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底子弄堂對面額當鋪

老底子弄堂對面額當鋪

作者:黎鳴 編輯:iMary

飛速的城市發展,讓舊時的風貌在悄然無聲中漸漸湮滅……當我們一提起當鋪,眼前便會呈現出如同影視劇一般的畫面:頗大的"典當"二字由遠及近,鑲嵌在當鋪門前的兩側,透過當鋪大門,一幕黝黑髮亮的高過一個人頭頂的大櫃檯,橫卧在當鋪的店堂內;隔著一排豎起的鐵柵欄,頭戴瓜皮帽的老掌柜鼠眉賊眼的俯視打量著前來典當的客人,他的手指還不停的在算盤珠上滴滴答答的擺弄著……此景,實屬一個狡詐、貪婪、唯利是圖的地方。我的父輩曾數度提及憎恨這個如同"老虎口"的舊時當鋪。魯迅先生在《吶喊》所作的自序中有過常去當鋪的描述:"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里,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檯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比我高一倍,我從倍高的櫃檯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誣衊里接了錢,再到一樣高的櫃檯上給我久病的父親買葯。"日本學者宮尾茂所作的《支那街頭風俗》中在介紹到中國當鋪時,也注意到店堂前七八尺高、帶圍板的大櫃檯,當客舉起手還僅僅伸到距離櫃檯上沿一尺多遠的地方。清末民初的當鋪其實,典當並非是民國舊時的專利,也不是坑蒙拐騙的店堂。典當的由來,源遠流長,從南北朝算起,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典當最早稱質庫,亦稱質肆,後來又稱長生庫、解庫、解當鋪和解典庫等等,"典當"一詞的出現則在明清以後了。《大英百科全書》認為:"典當業在中國二三千年前即已存在,西方則可追溯到中世紀。"所謂典當行即當鋪,其經營業務就是收取衣、物、首飾等諸般實物作為質押,放款給典當人。典當人要按約定期限到當鋪贖取實物並支付貸款本息,如遇逾期未來贖取者,當鋪就沒收其所抵押的實物,變賣以償貸。據史料記載,典當,起初經營以寺院為多,它以濟貧救難為主要目的的,屬於慈善性質。窮人一時手頭緊,或遇上難事,便帶上家裡"值錢"的東西或衣物,上寺廟典押贖點錢回來救急,等有了錢後再還給寺廟,把"值錢"的東西或衣物贖回來。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制度的不斷進步,典當才逐漸成為一種補充性的融資工具,形成一種專門的行業,其性質也演變為以營利為目的了。舊時常興押當大招幌中國史籍關於典當活動的零散記載最早見於漢代,但由於在當時並沒有產生大規模、成氣候的典當活動,只能認為是隨機性的行為。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釋"貸"為"以物質錢"。南朝宋的范曄在《後漢書·劉虞傳》中也提到過"典當胡夷"。凡此種種,說明兩漢時期的社會生活中已存在著以物質錢的活動,雖然此間並未出現典當機構,但社會上的"典當"行為已逐漸活躍,並促進了中國典當行業的產生。據介紹,典當業按照資本規模大體可分為典、當、質、押、代當五個等級。以1930年江蘇省的一次調查而論,資本最大者本金在50萬元以上,最小的質押店,本金為數千元到一萬元不等。民國時期通貨膨脹搶購米據說,老上海舊時的典當大都設在工商薈萃、人口稠密的區域。如當時的蓬萊、嵩山、老閘、新城、邑廟以及盧家灣等區域;開設典當行的商人則以徽、潮、本三幫人氏為主。所謂徽幫,指的是安徽的休寧、歙縣、屯溪,包括江西婺源等地的典商,潮幫指的是廣東潮陽、汕頭一帶的典商;本幫即指上海地區的川沙、南匯、松江以及蘇州吳興、吳縣、洞庭山一帶的典商。此三股人合稱為三大幫。典當的房屋建築多為高牆青瓦、寬大堅實的石庫門房子。典當行的數量,據抗戰前粗略的統計,共有大小典當150餘家。押店,亦稱押當鋪;抗戰前,押店大小有540餘家,到1945年猛增到920家之多,其中尤以兩租界為最多,約有60O家以上。據史料記載,典當行在舊上海曾經盛極一時,那高懸的當字招牌,高櫃鐵欄和拖腔拉調的唱貨報價聲,曾喚醒過一批批投機者,也吸引過一大群窮苦的人。那典當招幌曾是典商用以標示經營內容、規模和招徠顧客的特殊標誌,也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裝飾。據說典當招幌是否醒目、莊重,對當鋪的生意有直接的影響,因而一向為典商格外看重,並形成相應習俗。可以說,舊上海哪裡有當鋪,哪裡就能見著大招幌。當鋪驗貨典當業的盛起,既給平民百姓的借貸和調劑資金帶來了一定的方便,也給典當業主創造了盤剝高額利潤的機會,同時還給封建政權帶來了經濟上、稅收上的好處。為鼓勵商民辦典當,封建朝廷給予典當從業者各種獎掖,對有成就者還冊封朝奉郎職銜。清代以後,典當業的發展可說達到鼎盛時期。到了清末,典當業還融入了官僚資本,出現了許多官商典當。如清末的兩江總督曾國藩,湖廣總督張之洞,都曾以大筆的資金存入典當放款收利,還在湖北,江蘇等地招商開典。這樣一來,典當業由於官僚資本的加入而基礎更加鞏固,收入急速增長,它成為清末商界兩大巨擎之一。據史料介紹,民國初時,上海的典當業已是星如棋布,不論是農村鄉鎮,還是市區通都大邑,從租界到華埠,無處不見典當的招牌。泰記當鋪的當票應該說,典當業在歷史上是一個時間跨度很長的融資行業,從古代的解百姓燃眉之急,到如今作為銀行融資的補充而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這在中國經濟發展史、社會生活史中都充當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當鋪驗貨不過,舊時原本"上裕國富,富時取物困時典;下濟民急,急時當衣緩時贖"的信條,在民國中後期給跑"偏"了。民國時期,典當生意越來越淡,惡意競爭更為激烈,當期越來越短,盤剝現象日益加劇;而造成這種混亂的局面,恰恰與當時大的政治社會經濟環境,給典當業造成的宏觀性風險有關。民國以後,幣值越來越不穩固,各地方軍閥割據勢力範圍內濫發紙幣,國民黨在其國統區內濫發紙幣,特別是抗戰勝利以後,1948年國民黨政府的全國性通脹政策,直接導致典當行業的毀滅性打擊。過贖期當鋪出售的當物這裡的原因雖然居多,但民國政府放任對開辦典當行的管制,也極為重要。原本需要同業擔保,需要報官府申請執照;現在則沒有人管了,隨便誰都可以來開個當鋪。其結果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小規模典當行;業主多了,競爭也就變得激烈而無序了,這樣,利率被迫壓低,從而導致惡性競爭,導致眾多當鋪的經營歇業。舊時窮人典當情景據有關資料顯示:由於國民政府放任管理,加之不斷通貨膨脹,社會上便出現了大量的商行和典當串通詐騙坑人的事件發生。比如,日子難過,不少人不得不把物品送往典當鋪,靠一點"當金"勉強度日的人越來越多;嗅覺靈活的商人很快便聞出了其中的"商機":他們花幾個錢,將那些當票收購過來,讓此票與物主永遠脫離關係,再轉手出賣,不就能夠大賺一筆了么!於是,一些商家上有堂堂首飾店、金器鋪,下至舊貨店、紙煙攤等,以至連普通住家也紛繁掛出"代客贖當"的招牌。據資料統計:那時整個上海灘,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了這類"商行"竟達5800多家!至於像影視劇《大宅門》中七爺假當傳家寶來騙當的事件是屢屢發生,欺詐矇騙窮苦人家的典當行更是多如牛毛……以至於,讓典當行在老百姓心中落了個壞名聲。今日專業典當行中國典當業在經歷了明清兩朝的繁榮興旺之後,於清末民初逐漸衰落下來。到20世紀50年代,中國進行公私合營的改革,典當業在大陸已經銷聲匿跡了。20世紀80年代後期,一度消失30多年的典當業又在上海和一些大中城市中悄然復活起來,據統計,到2013年5月底,中國內地共有約7000家典當行在運行經營中;典當作為銀行之外的另一種融資渠道,又成為給百姓提供快捷融資方式的服務行業。

作者簡介

黎鳴,生於五十年代後期,在虹口區原東嘉興路石庫門老宅內長大成長。在幾十年的生活中,我喜於經歷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但依舊對老弄堂石庫門留有濃濃的情懷,它是上海的名片,它是海派的根基,更是我依戀的港灣………閑暇之餘,我努力探尋與耕耘,努力讓虹口的老宅得到視覺上的享受……其作品也有在上海華夏文化創意研究中心等公眾號上轉載,《摩都水鄉》一書也收錄了我的若干文章;我為謳歌弄堂而自豪!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1族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1族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人吃完飯給塊碎銀子就走,上面沒有面額,店家怎麼判斷錢夠不夠
越南男子給老婆換新手機,抗一袋幾千面額的錢,店員:數到手抽筋
古代碎銀子沒有面額,到底該怎麼使用,其實很簡單
面額為5元卻賣了100塊!小夥子說幸虧自己還收藏了一張!
古代的銀子大小有限,購物時銀兩面額太大要怎麼找錢呢
這個面額的錢幣如今沒人會要,但在那個圈卻價值很高!
出獄後的溥儀,工資有多少?分不清面額大小,真正的「月光族」
生氣!老人拿著一沓舊錢去銀行兌換,銀行說只能兌換同面額的紙幣!
盤點世界上最大面額的紙幣,在中國能兌換多少錢,答案你想不到
比面額整整翻了四十番!80後小時候的花過的錢,現在卻價值上萬?
日元為何採用大面額的紙幣?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
這張面額為十元錢的紙幣,如今市場上一張價值十萬元,你家還有嗎
孫女生日,奶奶送了3張紙幣,面額80元,看到正面的冠號後驚呆了
貨幣易貶值,為什麼銀行不印幾百萬面額買囤黃金?
這三張紙幣雖然面額只有16元錢,但是其價值卻在上千元左右!
道玄命理:面相學基礎知識入門第三課,斷面額頭紋路,乾貨直觀
為什麼我國遲遲不發行大面額紙幣?答案讓網友感到吃驚
面額加起來八分,總價值高達三千元,你家能找到這樣的分幣嗎?
這三張特殊紙幣,面額70元,收藏愛好者竟出價五千元,快看看
趙麗穎發二百元紅包被說小氣,而陳思誠的面額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