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園丁治蟲 蟲情測報員研究生態防治技術保護園林

科學園丁治蟲 蟲情測報員研究生態防治技術保護園林

2017年8月4日訊,幾個暑期,頤和園園藝隊高級工程師王爽和同事李潔都要到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與孔祥波研究員一起進行中華裸角天牛的綜合防治技術研究。拉上厚厚窗帘的暗室內,他們藉助微弱的紅光,利用"Y"型玻璃管對天牛進行行為學研究實驗,利用天牛的走向篩選天牛有可能作為聚集信息素的生物試劑。隨後利用天牛觸角電位儀,進行天牛電生理實驗,希望以此找到對付公園內天牛的一種生態防治的技術。

為了人工模擬出天牛在野外活動的自然環境,又便於開展實驗,在暗室內孔祥波研究員指導王爽和同事李潔利用"Y"型玻璃管進行行為學實驗。

為了確保上午的試驗順利,需要前夜在頤和園內人工捕取用於行為學研究的天牛個體,每隻需獨立裝瓶隔離存放,防止天牛間自相殘殺。

實驗前,先將剪下的天牛觸角固定在觸角電位儀的埠。一旦受到特殊的氣味刺激,天牛觸角表面嗅覺感受器就會引起應激反應,產生膜電位的變化。

王爽對林科院里的一些實際實驗技術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

進行天牛電生理實驗前,需要先將天牛觸角剪下,天牛的觸角的表面具有很多用來感受不同氣味的嗅覺感受器。它們的反應非常靈敏、精準度極高,能顯著地覺察到含量極其微小的揮發性化學物質。

暑期,王爽在耕織圖景區利用平時採集植物害蟲標本給小朋友們上了一節題為「防治蟲害」的少兒科普課。

頤和園的園丁們堅持了20餘年的成蟲期人工捕捉天牛工作,為的就是不打葯,或者少打葯就能降低蛀干害蟲對園內綠色景觀造成的重大影響,從而保障生態環境和遊客的安全。

王爽2008年從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博士畢業,到頤和園園藝隊綠化一班蟲情預報組擔任蟲情測報員。初入園林,女博士都嫌自己書讀得少。沒學過的知識,她就找來書籍自學;書本上沒有的,她就請教園內有經驗的老師傅。

蟲情測報員的工作不僅僅是「捉蟲」這麼簡單。每日王爽和同事要按照公園樹木的普查路線實地調查,觀測全園十多處黑光燈、各類誘捕器的監測情況,總結和預測有害生物的發生規律,鑒定有害生物的種類,根據病蟲害發生的嚴重程度提出防治意見,指導全園防治病蟲害,遇到「重症」還要多渠道探尋防治方法。頤和園內古樹參天,綠草茵茵,全園綠化覆蓋面積達68.8萬平方米,園中喬、灌木等樹木達27萬株,王爽和同事們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從2009年開始,王爽開始探索植物病蟲害無農藥控制技術,採用生物或物理的措施控制該區域的有害生物,通過釋放腫腿蜂、花絨寄甲等天敵「以蟲治蟲」。此外,王爽還帶著同事們在團城湖周圍栽種了不少瓢蟲、食蚜蠅、寄生蜂喜歡的「蜜源」植物。「蟲口密度是不斷消長變化的,害蟲數量下降的時候,就由這些花蜜給天敵昆蟲補充食物來源。」王爽說。

現在,女博士已成長為園藝隊一名優秀的「園丁」,她收穫了350餘種病蟲害和天敵昆蟲的監測資料,親手製作了千餘件珍貴標本。在她和同事們的手中,頤和園成為市屬公園中首家設立「北京市林業有害生物市級中心測報點」的公園,建立了專門的病理、昆蟲實驗室,對轄區的測報對象進行系統調查、實時監測和預報。去年起,她又和同事著手將公園裡有害生物的監測資料整理成冊,預計明年,頤和園植保人員就將擁有自己的「蟲情工具書」。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劉平 攝影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的精彩文章:

全球最老古樹,外表出乎意料,閱歷滄海桑田!
科學研究表明夢有讀心能力,夢境也可預測未來
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嗎?——兼評扎克伯格和馬斯克之爭
科學與文化關係三部曲(上)

TAG: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