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家子女為何容易夭折:因紫禁城內沒煙囪?
核心提示:如果劉若愚的記載屬實,那應該是有多名皇子女死於冬天用木炭取暖導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實上,皇族一氧化碳中毒絕非僅見於明朝,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也差點被一氧化碳中毒奪去性命。
本文來源:光明網,作者:寧方剛,原題為:《紫禁城內沒有煙囪》
6個皇家子女夭折
1627年,明朝第15個皇帝明熹宗朱由校駕崩,年僅22歲。熹宗國號天啟,也稱天啟皇帝。天啟皇帝在位七年,生有三子三女,可惜全部夭折,無一長大成人。沒有繼承人的天啟皇帝被迫將風雨飄搖的帝國交給了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檢,也就是後來的崇禎皇帝。
天啟皇帝貴為一國之尊,只活了22歲,六個子女全部夭折,令人嘆息不已。但他的悲劇並非個例,考察一下明朝皇帝的壽命和子嗣情況,我們就會發現,短命加子女早夭,幾乎是明朝皇帝的普遍現象。
截至北京陷落,明朝共計16個皇帝,其中活過50歲的只有4個:太祖朱元璋活了70歲,成祖朱棣活了64歲,嘉靖皇帝活到59歲,萬曆皇帝活到57歲。其他皇帝大都在40歲左右去世。
除了壽命,大部分皇帝在子嗣方面也不盡如人意。景泰、天順、弘治、嘉靖都是一子單傳,正德、天啟乾脆絕嗣;後代較多的只有洪熙、宣德、成化、萬曆四人而已。
在明代,嬰兒夭亡並非罕見,但是,堂堂帝王之家,六個孩子死亡率100%,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情況呢?
一氧化碳中毒
記載天啟年間皇宮內情最詳細最可靠的一本書,叫作《酌中志》。
《酌中志》的作者,是明朝皇宮的一個太監,叫劉若愚。劉若愚出身不差,其家世襲延慶衛指揮僉事,父親應祺官至遼陽協鎮副總兵,他也應該受過比較好的教育。萬曆二十九年,劉若愚進宮做太監。知識在哪兒都是力量,劉若愚屬於太監中的知識分子,在宮內混得不錯。天啟初年,劉若愚被派內直房經管文書。
天啟皇帝去世後,崇禎皇帝清除魏忠賢勢力,劉若愚也被誣告入獄。他在獄中寫下這本《酌中志》,詳細記述了自己在宮中數十年的見聞,並為自己鳴冤,後來終於得到釋放。
劉若愚在宮內待了幾十年,經過了整個天啟朝,加之他懂文化,在宮內地位比較高,其對皇宮內各種事情的記載是非常可信的。
劉若愚在書中介紹了皇宮內各職能部門,在講積薪司的時候,他寫道:「凡宮中所用紅籮炭者,皆易州一帶山中硬木燒成,運至紅籮廠,按尺寸鋸截,編小圓荊筐,用紅土刷筐而盛之,故名曰『紅籮炭』也。每根長尺許,圓經二三寸不等,氣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如經伏雨久淋,性未過盡,而火氣太熾,多能損人,倏令眩暈,昏迷發嘔,大人尚可,皇子女嬰幼何堪?又宮中咸木做地平牆壁,多缺土氣,凡乳母畏寒,皇子女或中此毒,屢致薨夭,良可痛也。」
如果劉若愚的記載屬實,那應該是有多名皇子女死於冬天用木炭取暖導致的一氧化碳中毒。
事實上,皇族一氧化碳中毒絕非僅見於明朝,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也差點被一氧化碳中毒奪去性命。
溥儀在宣統十二年十一月的日記中記載:「二十九日,晴。夜一時許,即被呼醒,覺甚不適。及下地,方知已受煤毒。二人扶余以行,至前室已暈去。」
不建煙囪惹的禍
中國北方沒有集中供暖的地區,冬天多封閉門窗,在室內使用燃煤或木炭取暖,多有一氧化碳中毒者。要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就要避免室內一氧化碳蓄積,而避免蓄積的辦法,除了通風,就是使用煙囪。
但是,偏偏紫禁城內是沒有煙囪的。
紫禁城冬天燒炭的工具,有大有小,大的有熏籠,熏籠可達一米多高數百斤重。小的有炭爐,又分放在手中的手爐和腳邊的腳爐。此外,還有各種火盆。
這些燒炭工具,都沒有排煙裝置。為什麼呢?因為皇帝有錢,用的是無煙燃料。
如《酌中志》所說,宮中用的取暖燃料,叫作紅籮炭,是用易州一帶山中硬木燒成的,燒好後運至紅籮廠,按尺寸鋸截,編小圓荊筐,用紅土刷筐而盛之,故名曰「紅籮炭」。
木炭是木材或木質原料經過不完全燃燒,或者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熱解,所殘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體燃料。紅籮炭由硬木燒成,「氣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屬於木炭中的「白炭」,是高檔品,燃燒時不會冒煙。
既然不冒煙,按照古人的常識,也就不需要煙囪了。
成人畢竟不會總待在屋內,那些照看皇子女的乳母,如果覺得憋悶了,可以到室外透透氣。而那些襁褓中的龍子龍孫,恐怕是沒人敢在大冷天把他們抱到室外透風的,只能長時間處在一氧化碳的毒害之中,導至夭亡。


※建文帝的真正下跌至今仍是一個沒有解開的史書之謎。
※為何明朝皇帝多昏庸清朝皇帝多勤政,原因原來如此
※至今:貴州一偏遠山村,發現崇禎的後人,有祖墳和尚方寶劍為證
※驚訝:劉伯溫臨終前一計,騙了朱家近300年,最後卻讓李自成給識破了
※在明朝如果你是王爺的話,是否幸福呢
TAG:明朝 |
※為何清朝皇家女子都是大腳女人,而民間女子都是三寸金蓮
※前皇家記者語出驚人:黛安娜因為太聰明所以被嫌棄?梅根讓凱特王妃鬆了一口氣?
※清朝紫禁城老照片:太和殿上荒草凄涼,盡失皇家威嚴!
※清朝紫禁城最荒涼的老照片,但是皇家氣象依舊霸氣!
※晚清紫禁城老照片:慈禧太后倉皇出逃,雜草叢生盡失皇家威嚴!
※圓明園明明就是清代皇家園林,裡面為什麼會出現了「西洋樓」景象?
※清朝皇家翡翠長啥樣?
※清代皇家怎麼玩翡翠?
※她是晚清奇女子,雖是妓女卻惹得皇家子弟垂涎,連慈禧也牽扯其中
※明清的皇家子女好多都早死?原來是因為皇宮裡少了一樣東西導致的
※皇家避諱:「豬」與「朱」同音,明朝的豬叫什麼?朱元璋很開明
※皇家陵墓那麼富有,孫殿英為何只盜了慈禧陵墓,卻不盜明朝皇家陵墓呢?
※慈禧太后逃亡期間的紫禁城:荒草萋萋 皇家氣象盡失
※晚清紫禁城老照片:皇宮雜草叢生,大清皇家威儀盡失!
※為什麼哈里王子不會為皇家婚禮刮鬍子
※碧藍航線:已經淪為掛件的女皇陛下,皇家窯子團的光榮與恥辱!
※古代清官的最高榮耀,為什麼不是皇家恩典,而是城牆上的破靴子?
※為什麼皇家的女兒不好娶?光看稱呼就知道駙馬的可憐了
※明朝皇帝朱元璋姓朱,那殺豬人是怎麼避諱皇家忌諱的?你都不敢信
※皇家疑案:明朝皇帝曾因痴迷煉丹險遭宮女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