人歧视,所以当我们看到很多作品中,太监都喜欢捞钱也就很正常了,因为他们要是不捞钱,晚年将一无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德国美女给吴佩孚写了一封情书,大帅看后回了四个字:老妻尚在
大明言官的字典里就没有“怕”字,而此人更牛,连字典都没有
攻陷天京后,曾国藩只有两条路,选哪一条都注定是个悲剧
古代信息闭塞,官员到地方上任,用什么证明自己身份?
总督巡抚一声令下,便可将犯人就地正法,这种情况靠谱吗?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