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米真的有表面看的那麼光鮮嗎?|安小翼

小米真的有表面看的那麼光鮮嗎?|安小翼

本周為你帶來一篇商業分析文章。當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小米腦殘粉請立馬關閉,快點....速度....

突然想寫小米是因為最近有重新審視小米這個品牌,上個月給老媽買了一部手機,我說:你還要買小米嗎?她說:不要小米了,還是華為吧。你二姨在用華為,比我之前用的小米不知道快了多少

你看到沒?...

粉絲是善變的,要知道老媽以前可是一個忠實的米粉,不,應該說我媽的姐妹們,我的幾位姨,全部用的是小米…(現在全部換了)。

我印象很深,那時候的我還在公司上班,每周二我的父親都會叫我去官網上搶購….

最近幾天重新觀察了小米這種生態鏈的做法,其實和蘋果公司的生態鏈是一樣的,但小米也不會是中國版的蘋果…. 我不否認小米前期的營銷模式很牛逼~ 但是後期總有一些砸自己招牌的影子…

你可能現在會急著否認我,別急....

看了下面的內容你可能會陷入深思....

小米打開了中國全新的手機市場,所有品牌都在做性價比極高的手機!小米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競爭優勢。

小米以前的品牌標語是「為發燒而生」但是後面改了好多次,現在我自己都不知道小米的品牌標語是什麼了。我就記得小米剛剛打入市場時的這句話…

從16年開始小米的米家生態鏈上線,好像目前為止有幾十款產品,小米的手機認知在消費者心中開始模糊化…

我覺得這有點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嫌疑。花了那麼大力氣培養起來的手機認知開始變成「米家生態鏈」。

米家生態鏈說實話不是不可以,但是小米生態鏈的產品太多了,消費者的認知系統留給一個品牌的代名詞是有限的,像蘋果也只有:手機、電腦,近兩年又有了個手錶…好像也沒別的了。

那你肯定有個疑問:

為什麼蘋果做產品線就OK並且可以賣高價、但是小米卻不行做那麼多的產品線

1、 有個觀點比較可笑,但是確實是這樣。蘋果是國外的牌子,中國人崇洋媚外的思想實際上給了蘋果這個品牌不少溢價

2、 蘋果的核心競爭力實際上是IOS系統,儘管小米有MIUI,但是大家心知肚明,這個世界上手機的操作系統僅有安卓和蘋果,現在各家手機也開發自己品牌的操作系統,但是都是建立在安卓機的基礎上進行優化的,那MIUI為什麼火起來呢?

實際上他找了一個相對好的時機,我記得小米出來之前安卓手機是挺卡的,因為安卓原生系統自身帶的廣告太多,容易造成手機卡頓,MIUI的出現實際上成為了這種困境的解藥,所以,按照市場只有第一個出現的才能被消費者記住的營銷理論,MIUI正好成為了安卓系統上優化最好的第三方操作系統,當然肯定有比他好的。當然這一環少不了紅米的爆發,因為如果單純是一個MIUI,要自己去刷機的話,改變成本太大。但是紅米的爆發先讓一批用戶看到了使用MIUI系統的美好,然後再開發適配其它品牌的MIUI系統,短時間內很快就奠定了安卓市場的第三方系統老大地位

3、 雷軍只打響了小米,但是他並沒打響他自己。喬布斯去世那麼多年,但是至少蘋果有個喬布斯啊,那小米有什麼?雷軍嗎?

雷軍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點,2017年上半年藉助「奇葩說」出鏡,但是雷軍是不是認識的有點晚呢?況且從奇葩說的表現來看:雷軍是比較理性的人,他無法用感性影響大家,所以這一條路,我覺得雷軍接下來也不會去走....

前兩年董明珠和雷軍十億豪賭的事情你還記得嗎?

我認為董明珠的曝光收益比雷軍大多了,因為中國的認知,女人幹事業不容易,男人幹事業天經地義。加上格力已經是老企業了,具有一定的關注量,雷軍實際上那時候還是個「名字」因為很多人不知道雷軍是小米的CEO,所以更別談間接傳播了。

那這邊和產品線有什麼關聯呢?其實很簡單,如果雷軍一直不出擊,米粉會慢慢的對小米這個品牌失去新鮮感....

品牌生存之道其中我記得兩點:第一點是聚焦、第二點是新鮮感

聚焦的認知在消費者中已經慢慢淡化了,新鮮感目前小米再用他的產品發布速度來維持,但是購買行為的本質是物美價廉,市場上已經有了那麼多好的手機,米粉的黏度到底還有多久呢??會不會已經有很大部分米粉已經流失了....

4、 小米的供應鏈存在問題,這個其實是前段時間的傳聞,小米6供應鏈不足,導致市場上買不到....

後面有個比較正規的機構澄清:《小米這個舉動是故意的》???你信嗎?

首先這樣子的飢餓營銷對企業並沒有任何的好處,所以至少可以斷定供應鏈存在問題這個傳聞屬實,不然我實在想不出其它動機。因為手機是可代替品,性價比高的手機未必只有小米一家。那我們來倒推下,手機庫存不足,是不是可以間接的反映其它產品的庫存很有可能過剩呢?到底是供應鏈問題還是供應鏈分配問題呢?消費者已經開始從「小米泡沫」中走出來了…

5、 小米在初創企業是時候打的招牌是參與感,實際來說就是用戶體驗嘛。但是隨著小米的不斷做大,這個初心難以保持。那就丟掉了...

實際上這幾點分析下來你會發現小米實際上僅存腦殘粉絲優勢和前幾年打出來的品牌知名度了,做電視有樂視打擊,做空調有格力打擊,做路由器有tp-ling、騰達等傳統路由器打擊…

小米在2017年上半年上奇葩說的時候,其實代表小米想重回年輕人的市場,但是其實年輕人玩數碼產品就在乎個新鮮感.... 品牌已經不是決定性因素,再者說紅米剛剛出來的購買人群,70後、80後的都有,這個會不會成為小米重返年輕人市場的阻礙呢?

你一定知道標籤逆向化推理,如果你的父輩都在用小米,那是不是證明小米的受眾應該是中年人呢?

為什麼年輕人都喜歡用蘋果,你想過嗎??

因為同齡人喜歡啊,買了蘋果代表自己也加入了同齡人這個行列。你不可否認這個原因也是中年人不喜歡用蘋果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覺得年輕人浪費錢,自己比較節約,要和年輕人劃清界限,所以中年人、老年人一般不會去買蘋果的。

我們逆向推理,小米重返年輕人市場的阻礙還是有的......

年輕消費者漸漸從「小米泡沫」中走出來後,你說他會更願意老品牌還是一個起來沒幾年的互聯網企業呢?

我覺得有點懸,你說論炫酷、論年輕、未來還有更多比小米更努力的公司,但是論資歷、論品牌好像老品牌是無法取代的。所以小米目前實際上應該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節點,並沒有你們表面上看的那麼光鮮。

當然小米也死不了,只是他不至於像前兩年一樣火爆,未來甚至大陸手機前五的榜單上都會沒有小米的名字。下面站在理論的角度來告訴你,為什麼小米的未來沒有強大的爆發力?

我們在這邊提及兩個模式

美國企業主流的經營哲學為A(America)模式

A模式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聚焦,狹窄而深入

日本企業主流的經營哲學為J(Japan)模式

J模式寬泛而短淺

通過分析日本企業和美國的企業的財務狀況,發現,典型的J模式企業盈利情況都及其糟糕,以下是日本六大電子企業在1999-2009年間的營業數據

日立銷售收入84200億美元,虧損117億美元

松下銷售收入7340億美元,虧損12億美元

索尼銷售收入6960億美元,稅後凈利潤80億美元,銷售凈利潤為1.1%

東芝銷售收入5630億美元,稅後凈利潤4億美元

富士康銷售收入4450億美元,虧損19億美元

三洋銷售收入2020億美元,虧損36億美元

日本最著名六大電子公司10年間的經營成果竟然是虧損108億美元,即使是利潤率最高的索尼,也遠低於當時銀行的貸款利率

在20世紀90年代,華爾街一年的增加壓力,迫使美國的大企業紛紛走上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和如今的小米一樣,期望以增加產品線和服務的方式來實現銷售和利潤的增長,結果,IBM、通用汽車、GE等大企業紛紛陷入虧損。企業如何獲得和保持競爭力呢?

艾.里斯用一個簡單的自然現象解釋了這個難題:

太陽的能量為激光的數十萬倍,但由於分散,變成了人類皮膚也可以享受的溫暖的陽光,激光則通過聚焦獲得力量,輕鬆切割堅硬的鑽石和鋼板。

所以企業和品牌要獲得競爭力,唯有聚焦。

中國的情況也是同樣如此

中國家電企業普遍採取J模式發展,最後陷入行業低迷期,以海爾最具代表性,海爾以冰箱起家,在「滿足顧客需求」理念的引導下,逐步進入黑電、IT、移動通信等數十個領域。根據海爾公布的營業數據估算,海爾的利潤率應該在1%左右。

與之對應的是,家電企業中典型的A模式企業―格力,通過聚焦,在十幾年的時間裡由一家小企業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空調企業,並實現了5%-6%的利潤率,成為中國家電企業中最賺錢的企業。

實際上在中國市場,各個行業中發展勢頭不錯,盈利穩定的企業和品牌毫無疑問是A模式居多,如家電企業中的格力,汽車品牌中的長城,煙草品牌中的中華,白酒品牌中的茅台等.....

所以J模式的小米未來的路其實是很曲折的...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很老的傳統手機品牌,中興。中興推出了一個面對年輕人的新牌子叫努比亞,雖然努比亞在這幾年類持續有虧損。這...我不知道是不是努比亞運營模式的問題,但是這種模式是很好的,並且在努比亞身上其實完全沒有中興的影子。中興在發揮自身的通訊優勢的同時學習了A模式的經驗。

中興長期聚焦通信領域,不斷創新品牌,並啟用獨立的新品牌―努比亞,其實這是一個很秒的招數...你如果對汽車行業有了解,就一定會發現汽車行業中,有很多這樣的招數.....豐田、雷克薩斯、塞恩,不都是一家公司的嗎....

所以,你懂了嗎?

我們轉過來繼續說小米,小米一直以成本定價為企業的原則,那小米究竟是想做什麼?

我們不說小米想做什麼好了,我們說一個 新的名詞叫「降維攻擊」

降維攻擊實際上就是高維打低維,舉幾個例子你就明白了。現在所有的公眾號和小程序是不是在微信平台上才有的,那我們要依靠微信,這時候微信是高維,我們是低維

近幾年出現了很多app,他們為什麼要開發app而不把內容綁定在公眾號和小程序上呢?因為很簡單...兩個app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大家都是入口,都在同一緯度上

那為什麼接著又有很多人開始做手機了呢?對app而言,手機是更高維的東西,你明白了吧。大家其實都在搶佔智能手機這個更高維的入口,來控制低維的東西。小米也是如此

米家生態鏈其實就是一個更高維的產品,小米路由器,小米手機,小米電視其實都控制著入口....

只是定位越來越模糊的小米,還有多久會淪為「傳統企業」呢?米家生態鏈這個概念到了智能家居時代真的會存在嗎?我認為很難....

OK,上面當我是胡扯吧,我不會承認我說過這些的....

本文數據引用:《品牌22率》

「點贊即懸賞」

本文作者安小翼 (個人微信: 470145487 ) ,品牌推手,深圳錢夜創始人。

安小翼營銷自媒體 -- 立志於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最簡單的營銷策略,最快速的倍增你的利潤。 「 用腦袋武裝你的口袋 」

品牌策劃類: 品牌命名、品牌定位、品牌戰略、品牌故事

品牌設計類: logo 設計、 VI 設計、包裝設計、網站設計

新媒體營銷類: 新媒體營銷策劃、病毒視頻、大號投放、 H5 開發、 app 開發

整合營銷類: 百科創建、知道問答、新聞軟文、廣告拍攝、實體營銷策劃、眾籌

其它資源: 外貿代工、電商資源、基金公司對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米 的精彩文章:

2999元!小米Note 2全球版大降價:僅限今天
小米這款限量版手機自發布以來價格一路飆升,66萬的價格令人驚奇,到底有多好?
小米雖征服了俄羅斯市場,卻還是趕不上華為
原創 換個主題,讓你的小米5X秒變iPhone7 Plus
OPPO銷量爆款,超小米華為!

TAG:小米 |

您可能感興趣

小葉紫檀的表面光亮就是假的嗎?
小青柑表面的「白霜」到底是什麼?真相只有一個!
汪小菲自曝是沒人管的窮孩子,大S真的像表面那麼幸福風光嗎?
表面很和善,暗地裡卻有很多小心思的星座!
譚松韻真會穿,表面是白的,裡面確實黃的,膽小的不敢嘗試!
《天天向上》四小花表面和氣,其實似真似假的暗鬥有很多!
月球表面有大面積的、厚厚的沙塵,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別看有的人表面光鮮
航母表面光鮮亮麗,艦底的樣子你見過嗎?有密集恐懼症的最好別看
貓小樂:阿衰的房間「好整潔」?不你錯了,那只是表面!
表面文靜,內心狂野的星座,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看看太陽的表面有多可怕?
表面看起來傻傻的,但卻有好的運氣,有好的福氣的三大生肖
砂糖桔表面出現「小孔」,這些小窟窿都是如何造成的?
誰都無法看穿這三大星座的小心思!有時候表面見的並不一定是真的
有的男明星表面風風光光,裡面穿的卻是「蚊帳」,漲見識了!
王菲出席活動,和那英表面姐妹一臉嫌棄,這吹鬍子瞪眼的樣真小肚雞腸
火星的表面是怎樣的?
現在的女生,表面上安安靜靜,背地裡卻在看這些?
怪了,梅林鷹嘴鐵核的表面的特徵怎麼會這麼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