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楊猛:14萬華工赴歐洲參戰的歷史不該被忘記

楊猛:14萬華工赴歐洲參戰的歷史不該被忘記

文 |楊猛

7月中旬,我去倫敦攝政大學參加一個老照片講座。主講人John de Lucy身形胖大,他向到場的7名聽眾(人少得可憐,我是唯一的中國人)展示了家傳的數十張攝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照片。這些照片揭示了一個長期被忽視的故事:一戰期間,14萬中國人作為戰地勞工加入英法部隊,赴歐洲參戰。這個大事件直至最近十年才引起了關注,其歷史意義等待重估。

老照片收藏者John de Lucy,作者供圖

這些照片由John de Lucy的祖父WJ Hawkings拍攝。WJ Hawkings是一個商人,1908年來到中國。1916年英軍在威海招募華工赴歐洲參戰,WJ Hawkings成為華工營的一個中尉。

「祖父對於中國很熱愛。」 John de Lucy說。就像早期闖蕩中國的西方人一樣,WJ Hawkings有很強的考察和記錄意識,隨時隨地將在華見聞記錄在案。WJ Hawkings有一部相機,記錄下華工部隊從成立到奔赴戰場最後又歸國的全過程。

英國人招募華工的背景是:1916年英法聯軍對入侵法國的德軍發動索姆河戰役,傷亡慘重,急缺人力,在中國招募合同勞工。英國和法國分別招募了約10萬和4萬華工,80%來自山東。煙台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人以威海作為招募培訓和運送勞工的出發港口。英國人認為,「威海人身材高大、強壯,適應歐洲的寒冷氣候。」

一些照片顯示:一名體型彪悍的大漢在輕鬆舉起石擔,另一個漢子在單杠上展示發達肌肉。山東大漢被認為吃苦耐勞,具有很高的忠誠度。WJ Hawkings配有一名威海僕從,英文名「Jimmy」,看上去敦實質樸,不苟言笑。

一張照片上,一名表情嚴肅的華工正在一張合約上摁手印。對於以農民和貧窮人為主的華工,奔赴歐洲戰場是一場冒險,也是一份不錯的差事。何況又是跟一幫信得過的同鄉在一起。因此記錄在相紙上的華工大都神態坦然,流露著興奮。

威海寄出的一份署名高彩雲的家書顯示,自從招募為華工的弟弟「四月初一上船」之後,家中領到了「安家銀月工銀毫無差誤」,他告訴弟弟「身體無恙在外不必挂念」。

1916年,首批來自山東與河北的勞工從海上先到達英國的利物浦,8月穿越英吉利海峽來到法國前線。

華工主要參與修挖戰壕、搬運軍火、修築道路、清理戰場諸如此類的工兵後勤工作, 他們長期生活在軍事環境中,由英國人管理,穿制服,領軍俸,雖然不直接參戰,但是同樣遵守軍紀,形同不扛槍的軍人。

照片記錄了華工營的日常生活。春節,一名華工男扮女裝扮成丑角,和另一名華工表演,博觀眾一笑;春天,舉行膠東特色的放風箏比賽。照片上可以發現華工營配有醫療,廚房、洗浴設施。從華工的精神狀態和反映的生活細節可知,華工並不是作為奴隸販運到歐洲,而是得到了相對人道的戰時待遇。

一張照片上,有個細節能說明英國人對於華工的態度:一名華工去世了,數名華工抬著的棺材上,覆蓋著一面英國國旗。就連葬禮也是中西結合的。在墳頭,樹立起了十字架,不過刻著中國字,朝向故鄉。

1918年一戰尾聲,英國開始送華工送國。1920年9月,最後一批英國人招募的華工抵達青島。而法國人招募的華工晚兩年才回國。有記錄顯示,有相當一部分華工留在了法國,構成了法國最早的華人社區。

華工在戰場上的死亡人數,有兩千到兩萬等不同的說法,至今都沒有明確的統計結果。有些人死於德軍的轟炸,有些人則是因為疾病和氣候。1917年2月24日,一艘運送900名華工的法國船被德國潛艇魚雷擊中,543名中國人喪生。這直接導致了中國政府於1917年8月14日對德宣戰。

英國人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且都是戰勝國,每逢勝利日都會大張旗鼓慶祝。去年11月,英國社會紀念一戰停戰,當時倫敦舉行盛大的遊行,英國人穿著各個時期的軍服,佩戴象徵勇氣和勝利的紅罌粟標誌,走上街頭歡慶。他們向我這樣的外國人展示笑臉和善意,分享驕傲。但是,在公開記錄中鮮有提及華工的貢獻。

英國現存的4.3萬座一戰紀念碑中,沒有一座是為華工建立。

為什麼喜歡懷舊的英國社會對於14萬華工這一龐大群體長期視而不見?個人認為,英國人為主招募和領導的華工軍團在法國前線參戰,英法兩方對於這支華工隊伍,可能都沒有足夠的本土意識。法國人對華工管理相對鬆散,英國人管理好一些,也只是保存下比較詳細的資料。結束對煙台的統治之後,英國人帶走了殖民時期的檔案,因此,中國人也不了解招募華工去歐洲的詳情,不然早就大書特書了。

最近十年,這些塵封的往事得到發掘,至少有兩本關於一戰華工的論著以中文出版。英國和加拿大都曾製作過紀錄片。英國華人也推動這段歷史的紀念。去年在倫敦南岸中心上演了由華裔藝術家創作的多媒體話劇《新世界》,描寫華工漂洋過海在炮火紛飛的異鄉擔驚受怕和思念故鄉,同時探討了華人移民對待身份認同這一永恆母題的感受。

今年三月在中國,我淘到了一本民國出版的日記影印本《歐戰工作回憶錄》。日記主人是當年隨英軍華工營擔任翻譯的上海人顧杏卿。日記記錄了華工赴英法參戰的過程。

顧杏卿認為,近代以來,「東亞病夫」的屈辱形象一直讓中國人耿耿於懷,華工赴歐洲參戰,直接導致了中國向德國宣戰,中國的戰勝國地位得到國際承認,意義重大。這成為當時高漲的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先聲。

中加合拍史實紀錄片《潛龍之殤:一戰中的華工軍團》海報,其中引用了顧杏卿的話

講座結束後,我跟John de Lucy交換名片,感謝他帶來這些充滿善意的老照片。他告訴我,40年前他繼承了這些照片,當時這些照片放在一個玻璃箱子里。他並沒有意識到照片的價值。直到兩年前聽到了華工的故事才聯繫起來。他利用退休後的時間,重新掃描保存下120多張華工照片。

聽說我老家也在山東,John de Lucy問我:「威海有個紀念一戰華工的博物館,你去過嗎?」我十幾年沒去過威海了,知道威海有個甲午戰爭博物館,記錄了中國近代一場慘烈的失敗。

照片上看,威海一戰華工紀念館的入口設計成一個巨大的十字架造型,據說其寓意是華工將要踏上的是一條不歸路。這個闡釋未免悲觀,也難脫「被壓迫民族」的一貫憋屈造型。事實上,一戰爆發時,兩千年帝王統治剛被革命推翻不過兩年,一戰華工的大規模出海,固然血淚交織,也激蕩著百廢待興、一改落後世界觀,力求加入國際社會的強烈意願,構成了近代中國的極具活力的一個側影。

威海一戰華工紀念館

【作者簡介】

楊猛|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記者,作家。獲開發亞洲新聞獎一等獎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鞠白玉:從葛宇路開始,教你看懂行為藝術瘋狂背後的實質
葉傾城:你不可能做一個體面的野生動物
中國當年的落後,都怪文言文嗎
榮筱箐:跟著川普的白宮學英語
張鳴:用英語的方式教漢語當然不行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六大不敗戰神,他帶7000人,47戰克魏32城,虜眾三十餘萬
歷史上的今天——1595年1月30日,威廉·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首演。
專訪張家港金賽博木業:2018年,非洲材必將攀登歷史新高!
6000年歷史的東歐城市,未來的歐洲文化之都
春節首日破5億,創歷史票房紀錄,網友:必破吳京《戰狼2》56億
歷史人物簡歷:秦昭襄王18歲當王,32歲重用白起,65歲長平之戰大破趙國
中國歷史上首富,堪比李嘉誠,33萬公斤黃金,805萬
歷史——抗美援朝28-4
歷史——抗美援朝28——3
香港:2017一手樓賣了2429億港元,刷歷史新高
歷史上最神秘的軍隊之一,李世民敢率領100人衝擊10萬大軍
比兩個黃山還高的歐洲之巔,還有100年歷史的鐵路,往返票價1300
北京八分鐘共1億7000萬人次參與表演 人數和高科技創歷史之最
華為P20也有保時捷?華為P20真機細節曝光:攝像頭華為歷史最強!
2869萬,2017年赴日本遊客數量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台灣學者:古中國人是從東南亞遷徙過來,炎黃子孫才5000年歷史!
4824分!火箭一戰刷新4記錄,德帥破71年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1142年1月27日-南宋著名軍事家岳飛被害
遼朝210年|遼朝(916—1125)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王朝
韓國經濟騰飛,「3000年歷史」居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