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三觀悟空:造化全憑天地生養,帶著八戒為您演煉金丹大道

三觀悟空:造化全憑天地生養,帶著八戒為您演煉金丹大道

孫悟空的形象可謂家喻戶曉,因天地造化而生,師從菩提祖師,神通既成鬧龍宮而取如意金箍棒,鬧地府燒毀生死簿滅死名,受金星保舉而封齊天大聖、居老君煉丹爐中四十九天鍊度,困五行山下悔過五百年後,隨唐僧西去取經,歷經八十一難而成道果。

孫悟空是《西遊記》的人物,因其不畏強權而天不怕地不怕,因八十一難降妖除魔而時常演化,已經成為現代電視電影以及老百姓茶前飯後的主要素材之一。甚至在很的人也將孫悟空搬上了廟堂,可謂影響深遠。很多人認為《西遊記》其實是道人寫的丹經。

《易》曰:天地氤氳,萬物化醇。元始天尊入玄珠以說法,聖真演教無不從道直探根源,洞明造化。《西遊記》中無論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還是地府消生名、受煉更生,也暗合道教內丹要訣和信仰基礎。如果從道教信仰看《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他應該是哪些道教元素集於一身呢?

道先一炁而生形,應化玄元始。壬水生在申猴,申金在乎土石。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傳統神話中的開天闢地、夸父逐日、泥土造人、後裔射日、嫦娥奔月等傳說,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丹經神話故事。當然,這四句話分解成天一生水、水為壬水、壬水長生在申、申為猴,在人類起源說中的達爾文進化論「人從猿猴變化而來」,也含有類似的道理,但與進化論原意肯定不同。簡而言之,人的先天祖炁生髮而醇化成胎用天干地支、五行陰陽等理論稱呼的即是石猴,形同悟空的出身。

悟空出世後,無名無姓,求師於靈台方寸山,賜名在斜月三星洞。欲盡其心,則必知其性;逆修返源,則歸根復命。出生以後既受塵欲所染,漸失先天之性,被賜名「孫悟空」。很多人因受跟隨後面的僧人取經而有佛教常以參悟談空,理所當然地認為「孫悟空」是個佛教名字。其實,並不是這樣簡單。

我們先不論佛弟子皆奉釋迦為師而改姓「釋」以及從道教丹學中的「悟空」的特定含義,在道教日誦早課經中第一部經《清靜經》中即有: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牽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清靜經》認為眾生之所以不得真道的原因,唯有妄心。妄想憂苦身心,一直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也指出人的神和心都是好清靜的,主要是慾望沒有牽制所致。常能牽欲,一定神清而六欲不生,能「三觀」悟空,即「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運化陰陽,神明合德。正如上面說的一樣,《西遊記》其實通過形象化的神話故事,通過唐僧(嬰兒)、孫悟空(真鉛)、豬八戒(真汞)、沙僧(真土)表達「三五合一」、「五行攢簇」的過程,巧妙地變演了道教金丹大道成就的過程。

86年改編拍攝的《西遊記》故事已深入人心,現在新拍的作品又多受各種商業推廣而捨本逐末,故而很少有人去研究原著。一部部地「御封大聖」、「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不為清靜而悟空,願逆道德而齊天。顯然,《西遊記》已經成了取之不盡的素材,其中也開始出現矮化道教信仰的元素。

惟願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仙鶴為何得到道教中人鍾愛?
太陰月仙——嫦娥的故事
那些吃噩夢的神獸,你知道嗎?
道經在歷代官家目錄中的地位變化
中國道教思維方式探析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