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星雲法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星雲法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一念清凈,佛法全體現前,一念愛染,如盲人入室,縱然珍寶滿目,自是隱晦不見。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他的詩風平易近人,故有平民詩人之稱。白居易晚年好佛,又號香山居士。他仰慕鳥窠禪師,幾次想要登門請益佛法,不得其門而入。有一天終於如願以償,鳥窠禪師接見他。

白居易入室求法,發出犀利的問難。他問: 何謂三藏十二部,九千卷經文的宗要,請禪師道一句? 禪師氣度恢宏,不假思索地答說: 九千多卷的宗要,只在一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感到十分失望,大名鼎鼎的鳥窠禪師,怎麼是如此平常,並無玄妙高超之處?於是不悅地駁斥說: 如是平常話語,三歲孩童皆曉! 禪師長嘯一聲說: 三歲孩童雖曉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白居易聽到禪師如雷貫耳的回答,如利劍斬斷他狂妄的葛藤,如明鏡照見他的無知,看著禪師巍巍然的身影,白居易不禁流下慚愧的眼淚。

常常人問起,佛法浩瀚如海,要如何取一瓢飲?其實人天眼目,佛法宗要,就在這句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我們對於纖細惡事,不敢造作;絲毫善事,圓滿成就,如此,即可心意潔凈,契入寂靜的佛心。

古老的過去七佛,他們共同依循此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過去七佛如是莊嚴佛土,未來成佛作祖者,也同樣不離這條心靈的幽徑。它記著過去、現在、未來,恆河沙數,一則一則刻骨銘心的修行故事。

佛法在哪裡?不在湮沒久遠的典籍,不在炷香裊裊的廟堂,它近在咫尺,只要你身端心正,以十善作為你生死大海的渡航。所謂十善,亦即:一、不殺,行放生之善。二、不盜,行布施之善。三、不邪淫,行清凈梵行之善。四、不妄語、行實語之善。五、不兩舌,行和合利益之善。六、不惡口,行柔和軟語之善。七、不綺語,行質直正言之善。八、不貪慾,行清白無染之善。九、不瞋恚,行慈忍之善。十、不邪見,行正信正見之善。我們的身口意無過,於諸佛法具正信心,則能生出一切功德法財,而不匱乏。

佛法在哪裡?好好保住這顆心吧!一念清凈,佛法全體現前,一念愛染,如盲人入室,縱然珍寶滿目,自是隱晦不見。

——本文節選自星雲法師著《捨得的藝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快醒醒!佛說貪睡有20種不良後果
許願與發願有何區別?這件事情千萬別迷信!
佛陀-慳貪墮畜生
【人間系列】修行之要
寬容法師:人大致分為三種 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TAG:佛心慧語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頓珠法師: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印光法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
印光法師:凡起心動念行事,俱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慧律法師:何謂正法
印光法師:凡一切讀誦禮拜,及諸善行,皆成凈土助行
星雲法師:度一切苦厄
仁清法師:什麼是善法?
昌亮法師:但行善事,莫問前程
白雲法師:娑婆苦
星雲法師精彩語錄!
界文法師:三法印之諸行無常
星雲法師親誦《為父母祈願文》
圓瑛法師:革命
仁清法師:諸法如義是什麼意思?
道偉法師:生活中如何修行?
慧凈法師:什麼是「法鏡」
印光法師:愚人如何修行?
道偉法師|「消業障、增福慧」的護身法寶 ——信受奉行普賢行願
純智法師:修行人為什麼要報父母恩?
星雲法師:孝順父母的五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