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在安藤忠雄設計的21_21 Design Sight,想像你在10萬平方米織物上行走

在安藤忠雄設計的21_21 Design Sight,想像你在10萬平方米織物上行走

如何想像置身於一隻能承載500人的氣球內部,或是在覆蓋湖面的10萬平方米織物上行走?走進只有一米多寬的教堂、住在博物館內部又是什麼體驗?由作家、編輯青野尚子(Naoko Aono)策展的「大計劃:你能走多遠?」(Grand Projects: How Far Will You Go)或許能給你答案。這場充斥著龐然大物的展覽目前正在東京六本木的「21_21 Design Sight」美術館舉行。

東京。「21_21 Design Sight」位於東京的「六本木藝術三角」,附近藝術與設計機構林立,包括三得利美術館、國立新美術館和森美術館等。

櫻花掩映中的「21_21 Design Sight」,圖片來源:21_21 DESIGN SIGHT

「21_21 Design Sight」自稱是一座「重新著眼於日常生活事物,以設計的角度發送各種信息,提出各種方案」的場館,總監由3位設計師共同擔任——曾為無印良品設計 CD 機的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擁有著名服裝品牌的三宅一生(Issey Miyake)以及獲獎無數的平面設計師佐藤卓(Taku Satoh)。

早在1980年代,三宅一生便意識到在日本創立設計博物館的必要性,並與野口勇(Isamu Noguchi)等人討論過其可能性。隨著「21_21 Design Sight」於2007年開放,他的心愿也付諸實現。

左起:深澤直人、川上典李子(記者、助理總監)、三宅一生、佐藤卓,攝影:Yoshiaki Tsutsui

對於「設計」概念的重視,也從建築中得以體現。建築設計由普利茲克獎得主安藤忠雄(Tadao Ando)操刀,除了延續一貫運用大量清水混凝土與幾何形式的風格,還將三宅一生品牌的「一塊布」(A Piece Of Cloth)理念融入設計,構思了倒三角形的鐵片屋頂。建築立面由日本最長的多層玻璃建造,利於地下展廳的採光,使觀眾在室內目睹晝夜、四季的交替,身處三角形的狹小空間內仍感到寬敞自在。建築僅有地上1層、地下1層,且沒有四面牆壁,因此與周圍的綠色自然景觀融為一體。

採用「一塊布」理念的簡潔屋頂,圖片來源:Flickr

等寬落地玻璃,圖片來源:Flickr

水泥混凝土與落地玻璃的組合,造成室內光影交錯的效果,攝影:Masaya Yoshimura/NACASA&Partners, Inc

清水藍色的金屬門牌標誌,出自總監之一佐藤卓的手筆。常見的形式恰恰傳達著設計的日常性,也指出「21_21 Design Sight」是一個充滿設計的場所。

圖片來源:21_21 DESIGN SIGHT

帶著「你能走多遠?」的宏大命題,近日在「21_21 Design Sight」進行的展覽不僅展現了大型物體的設計概念與製造過程,更包含了它們與實際生活的深刻聯繫。由建築師磯崎新(Arata Isozaki)和雕塑家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共同設計、梶本真秀負責製作的《諾亞方舟》(Ark Nova)便是一例。

《諾亞方舟》__移動音樂廳

《諾亞方舟》誕生於東日本大地震後,旨在為災區舉行音樂會提供設施上的可能性。這座高18米、寬30米、長36米的移動充氣球使用了厚度小於1毫米的聚酯纖維,並以 PVC 包裹。它沒有笨重的固定結構,2小時便可迅速充氣膨脹,容納觀眾。繼參加瑞士琉森音樂節後,它還「遊歷」了震後的日本東北部,送去悅耳的音樂。現在,這座「方舟」已被摺疊起來儲存以備再利用,館內展示的是它的縮小模型與紀錄影像。

2015年,《諾亞方舟》將音樂會帶到福島,圖片來源:Casabrutus

《諾亞方舟》外觀,圖片來源:Spoon&Tamago

《諾亞方舟》的縮小模型,圖片來源:Casabrutus

《漂浮碼頭》__湖心人行道

由環境藝術家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勞德(Christo and Jeanne-Claude)設計的特定場域藝術《漂浮碼頭》(The Floating Piers)則是更為龐大的工程。

早在1970年,這對藝術家夫妻便開始構思這個使遊人彷彿在水中行走的項目。直到2013年,克里斯托才選定實現它的地點——擁有數個湖心島的義大利伊塞奧湖(Lake Iseo)。短短16天中,共有120萬遊客跨過湖上的「漂浮碼頭」——由22萬高密度聚乙烯管承托的10萬平方米黃色步道,步行在湖心島之間。《漂浮碼頭》花費的1700萬美元均由克里斯托通過出售作品自主籌得。這個野心勃勃的項目將在「21_21 Design Sight」以採訪、紀錄影像、草圖和照片的形式再現。

克里斯托親自監督步道的鋪設,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漂浮碼頭》上,遊人絡繹不絕,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溪谷教堂》__小鎮桃花源

在山東省日照市的白鷺灣小鎮,坐落著正在建造中的《溪谷教堂》(Church of the Valley)。這座混凝土教堂由日本建築師石上純也(Junya Ishigami)設計,入口寬僅1.35米,且沒有屋頂。遊人往前行走,前方便更開闊、敞亮。自然光將從45米高的透明牆面照入教堂,雨水也可能從頭頂傾瀉而下。然而《溪谷教堂》只能以1:10模型的形式出現在展覽中,但仍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建築體驗。

《溪谷教堂》示意圖,圖片來源:Casabrutus

教堂入口示意,圖片來源:Casabrutus

教堂1:10模型,圖片來源:Casabrutus

《泥土的旅行》__時空的濃縮

雖然觀眾不能一窺許多大型作品的全貌,但是淺井裕介(Yusuke Asai)的壁畫《泥土的旅行》(Journey of Mud)卻完整呈現在展覽中。淺井喜愛週遊世界,撿拾當地泥土和塵埃創作壁畫。這次他帶著旅行中收集的泥土回到日本,糅合從東京市中心取得的泥土,創作了《泥土的旅行》。這幅巨作用了連續96小時才完成。

圖片來源:Spoon&Tamago

《21膠囊旅館》__夜宿博物館

剛剛於2017年3月底開幕、前身為博物館餐廳的新場地「3號畫廊」(Gallery 3),也是這次展會藝術作品的一部分——西野達(Tatzu Nishi)將「3號畫廊」改造成膠囊旅館,每個房間僅有一米見方。

雖然房間狹小,卻能透過玻璃看見窗外的樹木,也有插座供電子設備使用。當然,這也意味著博物館的訪客能清楚看見室內住客的一舉一動。

施工中的《膠囊旅館》,圖片來源:21_21 DESIGN SIGHT

《膠囊旅館》內部,圖片來源:Casabrutus

西野稱,他被安藤忠雄的建築所吸引,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與安藤的建築相聯結。他留意到「21_21 Design Sight」每個窗框都是1米等寬,萌生了建造「膠囊旅館」的靈感,卻覺得這是不可實現的天方夜譚。獲得保健所、消防署的層層認可後,西野直到開展前一天才解決最為棘手的淋浴廢水排放問題。

儘管這座膠囊旅館環境擁擠,也無隱私可言,但在安藤忠雄的建築內居住的機會不可多得,旅館只在7月14日和28日、9月1日和15日的晚21:30至早8:30正式「營業」,接待旅客。(編譯/黃熹妍)

西野達在膠囊旅館內,圖片來源:Casabrutus

圖片來源:Casabrutus

大計劃:你能走多遠?

Grand Projects: How far will you go?

地點: 21_21 Design Sight |

展期:至10月1日

文章來源: 藝術新聞中文版,亞洲藝術空間協作聯盟綜合整理

?

【亞洲藝術空間協作聯盟公號說明】

亞洲藝術空間協作聯盟公號由中國著名美術館運營專家梁克剛先生創辦

加梁克剛本人微信

liangkegang2017

【合作】

美術館籌建諮詢運營管理服務、

文創產業園區策劃規劃及運營管理、機構合作、個人展覽合作、項目合作,

【其他】

文藝類項目創投及孵化

大型藝術節、雙年展,藝博會策劃及運營

藝術品專業收藏與投資顧問

家庭家族藝術資產配置顧問

大型文創園區、商業空間的公共藝術計劃的策劃、實施

亞洲藝術空間協作聯盟固定廣告位

窮盡一生亦不過無限接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亞洲藝術空間協作聯盟 的精彩文章:

TAG:亞洲藝術空間協作聯盟 |

您可能感興趣

行走的電池:Energizer發布安卓手機 電池容量達16000mAh
1000 匹寬體 GT-R 行走 Route 66/玩家
MSGM Menswear S/S 2020 | 行走間的荷爾蒙讓人躁動
190601 行走的漫撕男!朱正廷驚艷cos家庭教師reborn
「EXO」「新聞」190414 Kai以「行走的Gucci」的稱號,被贊與Gucci天生一對
190607 Valentino時尚大片新圖釋出!行走紐約街頭定格魅力身影
「Justin」「新聞」190716 Justin雜誌大片服裝LOOK匯總 愛豆界中行走的衣架
「BigBang」「分享」181010 人間行走荷爾蒙 看鬼神TOP花式撩妹
「行走的印鈔機」G-Dragon權志龍咖啡店日賺1500萬韓幣!
行走的力量池!網紅引流1500w+,直播嗨翻intertextile家紡展
八代i9+1070顯卡,吾空S17 Pro-8U行走的台式機
「GOT7」「分享」190524 排名正在一點點上升的《Lullaby》收聽數 逆行走起!
金髮女星Jessica Simpson行走曼哈頓,163cm又美又壯,男友頗多
在進化與傳承間行走 ThinkPad X280的創新與堅持
行走在多元區域的突破先行者 ——SIMON MO X iamaslash AW18合作系列
行走的街頭藝術|Armani Exchange推出全新Street Art膠囊系列
地表zui強,行走的「能量堆」!100W大功率,1小時充滿iPhone、閃充2台電腦
Global Citizen計劃之行走英倫
Colin Firth-行走的英倫風
行走日誌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