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站樁這十七關,每一關都要過!教你重新塑造自我

站樁這十七關,每一關都要過!教你重新塑造自我

百「練」不如一「站」

自古以來,歷代拳家常說「入門須站三年樁,百練不如一站」。「站」是指站樁,是陳氏太極拳的基本功功,招式是站樁的移動狀態,所有招式在練習的過程中都不會也不能脫離站樁的要求。拳經云:由定生勢,由勢入定。沒有樁功,下盤不穩,還談什麼太極拳招式?至於樁功的作用,正如建造房屋的基礎,基礎如不牢固,那麼高樓大廈豈能安載其上呢?故而,武術行家們說:未打拳,先練樁,這是極具道理的。

站樁,沒有複雜的套路,沒有這樣或那樣的難度,不需要什麼條件。不僅易學易練,還容易收心,容易出功。同時,站樁是練意、練氣、練神的重要手段,習練樁功日久,身體下盤就會變得沉穩有勁,周身四肢內勁增加,丹田之氣隨之變得充足。那麼如何練好站樁呢?

站樁時首先要心靜體松,只有松得開,才能沉得下;只有沉得下,沉至腳底湧泉穴貼地,才能產生反座力蹬撐起來,象千斤頂力撐汽車底盤一樣。站樁動作要領:兩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頭正、身直、沉肩、垂肘、虛腋。眼平視(視而不見)或微合,口微閉,舌舐上齶,面帶笑容,自然呼吸。周身自然放鬆,腳尖一般平伸或外揚,年老體弱者,腳尖可內扣,膝微屈,體壯者可蹲馬步,同時雙臂自然平伸,雙手朝內,均量體而為。隨其心中雜念,任其自然心平氣和。每次站樁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一天可站2~3次,且飯後半小時內不站,清晨日出前不站。每次站樁以腿部感到酸脹燒熱為宜。如此往複循環,必會使習拳者收益頗深。

站樁17關,教你重新塑造自我

能站就站、能坐就坐、以站為主、坐卧為輔。對於健康、長壽、發揮整體生命作用,站樁從開始到結束,這中間有一段漫長的過程,不站樁難懂得其中的道理。

第一關,不習慣階段。就是不自然、不自在、不舒服階段,有的三五天,有的幾個月、三五年。什麼道理?這是思想不適應,是心不適應,而不是身體不適應。

萬法歸於心,身體是根據心的變化而變化的。心適應了,身體就適應了,怎麼才能適應呢?萬法歸於心,萬心歸於靜。一會兒想這,一會兒想那,不適應是必然的。在靜中「形神合一」,「一」是在靜中求取的。

「獨立守神,抱圓守一」,是在靜中守「一」,不習慣階段是反覆性的,有的幾十年也習慣不了,這是沒有深入之故。

第二關,適應階段。從不習慣階段過渡到習慣階段,越站越舒服,一天不站就不舒服,就難受。

第三關,疾病反應階段。這個階段產生的思想包袱最多。不管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內傷、外傷,在站樁的過程中都會反映出來。有的學員懷疑自己是否走火入魔、出偏了,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疾病反應。疾病反應這一關最難過,然而這是黎明前的黑暗,是好的預兆。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只有疾病消失了,反應才會結束,疾病不消失就會有反應,只是有輕有重,有快有慢。在此階段思想不能動搖,要堅持,不能怕痛怕苦。如果太痛了,可以減少站樁時間,或者配以藥物緩解疼痛。

第四關,健康舒適階段。在健康舒適階段不要求舒適,要自然,舒適過度就會跑氣,跑氣多了就像脫水一樣,厲害的有如大病一場。小喜可以,不大喜,有一點舒適就行了,不要再體會了,再體會就跑氣了。

第五關,皮下肌肉層通。想到哪個部位,那個部位就有「麻、熱、脹」感,說明通了。

第六關,內臟器官通。體會一下,心、肝、脾、肺、腎,還有大、小腸是否有「麻、熱、脹」。

第七關,骨骼通。想骨頭看骨頭有無感覺,骨頭裡面還有神經,還有骨髓。

第八關,生命節律的低落期。這幾天站樁舒適是高潮期;有時感覺一般,這是生命節律的平衡期;過幾天突然不舒適了,30天~35天有一次,連話都不想說,這是低潮期。總而言之,就是不舒服,不痛快。

第九關,倒帶關。站樁到一定程度,各種現象都出來了。有時做夢夢見「鬼」,這是以前看小說看多了,是宗教文化的反映。有時被狗咬了,被壞蛋抓了,大腦被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充塞了,新的智慧不再出現。

身體不好時往往做惡夢,身體弱時做夢被人打,身體好時打人家。都要經過倒帶,不經過倒帶的腦子是亂的,這些東西會影響接受新事物。必須把不要的東西倒出來,再裝進去就是有益的。從孩提時期到後來發生的東西都要經歷一遍,這時腦子記憶不好,過了倒帶期,新的東西就出來了。

過倒帶關時學員的忘性大,往往最迷茫。

第十關,換勁期。越站越沒勁,有時走路也沒勁,散打也沒力。把後天的拙力換掉,拙勁就是習慣的用力。不用力、不用勁怎麼打人?過了這個換勁期就明白了。有的學員不用力就將對方打倒了,打人不用力,很放鬆。

貓捉耗子不用力,是自然的行為,人為什麼不能自然而然呢?

第十一關,時間關。本來適應了,怎麼又不適應了?什麼時候一站4個小時覺得一會兒就過去了,這就表明「入靜」了。

第十二關,茫然關。習練一段時間後,一是懷疑這樣站能不能出功夫,二是懷疑五形功、操拳、步法這幾招管用嗎?其實招多不如勁大。

大道練功,小道練術。茫然關是反反覆復的,打刺力是初級階段,隨心所欲方為高級階段,本書引論中講的「三迷九糊塗」只是一個比喻。

以後學習時間長的只教五形功,讓學員在變化中悟出操拳、步法,自己能變化是提高的表現。打法就在五形功中變化,在五種力中變化,自己變化出來的打法才是真功夫。

以不變應萬變,手一伸前後左右都能打人。

五形功不會用是不開竅,開竅了這些動作就能千變萬化。

茫然關最容易走彎路,誤入岐途,最容易胡思亂想,這兒去學一招,那兒去學一招。

第十三關,辟穀關。站樁不想吃飯了,但精神很好,這時不要懷疑動搖。站樁過程中腸胃要經過洗涮,生理上要發生變化。人們平時從水中、食物中攝取營養成份,辟穀期直接從空間地球上攝取營養成份。如果不接觸外界,在深山老林是完全可以不吃的。辟穀期或長或短都很正常,不要有意封高,要自然。

第十四關,跑氣關。站樁到一定程度,合谷穴、頭頂百會等會向外跑氣。能向外跑氣,就不能向里進氣嗎?天地人三者相通,能往裡進就能往外跑,有時「大竅」都往外跑,過了這一關就好了。

除了用口、鼻呼吸外,人類還可以用皮膚呼吸。內功到了高級階段,周身都可以呼吸。

向里一收,「麻、熱、脹」向裡面走,任其自然。跑氣關有的十天半月就過了,有的需要兩三個月。這就是道家所說的「結小葯」。

第十五關,社會關。這是指超越自我、家庭、社會,重要的是超越自身不良習慣。凡人都有兩面性。有道是:「戰勝別人是英雄,戰勝自我是聖賢。」能戰勝自己的弱點和不良習慣,克服自己的不良行為,就是戰勝了自我。

孝敬父母不是百依百順,心中有孝最重要。好話要聽,但不要盲從,對家長的話也要一分為二。

超越社會也是一樣。吃喝玩樂影響鍛煉,影響事業。不要隨波逐流,或者說同流而不合污。要注意培養抵禦社會上有誘惑力的消極事物的能力。

要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正確對待家庭、社會。

第十六關,反思關。學功三年了,進步不理想,要反省自己。凡是一味地埋怨別人、埋怨老師的人是不會進步的。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於內因,不反思自己的人只會裹足不前。想「靜」了沒有,放鬆了沒有,為什麼不靜,為什麼不放鬆,要總結提高。站樁要有一系列的過程,只有按要求去練,按書上講的、教練說的去練,才能成武林高手。在多個練功階段都有不同的要求,練五形功、操拳、步法、動功時,做到了緩慢鬆柔沒有?站樁功松中支撐,支撐中放鬆了沒有?這樣勤於對照檢查,不能只要太陽、不要月亮,走極端。要牢記前人的話:「怨人無德,怨天無命。」

第十七關,功能關。

以上17關都是高級的,缺哪一個階段都難成武林高手,順利地闖過這17關,一出手即可制服對方。

17關中,最後的功能關最難過。「神仙」不修鍊也得退步,習武者有成就後不繼續修鍊也會由高手變成低手,最後「沒手」。

樁功的歷程是修鍊自我意識的過程,人們平時外意識用得多,內意識用得少,甚至沒有運用過自我意識;

樁功的歷程是人體內環境安靜的過程,只有這樣的做法才能安靜內環境,安定內環境;

樁功的歷程是自我補充的過程,自我減少消耗的過程,是一種補充大於消耗的運動;

樁功的歷程是自我凈化的過程,即凈化意識、凈化神經、凈化氣血、凈化肌體的過程;

樁功的歷程是自我反省的過程,怎樣做人?即怎樣才能做一個真正的人,一個有意義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國家的人,一個自自然然的人;

樁功的歷程是自我選擇、自我培養、自我造就武林高手的過程,自我成才的過程;

樁功的歷程是認識社會、認識地球、認識萬事萬物、認識宇宙的過程,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實現統一、和諧圓融的過程。

更多好書推薦回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楊式太極拳練功秘訣樁功!一套完整的太極拳是由無極樁、拳架、推手組成的
練太極拳的筋骨感受雜記!筋的生長會使人成為一個彈性體,是練拳之所在,延年益壽不老春之所在
與太極拳的配套功法「五種武當內丹功法太極樁功」
如何求得楊氏太極拳的「大松大軟」?李雅軒老師的這四點和練拳心得讓你少走冤枉路!
練好太極拳,走步是關鍵

TAG:九五太極養生 |

您可能感興趣

移居外星球要過三關:每一關都不好過
生完寶寶就輕鬆了?產後24小時寶媽要經歷的關卡,每一關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