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這樣思考問題,說明爸媽教育的理念對咯
第一招:鼓勵孩子觀察
記得有段時間寶寶上科學課的時候學到昆蟲,經常跟我討論哪些蟲子是昆蟲,昆蟲的特點不是六條腿,身體分成三節么,於是就跑到外面,用爸爸買的捕蟲筐把小蟲子抓緊來看,螞蟻,六條腿,昆蟲;螞蚱,六條腿,昆蟲;蚯蚓是不是昆蟲?不是,蝴蝶是不是?蜘蛛是不是?壁虎是不是?大黃蜂是不是?幾天下來,我家門口的蟲子快被寶寶分析光了,小傢伙興緻勃勃,還真就記住了昆蟲的特點,發現很多原來以為是昆蟲的原來還真的就不是。
不僅是大孩子喜歡觀察,就是不會說話的小朋友也喜歡觀察。比如大家都遇到過一段時間小傢伙們喜歡扔東西,比如反反覆復把手裡的勺子丟出去,聽到勺子掉到地下的聲音會很開心,對於父母來說這可能就是孩子淘氣,可專家們卻說這是孩子在思考為什麼勺子會掉在地上?為什麼掉到地上後會有聲音?孩子們通過這類淘氣行為在思考,在鑽研。
每個小不點在接觸新世界的時候都是好奇的,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實在有太多的問題等著去發現和解答。其實做父母的不必做的太多,只要盡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就好。我認為,不管在父母聽起來是多麼天經地義的事,只要孩子們問出來,父母就要負責回答,實在答不出來的,不是還能藉助萬能的網路嗎?帶著寶貝一起,我們在網上查詢啊,所以鼓勵孩子獨立思考的第一步,就要鼓勵孩子把不懂的地方問出來。
第二招:鼓勵孩子實驗
孩子在小的時候在家裡經常喜歡拆東西,媽媽的手錶鏈、洗衣機、防盜門幾乎都被我拆開過,那次好像是寶貝姥姥的錶鏈斷了,說等哪天去找修表的修理一下,結果邊上好奇的寶寶就把那錶鏈一節一節拆開看,最後終於發現了規律,把錶鏈接上了,唯一的問題是裝好的錶鏈細的只能帶到寶寶自己的手上,姥姥不但沒生氣,直誇寶寶能幹。
第三招:鼓勵孩子提問
善於提問的人基本上也都是善於深入思考問題的人。有趣的是,隨著人的年紀的增大,會越來越羞於提問——擔心別人會嘲笑自己的問題不夠專業,不夠有水平。作為在學校的老師,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其實並不是每個專家的問題都是非常專業的,但每一個善於提問的專家肯定思考的更深刻。所以鼓勵孩子提問實際上就是在鼓勵他們動用自己的大腦做更多更廣泛的思考。
第四招:鼓勵孩子假設
天天和寶貝在一起,媽媽們總要應付寶寶隨時提出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我經常是這樣做的,能回答的就回答過去,不能回答的就反問過去,媽媽也不知道答案,你猜,應該是什麼呢?先猜猜,然後再去百度上查。
第五招:慢下來,陪孩子一起走
再聰明的孩子,也不會有成人的智慧,雖然他們好奇,好學,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探索之心。父母有時心太急,難免有孩子達不到做父母要求的時候,這時父母的呵斥和失望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建議父母不如放慢腳步,在等待孩子的過程中,順便也能收穫到各種驚喜。


※寶寶有這3種表現,說明寶寶在暗示對媽媽的依賴心理!
※寶寶喜歡做這4件奇怪的事,媽媽就讓他做吧,這說明寶寶很聰明
※胎動的這些情況說明寶寶很健康!媽媽們多觀察哦
※寶寶有這些情況說明寶寶營養不良了,媽媽別大意
※寶寶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寶寶的智力正在發育,媽媽可不要錯過啊
※寶寶的這些表現說明TA已經知道誰是媽媽了,你家寶寶認得你嗎
※寶寶經常說這些話,寶媽就偷著樂吧,說明寶寶的想像力很豐富
※寶寶出現這三種情況,說明他困了,寶媽們要知道
※寶寶這個表現說明壓根沒吃飽,媽媽知道嗎?
※孕媽媽在孕期有這些感覺,恭喜寶媽,說明胎寶寶正在健康發育
※寶寶睡醒了這種表現,說明寶寶非常聰明!
※寶寶這個動作說明他在變聰明,媽媽別阻止,否則影響寶寶發育!
※你家寶寶睡醒後是大哭還是自己玩耍?這種表現說明寶寶非常聰明
※孕媽們有這樣的感覺說明胎寶寶正在發育,來看看你有過嗎?
※孕媽在孕期有這些感覺,恭喜寶媽,說明胎寶寶正在健康發育
※孕媽媽肚皮一癢,就說明寶寶有危險?
※誰說寶寶醒後哭鬧才正常?寶寶醒後這些表現,卻說明寶寶很聰明
※當寶寶有這些小動作時,就說明寶寶可能生病,寶媽們知道嗎
※這三種表現說明寶寶能夠認得媽媽,恭喜寶媽們,辛苦沒有白費!
※寶寶如果有這些表現,說明內心缺乏安全感,寶媽要多陪伴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