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散文:說說我小時候去清真寺里念經的事情,很有趣很懷念

散文:說說我小時候去清真寺里念經的事情,很有趣很懷念

散文:說說我小時候去清真寺里念經的事情,很有趣很懷念

每個回族孩子小的時候都會去清真寺里念經,我也不例外。我們開始所念的經,被稱為小經,也就是阿語的基本語法知識,包括阿語字母和一些語段,如果念的比較熟練了,就會被安排背誦一些古蘭經里的章節。

念經的時間就是寒假,因為農閑時間,阿訇有時間來教學。一般是小學念,到了中學就不起了,除非你想去做專門的神職人員,成為阿訇。

我在整個小學六個寒假裡,始終在字母階段原地打轉,假期完剛好念會,一年時間又忘了,下一個假期再學會......如此,周而復始,後來結合自己學習英語的經歷,自認在外語學習上沒有天賦,給自己的不上進找理由。

我們村子當時大約有兩百來戶人,有四個生產隊,在我們當地也算是很大的村子了。村子裡有兩座清真寺,一座大寺,氣魄雄偉,一座小寺,有點破敗了,土牆土房。我們家離大寺遠,小寺近,我和同隊的小夥伴們去小寺念經。我們喜歡小寺,裡面一大片蒼蒼鬱郁的松樹下有我們追逐嬉鬧的印跡。

散文:說說我小時候去清真寺里念經的事情,很有趣很懷念

念經是很枯燥的,一群小孩哈著熱氣,站在阿訇的房門外大聲和小聲念著經。如果感覺冷了,就由領頭的招呼大家靠著牆擠一擠取暖,我們叫做「擠擠——熱熱」。大家正擠得歡天喜地的時候,全村子人們都很敬重的阿訇,有著白鬍子的「尕阿爺」會從房子里拿著皮鞭來打我們。

正擠得熱鬧,有人反應快,順勢一跑,反應慢的就滾翻在地。不一會兒,大家都跑到院子里嘻嘻哈哈,慶幸自己沒有被「尕阿爺」的皮鞭打到。

「尕阿爺」看大家一眼,就被幾個來背誦的女生圍住了,也就不管我們這些「調皮蛋蛋」了。「尕阿爺」身材是不高的,所以才叫做「尕」阿爺嘛,臉黃黃的,泛著古銅色的光澤,眼睛有神,聲音有力,絲毫看不出是七十多的年齡。冬天的時候,他總是穿著身白灰的羊皮大褂子,坐在小土房的熱炕上等待著我們去他那裡背誦經文,背誦完之後他就會在上面寫上阿文批語,同時又會在我們的本子上抄寫新的要背誦的內容。

記得有一次,我被一個比我大許多的孩子欺負了,哭個不停,“尕阿爺”柔聲慢語的哄著我,給我的經上寫了個批語,意思是我通過了。沒想到,我幾天背不來的東西,一哭就通過了,於是我就不哭了。

我當時腦子太笨,看見大家都在吃寫著經的紙,說是吃了就能記住了,不用那麼死去活來的背。於是,我就將紙撕成小團,吃進嘴裡。「尕阿爺」寫的經文都讓我吃進肚子里了,只可惜沒有記住。最後又不得不到「尕阿爺」那裡去寫,被他拿鞭子敲了敲腦袋。

其實念經是沒有什麼負擔的,念多少怎麼念,自己決定,教學方法只是「尕阿爺」寫上,我們背,背了再寫而已。我們不上進的各有各的玩法,拍畫片、爬樹、打雪仗、追逐等等。這些我都不喜歡,我喜歡蹲在牆角玩土。

牆角有一個剛好能神進一隻手的小洞,當我臉幾乎要貼著地面把手伸進去,在裡面摸索到了大約三角形的有楞有角沉甸甸的東西。我為自己的發現感到新奇,幻想著那是什麼寶物,苦於洞口太小,沒辦法弄出來。於是想辦法把它弄出來,但也害怕別人知道,於是每天都爬在地上摳洞邊的土。我的這一行為藝術,引來了同伴的嘲笑,可我不管,非要把「寶物」弄出來不可,直到有人報告給「尕阿爺」說我在挖牆。在他老人家的及時喝阻下,我停止了秘密活動,可是後來我心裡一直嘀咕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散文:說說我小時候去清真寺里念經的事情,很有趣很懷念

我爺爺比「尕阿爺」小五六歲,他說解放前為了生活,「尕阿爺」帶著他們到省城去「拍糞」。說出來有點噁心,就是將公廁里的污物用手拿出來拍成個大圓坨,賣給地主家做農家肥。

爺爺說的話,對我來說像是天方夜譚,遙遠但不切實際的故事,就像我現在給女兒說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她總是流露戲謔的眼神。果然年代有些遠了,就不見得能吸引人了。

老人們都相繼歸真,入土為安了,爺爺走了,「尕阿爺」也走了。前段時間,因為鄰居的葬禮去墳地,看見「尕阿爺」的墳,寫著「生於一九一四,卒與二零零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丫七大小姐 的精彩文章:

商城縣民國縣長顧敬之和他的四房太太真照片曝光,四姨太原來長這麼漂亮……
搞笑:絕對讓你噴飯(F1)

TAG:丫七大小姐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寺院里念經要敲木魚?
這裡的僧侶不在大殿修行,而是在小石洞里念經,且有1500年了
佛教:寺院里念經為什麼要敲木魚?木魚這種法器有什麼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