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勢級戰列艦
伊勢級戰列艦於1915年開工,是扶桑級戰列艦的改進級。原本預算是扶桑級戰列艦的三、四號艦,因預算撥付的拖延,得以針對發現的扶桑級的種種缺陷,對設計方案進行了改進。主要改進艦體中部的火炮布置方式,確保了足夠的輪機艙空間。舯部3、4號主炮塔採用背負式的集中布置方式,為此縮短艏樓,副炮集中布置在艦體中前部,減少火炮射擊時對上層建築的衝擊以及相互干擾。提升主炮裝填仰角提高裝填速度。動力系統布局也採用新的方案。考慮到日本人搬運炮彈的體力問題副炮採用140毫米口徑。
但是由於艏樓縮短,艦體空間減少,居住舒適性大受影響。根據日德蘭海戰的經驗,相對應的加厚水平裝甲。伊勢級共兩艘:伊勢號和日向號。伊勢號1917年12月完工,日向號1918年4月完工。
伊勢級服役以後在三腳前桅上逐步增加射擊指揮及觀測設施,逐漸形成日本風格的塔式桅樓。伊勢級戰列艦1930年代進行現代化改造,更新動力系統,24座煤、油混燒鍋爐被8座重油鍋爐取代,更換功率增大的主機。兩個煙囪並為一個,改建塔式艦橋。延長艦艉以減少航行阻力。增加航空設施搭載水上飛機。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因為航速的限制以及日本海軍將戰列艦作為艦隊決戰主力的原因,伊勢級很少參加大規模的戰役。1942年6月作為警戒部隊參加了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失利以後,為了彌補航空母艦的不足,1942年12月開始伊勢級戰列艦被改裝成可以搭載飛機又保留戰列艦機能的航空戰艦(徹底改裝成航空母艦因為工期較長而被放棄)。
技術數據:
乘員編製:1,463人
艦長:213.4米
型寬:33.9米
滿載排水量:35,800噸
續航距離:9680海里/14節,1937年改裝後7870海里/16節,1943年改裝後9000海里/16節
航速:25.4節
武器裝備:
竣工時:
6座二連裝35.6厘米45倍徑主炮,16門14厘米50倍徑副炮,4門7.6厘米40倍徑高射炮;
6座53.3厘米魚雷發射管;
改裝後:
6座二連裝35.6厘米45倍徑主炮,14門14厘米50倍徑副炮,4座連裝12.7厘米40倍徑高射炮;
10座連裝25毫米機槍;
航空戰列艦:
4座二連裝35.6厘米45倍徑主炮,8座連裝12.7厘米40倍徑高射炮;
31座三連裝25毫米機槍,11挺單裝25毫米機槍;
6座12厘米30連裝對空噴進炮。


※酒勾號輕-Sakawa巡洋艦
※美國:MK11-0型狙擊步槍
※蘇聯:薩姆-1防空導彈
※高雄號-Takao 巡洋艦
TAG:眾觀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