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出現誤診與漏診的原因分析

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出現誤診與漏診的原因分析

從目前來看,血液細胞分析儀只能作為一種篩查手段,面對可疑情況,還需結合人工顯微鏡檢查進行診斷。

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出現誤診與漏診的原因分析

呂承旻

(廣西貴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廣西 貴港 537132)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出現誤診與漏診的原因,並針對誤診與漏診提出相關對策。方法將我院內三科(血液科)2014 年2 月至2016 年6 月收治的91 例血液細胞形態學誤診與漏診患者納入本次研討範圍, 採用不抗凝外周血製做血塗片,進行血液寄生蟲、血小板、白細胞、紅細胞數量和形態檢查,並結合血液生化與血液學實驗進行有關檢查,對本組患者出現誤診與漏診的原因進行分析。結果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存在誤診與漏診患者,對本組91 例誤診與漏診患者的實驗室檢查、臨床表現以及細胞形態學進行觀察,均得到了較為準確的診斷結果。結論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中血液細胞分析儀診斷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可對血象異常患者進行篩查,對於疑似患者,還需藉助顯微鏡及其他檢查,同時對誤診與漏診因素進行嚴格控制,以降低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的誤診率與漏診率。

0

引言

血液細胞分析儀是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的常用方法與設備,因其具有操作簡便、檢查效率高等優點[1],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血液細胞分析儀的推廣應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 也使得臨床誤診率與漏診率不斷增加,從而為治療帶來隱患,甚至給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2]

從目前來看,血液細胞分析儀只能作為一種篩查手段[3],面對可疑情況,還需結合人工顯微鏡檢查進行診斷。本文選取我院91 例血液細胞形態學誤診與漏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出現誤診與漏診的原因,並提出相應對策。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內三科( 血液科)2014 年2 月至2016 年6 月收治的91 例血液細胞形態學誤診與漏診患者納入本次研討範圍。入選標準:(1)均為我院收治患者,並在我院行相關檢查;(2)資料齊全;(3)對本次研究知情,並簽署知情同意書,自願加入本次研究;(4)經我院倫理大會審核通過,批准納入。排除標準:(1)資料不全者; (2)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3)凝血功能障礙者; (4)合併心臟、肝臟、腎臟重大器官疾病者;(5) 意識障礙或有精神疾病史者;(6)不願加入本次研究者。本組患者中,男性患者47 例,女性患者44 例;年齡17~68 歲,平均年齡(47.2±12.8) 歲。其中14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呼吸急促、發熱、頭暈等;17 例結核性腦膜炎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嘔吐、噁心、發熱以及頭暈等;29 例肝細胞性黃疸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皮膚黃染色、貧血等;31 例雙相性貧血患者, 存在典型貧血癥狀。

1.2 方法

91 例患者均採用不抗凝外周血製做血塗片, 並進行瑞氏染色,所有患者均由兩名相同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對血液細胞形態學進行觀察,記錄血液寄生蟲、血小板、白細胞、紅細胞數量等; 並進行血液學實驗及生化檢查,對疾病進行確診。對本組91 例患者誤診、漏診以及確診情況進行分析。

1.3 評價指標

全血細胞減少臨床診斷依據為: 連續2 次或2 次以上檢測結果表明, 血小板計數<100.0×109/L,白細胞計數<4.0×109/L,血紅蛋白<100g/L。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結束後,將91 例患者的有關數據進行整理與歸納,建立數據中心,用統計學軟體SPSS 17.0 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 組間比較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方差(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出現誤診與漏診的原因分析±s) 表示,組間比較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顯著, 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組91 例血液細胞形態學誤診與漏診患者, 經生化檢驗與血液形態學檢查得以確診。其中臨床主要表現為呼吸急促、發熱、頭暈等,被診斷為急性白血病的14 例患者最終被確診為流行性出血熱,確診9 例,誤診與漏診5 例,誤診與漏診率為35.71%;臨床主要表現為嘔吐、噁心、發熱以及頭暈等,被診斷為結核性腦膜炎的17 例患者最終被確診為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確診8 例,誤診與漏診9 例,誤診與漏診率為52.94%;臨床主要表現為皮膚黃染色、貧血等, 被診斷為肝細胞性黃疸的29 例患者最終被確診為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確診12 例,誤診與漏診17 例,誤診與漏診率為58.62%;存在典型貧血癥狀,被診斷為雙相性貧血的31 例患者最終被確診為冷凝集綜合征,確診11 例,誤診與漏診20 例,誤診與漏診率為64.52%。

3

討論

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包括骨髓檢查與外周血細胞形態檢驗兩部分[4],其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與質量的好壞對多種臨床疾病的診斷具有較大影響,尤其是對各種血液疾病的判斷、治療以及預後[5],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因此,臨床需對血液細胞形態的質量進行嚴格控制,規範檢驗條件與方法,以提高準確率。然而, 受多種因素影響,使得臨床中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存在一定的誤診與漏診率,下面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並提出改進措施。

3.1 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出現誤診與漏診的原因分析

(1)操作人員專業化水平不夠:雖然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操作簡單,但若是操作者專業化水平不夠,知識面狹窄,會使臨床漏診率增加,此外,由於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所涉及的範圍較廣, 因此需要臨床經驗豐富,對特殊情況具有專業思維的人員進行操作,若是專業知識不夠硬,易導致誤診[6];(2)血液採集過程不嚴格:在採集患者血液製作血塗片染色的過程中,臨床無嚴格標準進行規範,因此使得採集過程隨意性較大,且操作者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未端正工作態度,進而造成誤診與漏診[7];(3)過分依賴血液分析儀: 在傳統的血常規檢查中,血塗片染色後採用顯微鏡檢查可進行確診,但為了使繁重的工作量減少, 臨床上過分依賴血液分析儀,檢驗結果也僅根據血液分析儀結果進行診斷,從而提高了誤診與漏診率[8];(4)染色技術單一:在部分基層醫院當中,廣泛應用血塗片染色技術,雖然該染色技術操作便捷,但過於單一,染色質量較差,不能很好的滿足臨床需要,特別是對於細胞結構等的檢驗,其適用性較差,因此會增加誤診與漏診率[9]。本文研究中,誤診與漏診率為35%~65% 之間。

3.2 提高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準確率的措施

(1)提高操作人員專業化水平:對檢驗人員進行崗位培訓,並臨床實習一段時間,熟練掌握各種圖表的規律,並了解儀器所表達的內容,能夠對可疑標本進行分析檢查,實習後經過考核通過方可正式上任;(2)對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考評: 採用此方法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並端正工作態度,在工作中做到認真、負責,從而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3)選擇合理的染色方法:對臨床所用的染色檢查進行嚴格規範,若採用快速染色,則需要定期更換分染試劑[10],以保證試劑質量不對檢查結果造成影響;(4)血液分析儀聯合顯微鏡檢查:對可疑標本,經血液分析儀染色後,還需聯合顯微鏡檢查,為臨床診斷提高準確、可靠的依據。

綜上所述,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僅採用血液分析儀,會出現較高的漏診與誤診率,為了提高其臨床診斷準確率,還需結合顯微鏡檢查;此外, 還需要端正操作者工作態度,嚴格操作過程。總之, 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顯著降低誤診與漏診率。

參考文獻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空間 的精彩文章:

新穎神經技術:對大腦的干預
技術方法|膠質母細胞瘤病理取材方式-七分法取材
32位醫療界人士成為中科院院士候選人!
百年戰爭,百年循證——膽固醇的百年故事
靶向肺癌幹細胞的海綿抗腫瘤活性化合物的發現

TAG:醫學空間 |

您可能感興趣

看舌識病,見色知葯——明倫國醫堂「《中醫學基礎》之舌診與不同顏色食物的藥性」
3 張表搞定:難治性高血壓的診與治
明倫國醫堂「《中醫學基礎》之舌診與不同顏色食物的藥性」將於本周日開課
明倫公益國醫班「中醫聞診與問診及女人健康養生妙方」即將開課
急診與急救——如何正確、有效撥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