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諾獎得主:中國如何制定全球經濟的新規則?

諾獎得主:中國如何制定全球經濟的新規則?

捷克世界報業辛迪加8月29日文章,原題:全球經濟的新規則制定者 中國的新興中產階層不是新聞。但數字化的年輕消費者驅動中國服務業快速增長的程度尚未得到足夠的關注。而服務業將推動中國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經濟體的結構性轉變。

不久前,還有許多專家懷疑中國能否從以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出口、基礎設施投資和重工業為主的經濟體,轉變到以內需為支撐的服務業經濟體。現在,雖然中國的經濟轉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進步有目共睹。由於這些變化,中國的經濟力量正迅速上升。其國內市場增長快速,可能很快成為世界最大。因為中國政府對該市場的准入擁有控制權,所以能日益在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施加更大影響。與此同時,中國對出口導向型增長依賴的減少,也降低了受全球市場准入控制者影響的風險。

事實上,中國不必靠限制國內市場准入來維持增長,因為中國單靠威脅那樣做就能增加其議價力量。這表明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開始與戰後的美國相似。二戰後幾十年,歐美佔全球產出遠超半數(一度接近70%),除了石油和礦物等自然資源之外,它們對其他市場的依賴不大。現在,中國正迅速接近類似的配置。

但中國會如何運用其日益增強的經濟力量呢?戰後時期,發達經濟體利用自身的地位為全球經濟活動制定規則。當然,它們是以對己有利的方式來制定的;但它們也儘可能地包容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正朝著相同的方向發展。中國很有可能不會走狹隘的自私自利的道路,主要是因為那樣做會削弱其全球地位和影響力。中國表現出想要在發展中世界充當支持性夥伴的角色,至少是在經濟領域。

中國能否實現目標將取決於其在兩個關鍵政策領域的作為。其一是投資。在這方面,中國積極主動地引入多個多邊和雙邊倡議。其二,從貿易和投資的角度,中國如何管理對其龐大國內市場的准入,將對所有中國的外部經濟夥伴具有深遠的影響,而不限於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國內市場如今是其力量之源。誠然,中國目前對國內市場准入的立場不如其在國外的經濟雄心明確。但中國很可能會朝著一種開放、基於規則的多邊框架前進。戰後的經驗表明,該做法將會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與美國的關係如何發展仍是變數。但是,如果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採取咄咄逼人的政策,那麼中國人將別無選擇,必然會回擊。但與此同時,中國能繼續奉行基於規則的多邊路線,這樣應該也會得到其他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的廣泛支持。關鍵是不要被美國墮入民族主義打亂了陣腳。畢竟,任何人都不知道那會持續多久。(作者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彭斯,陳俊安譯)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投資者要擦亮眼睛讀「信息」
人才儲備足市場需求大 中國人工智慧或「彎道超車」
粉絲偶遇鹿晗反被主動搭訕 非常的親民讓粉絲激動不已
泰國高檔餐廳以各類昆蟲入饌
我國這個村莊男不外娶,女不外嫁,只為保守住一個秘密!

TAG:中國經濟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盤點全球那些被美國實施嚴厲經濟制裁的國家,誰不規矩就制裁誰?
世界各國紛紛關註:全球經濟蕭條,中國經濟為何能一枝獨秀?
盧鋒:中國經濟如何穩中求進與穩中防變?
創新如何改變中國經濟
潘功勝:中國的貨幣政策主要是依據國內經濟和金融形勢
「知識經濟」這種新經濟概念是如何風靡全球的?
問答:日本、德國、印度經濟實力都很強大,美國為何不制裁他們呢?
述評:中國經濟新開放助力世界經濟穩定向好
中國有三個「首都」,北京主政治,上海主經濟,哪裡主人才?
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底氣何在?
開放的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穩定器」
中國有三個首都,北京主政治,上海主經濟,哪裡主人才?
韓國經濟大規模倒退全怪朴槿惠?文在寅:政府已經竭盡全力挽回!
印度人問:印度和中國經濟的增長將如何影響美國經濟?
一戰後,面臨巨額賠款的德國,經濟是如何復甦的?全靠法國的「成全」
七雄爭霸中,經濟最強的齊國,為何沒有統一全國?
中國經濟改革:成就、經驗與挑戰
二戰後美國不要德國的賠償,反而主動幫德國恢復經濟,原因何在?
七雄爭霸的過程中,經濟最強的齊國,為何沒有統一全國?
經濟學諾獎得主:美國在幫助中國做他正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