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文 | 深焦編輯部

編 | 尼儂叄

前 言

我跟大多數人一樣認識路陽是從《綉春刀》開始的,2014年他帶著《綉春刀》橫空出世以小博大獲得台灣金馬獎的5項提名,並最終拿下最佳造型設計獎。三年後《綉春刀II:修羅戰場》一路提檔,又非常迫不及待的等待觀眾檢驗。

故事線上《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第一部的前傳,但兩個故事時間上相差不過幾個月,講的還是錦衣衛沈煉在明末亂世中的一番糾結與掙扎,此次「武俠」委身廟堂爾虞我詐也是江湖,沒了草莽的不思後果多了些人立於世的隱忍苟活。

相比於第一部,第二部劇作結構更為複雜,不再是簡單的正與惡的二元對抗,而是利益交織下你死我活的生存困境是,亦敵亦友相互背叛的重重陰謀。開篇陸文昭和沈煉在薩爾滸之戰死裡逃生後揚言說要換個活法,然而現實中明朝已經毀到根上,小人物百般掙扎依舊淪為棋子。畢竟亂世之中,修羅場上,只有現實蚍蜉撼樹只存在夢裡。

這次的圓桌邀請了四位嘉賓,有潛心鑽研武俠的小王子,新銳獨到的大V,還有奮鬥電影節一線的深焦er,也有相當資深的影視從業者並以他們的視角從《綉春刀II:修羅戰場》電影文本入手,一同討論武俠片中的人物塑造與價值範式。

主持人

Ona:略跑偏的新手主持人,文化管理碩士在讀。

嘉賓介紹

Yue:一個待業中的影迷。

西帕克:影評人,藍光收藏愛好者。

武俠小王子:非著名影評人、業餘詩人,武俠文化深度愛好者,微信公眾號武俠小王子創始人。

楚翹:戲劇與影視學碩士在讀的混混。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Ona:

各位好,首先非常感謝大家來參加這次深焦圓桌談,我是主持人Ona;

這次我們探討的影片是7·19上映的《綉春刀II:修羅戰場》,目前來看豆瓣評分7.7還算喜人,網上風評也算可以,批評的觀點主要集中在劇情的合理性和演員身上。《綉春刀》構造了一個正義搖擺不定的江湖和市面上部分架空歷史、強調炫技和混亂視覺效果的大IP電影來講可謂是佳作了,相比較個人偏愛第一部,尤其男性角色塑造全面立體打破了傳統武俠的王者光環,但是女性形象的塑造就略顯乾癟了。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北齋(楊冪飾)

尤其第二部導演將「北齋」作為沈煉轉變的重心,與第一部相比較,女主的重要程度大大提高,但始終如此空洞。導演致力於塑造一個天真無辜,亟待被男性拯救的女性角色為哪般。而且兩部中女主的性格描寫非常少都是通過「袒露心扉」的自白完成。所以我們從人物塑造入手講一下綉春刀中的女性形象吧!

《綉春刀II:修羅戰場》的劇情抽絲剝繭有一定「解謎」屬性,那麼《綉春刀II:修羅戰場》中有哪些細節,讓各位印象深刻或者細思極恐的?

楚翹:

我可能是比較特立獨行的更喜歡《綉春刀》第二部的人,當然這個喜好的價值評判與影片本身的高下沒有直接的關係,僅從觀看快感上來說我認為第一部中的靳一川略顯呆板,丁修戾氣重卻欠豐滿,女角們的設計則不用說了——孤立、平面、固化的男性視角刻板印象的典型角色形態。由此來回應主持人的第一個問題,我認為導演並沒有很強的意識要專門塑造這類女性角色,像妙彤(劉詩詩)、北齋(楊冪)這類弱女子的形象本就是父權體系中的常態女性角色,這類角色承擔的功能在主線敘事中也許不是必要的,比如妙彤對於沈煉來說是需要保護的弱者以及錦衣衛為升百戶千戶而奮鬥的目標的象徵,而北齋在功能上比妙彤多了一丟丟,但依然是弱者的被動地位。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妙彤(劉詩詩)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北齋(楊冪飾)

我記得第二部中導演給了北齋的眼睛以特寫,或者是沈煉英雄救美的反抗強姦場景,都還是將北齋置於一種被看的女性形象,她背後的意義是令人不安的,她也許會喚起他人的性幻想,而這一系列性幻想甚至可以理解為情節的驅動力之一。

作為女生來談這個問題,我並不想揪著「女權」這個已經被過度消費的話題不放,而是大多數類型化、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影視作品,女性都是以回歸家庭為結局的。反觀《神奇女俠》,黛安娜並不是以「回歸家庭」為結局,並且第一部中反派已經掛掉了,女神還要在DC的後續系列中繼續發光發熱。但這類反固化的角色在目前的大多數男性觀眾心中,正因為性別特徵的不同,加之女性拒絕被動,要求逃離掌控的話,其實是會引起一定的閹割焦慮的。

關於自白,我的理解是,導演沒有極其重視女性角色的內心書寫,也許是不擅長,甚至男性的心理描寫也不見得很完善;採取回憶獨白的形式表現女角們童年對錦衣衛的噩夢記憶,只是在情節上讓故事不突兀而已。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裴綸(雷佳音飾)

要說細思極恐的細節,我只覺得妙玄(北齋)跑回橋上當拖油瓶的細節處理手法真是細思極恐、慘不忍睹,名字的一字之差也許只是巧合吧。我也認為崇禎皇帝身上其實更有「細思極恐」的細節一說。總之,第二部在觀影感受上比較愉快,我相信一定歸功於陸文昭的「一反再反」與裴綸的「古靈精怪」,我以為路陽電影中的男性角色更值得挖掘。

西帕克:

我也認為當下武俠電影對於女性角色的開發確實很不夠。徐浩峰的電影也很有物化女性的感覺。而到了路陽的《綉春刀》系列,則完全是男性拯救落難少女的套路,前後兩部幾乎都是男主為了拯救少女,而將自己代入政治陰謀的套路。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楊冪飾演的北齋個人覺得是片子中略微突兀的存在。首先,北齋這個名字完全取自同名的日本浮世繪畫家,完全沒有必要。對於稍微對畫家有所了解的觀眾,則完全是個干擾。楊冪的表演風格其實是過於現代和卡通化的,並不太符合電影故事發生的時代,讓這部總體偏寫實范的作品,在觀感上並不統一。這個角色像是為了給電影加入感情線而強行讓楊冪來演的,她也並沒有演出一個反叛朝廷的畫家所應該有的藝術家氣質。

另一個問題,作為續集,路陽其實並沒有塑造好沈煉這個角色的完整性。本片故事發生在第一集之前,但卻絲毫沒有王千源等上集主角的戲份,非常之不合理,畢竟上一集讓大家感覺三位主角至少是十年兄弟了。此外,沈煉這個角色,兩集間並沒有太大的發展,按理說經歷了第二集的事件後,他在第一集中應該更加成熟、滄桑。但在第一集中,則完全沒有表現,也讓續集略顯牽強。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沈煉(張震飾)

如果想真正發展成一個經典系列,這些細節都應該有更多打磨。

當然,《綉春刀II:修羅戰場》作為一部獨立的電影,確實完成了好好講一個故事的任務。這是一部不功不過,用心製作,達到了行業應有標準的電影。

也許,在這個行業里,其他的電影實在是太差了,才顯得本片更好吧。

Yue:

1. 作為前傳,《綉春刀II:修羅戰場》說的是崇禎登基之際「局外人」沈煉的遭遇。討論兩片中女性角色的位置之前,先說串起兩部的沈煉。就像有些影評所說的,沈煉的確是一個較為豐滿的人物;但換個角度想,前後兩部除了在歷史事件上有聯繫之外並無太大聯繫,如果把張震換成錦衣衛沈鍛,其實在敘事上不會有任何問題。(當然,路導有種拍明朝《星球大戰》的氣魄。)那說到楊冪飾演的北齋,在「袒露心扉」時她說起以前不願做瘦馬,跳河後被朱由檢救起——北齋和上一部劉詩詩飾演的周妙彤在某種程度上是一樣的,都是武俠故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等待拯救的落難女子形象。不過,這樣說不等於把這個系列貶為直男視角的作品: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沈煉和北齋之間有那麼一種羈絆,但是否是愛情呢?沈煉有必要糾正裴綸叫北齋嫂子么(可能我多慮了)?若是所有事情皆有愛情而起,那就顯得太幼稚了。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丁白纓(辛芷蕾飾)

相比之下,丁白纓因為人物背景的留白而有種酷酷的神秘感。為了圓上一部的故事沈煉可以不死,那北齋呢?無謂的煽情片段可以說是敗筆,比如雨中扔書和隔橋喊話的片段,都與影片的氣質不符。與其簡單地把沈煉從走狗到逆黨的轉變歸因於愛情,倒不如說他只是將至亂世的犧牲品。片中最諷刺的一幕莫過於「明公」的第一次出場,窗外的亮光掩蓋了他的臉,好像象徵著光明、正義、希望,可《綉春刀II:修羅戰場》中他的上位也預示著明朝的落幕,如沈煉一樣,他在他的「修羅場」里其實也無力回天。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魏忠賢(金士傑飾)

2. 印象最深刻大概是一句英語字幕,如果沒記錯的話,原台詞說的是不能讓閹黨胡作非為,而字幕提到了freedom of speech(待求證),更不用提東林黨、文字獄、太子等的隱喻重量。 影片最大的「謎」當然是將來的崇禎帝,多疑濫殺的性格在登基伊始就已顯現出來,沈煉、陸文昭連環殺似乎是毛文龍、袁崇煥之死的預兆,而北齋的瘦馬身份則讓人想起陳圓圓。 《綉春刀II:修羅戰場》對於歷史的反思與再現略顯簡單,亦正亦邪的人物(比如崇禎、沈煉、陸文昭)過多時造成了一種真實的假象,朝廷更像是洗白了的黑社會(一位好友向我指出了《綉春刀》與《竊聽風雲》的相似之處),其實人人都惡,只不過有些人有著「高尚」的目標。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相比剷除魏忠賢等的內憂,崇禎帝的外患在影片開頭便交代清楚:在薩爾滸戰役中,由努爾哈赤率領的金軍大敗明軍,從軍事角度而言是明清改朝換代的轉折點之一。選擇以這一場戰役開頭作為沈煉與陸文昭相遇的契機,想必路導有所指。很多觀眾已經指出了妙玄(即北齋真名)與周妙彤,以及丁修和丁白纓之間的關係等等,(結尾彩蛋來說)可能是有關係的,卻並沒有精妙到值得大開腦洞的地步,何不就點到為止。路導在採訪中有提到過若有第三部,還是希望以沈煉為主角——個人覺得這隻會是一個越陷越深的泥潭,為說故事而說故事而變得無趣(難不成沈煉活到了清朝)。以上是我的胡言亂語。

武俠小王子:

1.其實很多時候劇組對楊冪,劉詩詩這類角色的塑造是有點力不從心的;反而到了到男人之間的情誼駕輕就熟。如何完成男人之間的戲到男女之間的戲的完好切換始終是這個系列的一個弱項。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2.電影其實用很多美麗的外殼和美好的靈魂塑造女主角,也看出了很多對於女性角色的野心。想讓她們成為花瓶,但又不甘讓她們成為花瓶。在力圖讓她們成為秀外慧中的女性之後,反而與觀眾、與故事節奏脫了節。我覺得對於女性的處理反倒不如學學張徹,直接一路配角到底。

3.對於北齋其實在細分來說比上一部劉詩詩要多了很多;期間也與張震上演了很多對手戲的;我覺得楊冪這個角色還算是比較有始有終的,但是從一開始的布局者變成了後來的潛逃者,轉變得太過突然了,迅速的由強轉弱,且她也沒有任何可以反抗的餘地,這就有點比較尷尬了。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主要也是因為第一她不會武功,沒有反抗的力量。第二她的想法全被看穿了,沒有反抗的計謀。在信王面前只是一個為愛有期望的小姑娘。

4.其實這部電影的關鍵不在於人物,而在於布局。這個布局往大的說,就是明末黑暗的政治現狀;要了解這個大輪廓,得看很多史料和史評之類的東西,如果要深挖這塊兒會十分有意思。第二就電影布局來說,其實更像是影像版的《英雄志》,真人版的《秦時明月》,跟秦時明月像有點多。但是故事很多也借鑒了香港警匪片中的元素,我本人覺得有點像《寒戰》和《喋血雙雄》的合體。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信王朱由檢(劉端端飾)

5.要說細思恐極的地方,就算是朱由檢反覆無常的表情和讓人害怕的眼神了,當然照電影中的說法,朱由檢更是朱由校落水和駕崩的元兇。其實魏忠賢大奸大惡擺在眼前好弄明白,最恐怖的是皇宮內看不見的罪惡。

Ona:

看完各位的回復,感覺又獲得了些觀察的新角度。我跟Yue彷彿有同一個朋友,看完之後說像《竊聽風雲》跟《火鍋英雄》!

三位嘉賓不約而同的說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武俠小王子也提到了導演張徹,Yue和西帕克同學提到了武俠電影這個電影類型,楚翹說武俠片中女性角色的常態化缺失。我也覺得如果對女性人物草草描寫卻又擔此重任,不如一直配角來的旗幟鮮明。既然大家都說道了武俠片,那我們乾脆來聊一下「武俠片」。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在我概念里近年來武俠電影發展的並不順暢,數量上雖有回暖之勢,但內容上浮光掠影,讓人稱讚的沒有幾部。大部分缺少人文支撐,停留在視覺樣式的刺激,特技的賣弄上,總覺得彆扭。對於武俠電影,武只是是手段,俠才是靈魂,好的武俠電影是將懲惡揚善融合於命運無常和世事滄桑的,不僅僅是心系廟堂恪守忠君愛國之道的。《綉春刀》第一部的主要人物本質上是忠君愛國的,由此才引發的善惡分明,懲惡揚善。

1.反派形象比如說魏忠賢,在之前很多電影中都是一個外形陰柔,行為荒誕且武功高強的形象,而綉春刀將他塑造成一個釣魚也心懷社稷,行為直男且不精通武功的官員形象。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雖是再一次被臉譜化,但打破了以往對魏忠賢「太監」形象的認知,這種加工各位怎麼看?歷史上他的形象究竟如何呢?

2.兵器在武俠電影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用刀耍劍的人設也不相同,大家可以就《綉春刀》談一下兵器和角色的關係嗎?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錦衣衛殷澄(楊軼飾)

3.回歸到電影本身來講《綉春刀II:修羅戰場》最為前傳,直觀上第一部與第二部各位更喜歡哪個?為什麼?如果《綉春刀II:修羅戰場》脫離這個系列不做為續集,單獨作為一部電影,大家覺得品質如何,打幾分?

西帕克:

武俠片其實就像是好萊塢的西部片,在娛樂方式匱乏的時代很被需要,但當觀眾已經厭倦了這些套路後,便進入退潮了。現在的武俠片基本上已經是個後類型片時代,每個人都想在已有類型的基礎上做出點不同來。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卧虎藏龍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2000)

像李安的《卧虎藏龍》這樣,後武俠時代的作品,就有些反武俠的意思,大俠也會死亡,再讓位給年輕一代,是一部慾望大於俠義的電影。

盡量去回歸現實,也是當代武俠片的一個趨勢,《綉春刀》系列便在試圖這麼做。把傳統武俠中很看重的俠義情結弱化,更偏向於當代人愛看的政治鬥爭主題。本質上試圖做一個古裝版的《紙牌屋》或《權力的遊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慾望和目的,這和強調大義的傳統武俠(比如龍門客棧)可以說是很不同了。

魏忠賢的處理,可能算還原了歷史吧。畢竟此前的版本也是徐克經過藝術加工創造的。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看到有人評論說,那個太監的武器類似流星錘的,像是握著他失去的蛋蛋,反正挺有趣的。此外,這部裡面其他人的兵器的選擇還是有些平時的,不像徐浩峰電影里那麼多道道。

個人覺得第二部和第一部水平相當吧,我都打了六分。

武俠小王子:

1.我覺得直男與否不曾作為性格判斷的標準,或者說性取向不能作為判斷人物性格的重要標準;尤其是電影中的人物,要的就是這種反差感人設,才可以增強戲劇感。

2.大太監會武功歷來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從金庸的前朝太監開始,太監在多部影視劇中被賦予了實力超群的武藝。比如《龍門客棧》的曹少欽,《錦衣衛》里的王敬,還有《新流星蝴蝶劍》和《殺人者唐斬》中的魏忠賢。他們武功陰柔,內力更是不得了,再配上七尺長劍更是所向披靡。可是《錦衣衛》更多的是按照歷史的部分來的吧,如果魏忠賢本來就權勢熏天,要是在武功再天下無敵的話,錦衣衛就沒活路了,你說是不?哈哈哈哈......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龍門客棧》中的曹少欽

3.其實兵器也與人的性格和武術技巧有關吧。裴倫勢大力沉,棒比起刀更得心應手,太監陰柔用的是一剛一柔的流星錘,丁白纓名門風範用戚家刀和倭刀秘術;而丁泰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狼牙棒最適合不過。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丁泰(吳曉亮飾)

4.如果《綉春刀》作為單獨電影的話,氣質有點警匪片,總體質量還算不錯,我個人覺得打鬥還可以更飄逸一點,動作上可以再賞心悅目一點。當然說警匪片,也有一定的原因。你看警匪大片取名《無間道》,這個取名《修羅戰場》就有那麼點意思了吧。

5.其實綉春刀離武俠電影還有點遠,或者說不是典型的武俠片,大部分都在說皇宮內的事兒,江湖則很少涉及。在《綉春刀II:修羅戰場》當中可以適當來一兩個遊俠,不要給人一種天下高手盡被朝廷網羅的感覺。

楚翹:

1.我一直覺得金士傑老師飾演的魏忠賢是「綉春刀」系列的驚喜,金老師的把控相當內斂,頗具震懾力。關於主持人所說的臉譜化我沒太理解,不好意思關於魏忠賢的影視形象不太了解,就去查了一下,似乎徐克擔任編劇的《新龍門客棧》中武功高強的曹少欽算是在魏忠賢的基礎上再創造的,不過他的腿一直是我童年的心理陰影。私以為手握重權的宦官角色再搭配以高深武功絕學的話,沈煉還是趕緊打包回家吧。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新龍門客棧》中的曹少欽

我覺得陸陽導演邀請金老師來演魏忠賢、張譯來演陸文昭都是很明智的選擇。其實回想起釣魚那場戲,倒有一個細思極恐的細節。既然陸文昭一心要翻牌,那何必把公公賞的魚吃得乾乾淨淨,難道僅僅是踐行「光碟行動」嗎。我一直把「綉春刀」系列當作合格的商業片來看,因此在人物上的處理暴露些許神秘感是好的,畢竟宦官從性別的心理認同、社會(主要是現代社會)認同都是特殊的,我們很難以自己的經驗來設身處地地構想這類角色,因此在歷史的基礎上進行影視上的加工我覺得沒有什麼值得非議的,看各位導演們的喜好吧。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2.主持人這個問題拋給我確實有點燙,我近年來讀到關於武俠電影醍醐灌頂的解讀便是來自徐浩峰老師的《刀與星辰》,按照書中看《卧虎藏龍》的角度是青冥寶劍及劍法都走寫實路線,我反而覺得綉春刀中人-武器這一對關係是按照角色功能匹配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沈煉的綉春刀、公公的流星錘以及丁師妹的倭刀。簡言之,即什麼人佩什麼武器,像玉嬌龍駕馭青冥寶劍這種驚喜反失去了,還是回到了武俠小說中的傳統認知。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3.我個人更喜歡第二部,首先第一個原因是來自於第一部中除了沈煉和盧劍星的人設都有些「作」,比如靳一川與丁修這一段關係我覺得基味濃濃的很有趣,也有人將這一對師兄理解為童年父愛母愛的失衡導致的施虐與找虐。

其次是我覺得第一部中節奏把握的非常好,自始自終把三位主角至於險境中,不給觀眾一刻的喘息時間。這也許是一把雙刃劍,畢竟進院線的片子不能節奏太慢。

其三是第三部中,裴綸這個角色增添了很多亮點,他從深不可測到賣萌高能,與張震搭配在一起是絕好的CP。

其四,第二部在女性角色上,確實比第一部中說話都費勁的妙彤,清新乖巧被宰爹的醫館小妹好一些,儘管北齋跑回來說自己的名字是妙玄還是值得商榷。單獨作為電影也許會成立吧,但我覺得拍前傳其實給了飾演崇禎皇帝的劉端端以很好的機會,我會更期待他的表現。至於打分,我還是算了吧,我還是把這個系列當作商業片來看,三星不能更多了。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道士下山 (2015)

近年的武俠電影基本上不是葉問這種大IP,就和徐浩峰有那麼些關係。徐浩峰導演或是編劇的電影是有歷史厚度的(包括《道士下山》),從「武」和「俠」兩個層面看《一代宗師》可能算是近年最出色的。我同意西帕克把武俠片比作西部片,西部牛仔給人的印象總是獨來獨往(比如《原野奇俠》),放到東亞的語境下,日本浪人和中國俠客的確有相似之處。當然,武俠不止於此:金庸、溫瑞安等不乏置於政治大環境之下的作品,比如金的明清(《碧血劍》《鹿鼎記》等)、溫的北宋(《四大名捕》等),所以西門吹雪是俠,戚少商也是俠——忠君愛國也可以是俠客之道的一部分(比如四大名捕、沈煉),不管在哪裡,有所為有所不為即是俠。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魏忠賢(金士傑)與信王(劉端端)

《綉春刀》系列的歷史真實感應該是路導希望突出的一點,觀眾也很喜歡戲說歷史的作品。會武功的太監是有,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小說和電影的藝術創造,比如《鹿鼎記》中的海大富、《新龍門客棧》中的曹少欽,等等。魏忠賢歷史上不會武功,他在《綉春刀》中的政客形象沒有問題;在他這個政治地位,他是不需要動手的(對應的崇禎也不需要),用打手、刺客就可以了。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流星錘

兵器的確很重要,別忘了這個系列就是用兵器來命名的。上面已經提到了鄭掌班所用流星錘可能的隱喻,就像溫瑞安《說英雄誰是英雄》米蒼穹的朝天一棍一樣。《綉春刀》中的兵器多樣性是電影的一大亮點,長短兵器,圍攻單打,甚是精彩。武器代表的是身份,是重量,是生活方式。不過,借古龍的話,兵器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沈煉最後拿了鄭的流星錘把他打成重傷。

兩部差不多,第一部的三兄弟的情感在第二部讓給了政治的陰影,獨立來看都算是較好的作品(3/5星這樣)。網越鋪越大,就看路導能不能收回來了。

Ona:

感覺四位嘉賓對武器和歷史人物的塑造有了非常一致的共識!尤其西部片和武俠片的類比獲得了認同,順著這個類比我們繼續,武俠電影和西部電影都是高度類型化的電影,雖說《綉春刀》不是嚴格意義的武俠片,但是武俠元素還是還原的比較好的,但是網上很多觀眾批評綉春刀是因為劇情缺乏合理性,他們認為劇情的合理通順是評價電影是否優秀的基礎,那麼想請問嘉賓就《綉春刀》這部商業片而言劇情的合理性有那麼重要?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丁修(周一圍飾)

對於彩蛋中丁修出現讓我特別期待第三部更多有關」情與義「的展現,希望在未來的大銀幕上看到一個遠隔廟堂有值得思考的人格的俠義英雄~

最後!非常感謝大家對我膚淺的問題,這麼認真的配合!鞠躬~

武俠小王子:

劇情合理性這個還是和人有關係的,如果把人當成隨時都能做出合理判斷的機器的話,這個倒無妨。人因為是有七情六慾的,不能在任何時刻都可以做出最正確的決斷,所以這個是可以理解的。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陸文昭(張譯飾)

就電影的邏輯來說,我還是覺得整體較為順暢。除了陸文昭心機boy最後耿直得太快之外,其他無傷大雅,畢竟講好故事也是以後國產電影的著力點。那個彩蛋也是十分有意思感覺為第三部埋下了伏筆,其實也是為了與第一部進行更好的承接。一直覺得他們團隊的著力點在歷史政治各種宮廷方便,如果要團隊離開皇宮政治再來說江湖,除非對班底進行更新,比如我。

Yue:

第二部的結尾已被很多觀眾吐槽了,比如為什麼沈北裴三人不能過了橋之後再將其斬斷,橋邊惡鬥的反轉在觀眾已經知道崇禎同意弄死陸文昭之時略顯做作。影片以這場打戲結尾,呼應開頭以及片名,但刻意的壯烈(比如慢鏡頭和特寫)在我看來是一種無可奈何,卻也道出了一番荒謬——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整體來說,這一部的劇情是說得通的,路導對於劇情推進之節奏的拿捏算是優秀的;北齋的內心獨白其實是可以省略的,因為她並沒透露她主子是誰,而只是對於她的身世更加了解而已。有些人提出那次把北齋扔下去之後沈煉不去救就神作了說的就是這個,她是死是活,沈煉已經身不由己,北齋在之後的劇情也幾乎沒有太大貢獻。不管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劇情合理不合理都很重要,不過更重要的是一個平衡,後半部被詬病的拖沓就是說得太滿(比如沈煉沒死又怎麼樣,正確的留白參考《一代宗師》)。

西帕克:

第三部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情義當然是個很好的主題,我倒是更期待沈煉的結局。最後的結局確實挺值得吐槽,純粹是強行高潮戲,找一個理由壯烈打一架而已。而且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動作設計也沒太多特點,就是純粹的快速剪輯和簡單打鬥。

之前重看了成龍和袁和平的《醉拳》修復版,覺得這才是真正有創意的動作設計。反觀《綉春刀》這樣的電影,在動作設計上非常流水線,沒有太多有創意的場景配合。把最後打鬥設計在一片空地上,也沒有利用好弔橋的空間,可以說是有些不思進取了。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另外作為一部前傳,由於有第一集的限制,結尾也不能寫得過於絕對,沈煉最後中刀不死,也是有些主角光環了。如果有第三部的話,我還是希望能開發後傳,這也劇本上也更自由一點。

楚翹:

私以為商業電影或是非商業電影多少都可能有劇情上的不合理之處,若是劇情上存在巨大漏洞或爭議也許並不能影響網路觀眾的對電影的評價,回復此郵件之時我已經看到西帕克和Yue都認同劇情上有漏洞,我反而想知道主持人自己的立場。網路上的評價受到太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有些評論將「三觀有問題」的標籤打在商業電影《夏洛特煩惱》或者非商業電影《黑暗中的舞者》身上,我列舉這兩個部電影為代表是自己也比較認同它們在劇情上存在值得討論之處。

《夏洛特煩惱》沒有解釋清楚的問題是:把當下社會很火的歌偷到這首歌還沒誕生的時代,就成夏洛創作的歌?這首剽竊來的歌還讓他賺地盆滿缽滿;而鄙人以為《黑》劇情漏洞是拉斯?馮?提爾為了壓抑而讓比約克飾演的角色充滿行為邏輯上的問題,比如不斷推讓、無數錯誤的選擇,等等。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再回到《綉春刀》上來,二位都談到了斷橋戲的問題,北齋和沈煉之間實在太拖沓糾結了,跑過來跑過去加這麼多戲是在湊時長嗎?可以說完全打破了第一部中的密集節奏感。但我認為並不妨礙網友們喜歡《綉春刀》,也許也有網友就想看這類糾結戲的張力,疑惑是選擇性遺忘這些漏洞呢。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還有想說的是,我比較認同的關於劇情上的電影理念還是「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苛求劇情上的合理也許會造成電影在實現自身價值時的被禁錮,畢竟走近院線看《綉春刀》的觀眾第一要義也許是看刀劍打鬥(對我來說是看張震),故事若做到《綉春刀》第一部在節奏上的酣暢淋漓,觀眾也許會質疑「丁修殺醫生」這一劇情存在的問題,但也許並不影響觀眾消費商業電影的視覺快感、消費明星形象,等等。結論就是,見仁見智吧。

尾聲

再次感謝各位嘉賓的積極配合與不吝賜教,抱拳。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武俠片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戰績輝煌」。武俠片中的英雄是創作想像的結果,這種「英雄想像」是華語電影的集體行為,從理想化的完美人格過渡到擁有血性與躊躇的凡人,不論張徹、胡金銓 ,徐克還是徐浩峰都是武俠世界的踐行者。

無論何時武俠電影都向人們昭示著一個以暴制暴,替天行道的世界。武俠電影的發展自然有吸收接納也有摒棄和改變,《綉春刀》的人物形象雖然脫離了完全正面的偏平形象,但為了將英雄落地,還是刻意安排些小毛病加在角色身上,處理的還是不夠自然。人物始終陷在報仇雪恨的漩渦里未能突破倫理的框架,非要通過善惡有報、替天行道的情節設置來滿足觀眾的心理。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最後對於「劇情合理的重要性」這一討論非常精彩!我主張認為好的人物敘事要勝於情節的建構, 若為了將人物塑造的更為立體生動可以適當的加入些非邏輯的情節,是可以接受的。三人不過斷橋這段強行高潮勉強接受,是因為考慮到沈煉有著先天拯救慾望的性格,他的兵器是綉春刀,裴侖是用的烏金棍,主觀上可以斷橋的只有沈煉。

考慮到之前劇情沈煉在竹林跟丁白纓有過交手,勝負不定,裴侖有傷,北齋不提,所以他非常有可能想憑一己之力退卻追兵,所以他也對裴侖說:「替我守住這個斷橋」自此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北齋又跑回來送死,這裡我跟嘉賓一樣無話可說。

這樣的片段直接刪去也未成不可。既然將北齋放到了促成人物轉變的關鍵位置,又缺少筆墨,自然留下一堆懸而未決的謎團與疑惑。所以如果是商業片性質我會寬容一點,更照顧全面的觀感、製作的水平。豐富的視覺樣式與曲折愛情觀滿足了觀眾的審美喜好。若是文藝氣質濃郁的電影單方面為了劇情高潮失了邏輯就有些顧此失彼了。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流水線商業片,還是後武俠典範?│深焦圓桌談

近年來,華語武俠電影發展並不樂觀,作品情節老套,主題重複,不知所言,更不乏荒誕不經之作。加上當下導演創作的自由空間局促,綜合環境不樂觀才應該更迫切的加固人文內核,不放過一絲審美與格調,深深俯首精工,方得利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格鬥視頻 的精彩文章:

讓星座男不放心的女星座有哪些?
不挑戶型的30款封閉式廚房,我想要!
同時嫁給五個男人,在這個國家做女人生不如豬
這樣睡覺有利於長壽
如果你的四維B超圖是這樣的,那麼恭喜你,你八成會生個大胖兒子

TAG:格鬥視頻 |

您可能感興趣

《遊俠索羅》,工業流水線下的命題作文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盜版產業鏈曝光:幕後團隊流水作業
行雲流水,星海光輪,流星銀河
新《流星花園》殺青,流水的杉菜,不變的水光肌!
羅永浩揭秘鎚子新旗艦:拍照肯定是一流水準
詩歌選讀:冉曉光《流水一樣的濃烈》
《鬼吹燈》和《盜墓筆記》影視亂成一鍋粥,鐵打的IP流水的演員
實拍:國外加工廠的流水線上,鮮活的螃蟹是如何完美「脫變」的?
《劍網三》蚩靈七秀cos,畫廊秀坊霓裳舞,小橋流水葉娉婷
內容包羅萬象的《星球大戰》 為何導演卻像來自流水線?
古琴曲《流水》,逍遙隱逸,寄情山水!
荷蘭繪畫:面對潔凈的流水
天天漫畫網:畫家馮灌父《高山流水 筆墨風骨》
鐵打的賈躍亭、流水的接盤俠,FF路在何方?
畫家邱笑秋國畫山水藝術:潑墨行雲流水,意境如詩如歌
雄關漫道,小橋流水。—正月門頭溝爨底下、古北水鎮攝影作品
像素遊戲《武士零》新預告 刀光劍影行雲流水
茶台,清?青石龍頭流水,庭院必備
流水的楊冪閨蜜,鐵打的周筆暢戰壕,難道是有什麼小秘密?
劉慈欣稱不喜歡漫威電影:都是標準流水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