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為何不願意出門,只願意宅在家裡?

孩子為何不願意出門,只願意宅在家裡?

刀馬

很多已經參加完高考,已經高中畢業的學子,本來是最清閑,最輕鬆,最沒有壓力的一個假期,但是很多孩子在經歷了短暫的狂歡之後,卻反而喜歡宅在家裡,不願意出門了,在家裡玩手機,打遊戲,追劇,甚至就是睡覺無所事事,也不願意出門去走走,找找同學,各地玩玩,或者找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做做?

其實歸結起來有很多因素在其中。十幾年的求學路,讓他們幾乎是身心疲憊,好不容易鬆懈下來的時候,反而無所事事了,這也很正常。幹什麼也提不起興趣,沒勁,沒意思,待著待著覺得更沒意思,不知道該幹什麼,其實這是一種人生短暫的迷茫期,甚至是有一種淡淡的憂慮感。對未來不思不想,甚至不願意去觸碰,能拖一會兒是一會兒,能拖一時是一時,被動接受,無奈選擇。這樣的狀況在很多時候,也是長期的積累後才積壓產生的,家庭因素佔據一定的「責任」。父母過分地承擔對孩子未來的抉擇權,甚至包括方方面面的「包辦」,孩子沒有自己的規劃,進而帶來了對未來的迷茫以及淡淡的不知所措,不去想未來,反正覺得有父母在,沒有計劃,更談不上規劃。走走看看,沒有既定的方略,想著走走再說唄。

其次,現在孩子們獨生子女多,從小的獨處已經讓他們漸漸地習慣了這種生活模式,單一的模式註定了以自我為中心,有時候甚至享受獨處的不被打擾的孤寂感。這是一種習慣的養成,當然還有一部分是性格使然。現在當有了大把時間的時候,也不願意出門,習慣了在自己的小天地的獨享自我空間的樂趣,甚至一種習慣定式的拘囿。從某種程度上也減少了社交的機會,甚至情商的締造,很多孩子在這方面欠缺一些,也可以理解。當然,在進入大學之後,在一個新的環境中,尤其是在住宿的集體生活過程中,會彌補這份缺憾,但是更多的時候,或許有人會不適應,還有人會被喚起本性。但是指望他們像家長們小時候那樣已經不可能了,這也是不同時代造就的不同風格,以及習慣,甚至社會情形,難以逆轉。

再次,這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有的家長著急,覺得孩子這樣不行,缺乏情商,需要培養,需要改變。於是我們看到,當下遊學的流行,其實也是在尋找一種所謂的「破局」機會。但是有用嗎?情商,遊學,真的可以帶來性格的一種改變?真的可以靠「培訓」來改變嗎?其實很難,在很多時候,或許家長的潛移默化的過程才是最最關鍵的,孩子的性格,性情的養成在很多時候,其實就是父母的縮影,家長們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長期的,根深蒂固的,甚至很多時候,從小養成的一種習慣,思維模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來自父母的影響,這個改變太難。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辦?還有機會修改嗎?其實機會還是有的,還是需要家長們付出更多,尤其是和孩子共同去完成的一些事情,一些「作業」,一起去做一些或許本不需要孩子們參與的事情,但是因為你「執意」的邀請,在其願意或者不願意的時候,都被動去參加的一些內容,一些戶外活動,走訪,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甚至讓他們出去僅僅是傾聽都是好的,因為這種接觸的過程,就是一種思考和沉澱的過程,有時候,有意或者無意地讓孩子去做抉擇,去嘗試著解決問題。比如你在尋親訪友的過程中,也可以嘗試帶上她們,或者和孩子們一起去參加一些公益活動,一起去做一些調研,去參觀等等。

很多朋友都感覺到孩子的這種狀況的無奈,也不知道如何去改變,只是覺得這樣不好,不能只在家裡待著。其實從某種角度來看,宅在家裡,或許是短暫的休息,也是一種自我的放空過程,當這個狀況過去之後,一切都會回歸本來應該追逐的軌跡。這是他們需要經歷的一種歷練,也是一種必要的沉澱過程。即使所謂的碌碌無為,也是一種休息的狀態。當然,如果你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陪護他們,或者和他們一起去參與一些事情,那麼或許帶來的驚喜也是頗有點「驀然回首」的味道和感觸。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想讓孩子學這學那,但是,捫心自問,你曾經學過嗎,你學會了嗎?你都學不會,何必去苛求孩子?或者你願意和孩子一起參與嗎?你願意在他們不願意走出家門的時候,陪著他們走一段兒嗎?很多時候,你會說,我那麼忙,那麼累,哪有時間啊?我還得掙錢養家,還要應酬,等等一大堆的理由。回到家裡,累個半死,還不玩玩手機,看看電視,休息休息啊。那有時間出去?其實這就是你的託詞了。你真的有那麼累嗎?再說了,你再累,有哪些「首富」們累嗎?人家那些巨頭都是每天4、5點就起床了,據說,蘋果CEO庫克每天4點半起床,開始給員工發郵件,微軟比爾·蓋茨也是每天5點就起床了,你會說他們老了,睡不著了?那麼NBA巨星科比每天4點就可以看到洛杉磯清晨的樣子,這不是一種努力和付出?其實很多努力付出的人都是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養成。其實時間都是可以擠出來的,只是你願意不願意為此付出,或者你是否覺得這個付出值得,這才是根本所在。

很多時候,很多家長是不願意花更多的時間陪護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的。總覺得我能給你們提供一個環境或者氛圍,剩下的就應該你們自己去完成好了。但是,很多時候,恰恰失去了交流和交互的時間,這才是最大的損失。如果你願意划出一塊時間,周末帶孩子到附近的地方爬爬山,游泳,打球,參加體育運動,或者去圖書館,去書社、書吧,一起去看看書,那麼每周去看看一場電影,交流一下彼此的看法,甚至對某個小鮮肉的演技、化妝、衣著等等的交流。拉進彼此之間的距離,看看孩子們習慣看的書,喜歡追的劇,喜歡談論的話題。這種交流或者溝通,或許在潛移默化中也是一種思維和辨識的傳遞,或者爭鳴。甚至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遊戲,一起「打怪」,過關,甚至可以組隊,在交流的過程中才能找到彼此的契合點。

一度時間,有人批評中國的年輕人在生活上要求很高,眼睛總盯著果實,對蟻族、蝸居的生活怨聲衝天,追求時尚、名牌的勁頭十足,大好青春往往花在怎麼買房甚至買大房上,對成功的代價嚴重低估。大家都崇拜喬布斯,但有幾個人願意擁有喬布斯的青春?因為很多人不願意去付出,那麼為何會這樣呢?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家長給孩子提供了太多的泛濫的「保護」甚至替代,正是因為這樣,才帶來這樣的局面。說白了還是交流的不夠,傳遞「技能」的過程遠遠不夠。眾所周知,人際交流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專家表示:支撐教育的四個支柱是學知,學做,學會發展,學會共同生活。共同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點就要和人共處、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馬物語 的精彩文章:

噓!為什麼懷孕前三個月「不能說」,有什麼科學依據
帶孩子去商場必玩的海洋球,竟是「手足口」感染的來源
夜色如水風如靡

TAG:刀馬物語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我有這樣的庭院家居,誰還願意出門?
阿姨,你出門不照鏡子么,我願意嫁到你家,你還嫌我是城裡人
如果這是我的房子,我願意宅一輩子不出門!
國慶節你願意在家待著,還是願意約朋友或者家人出門旅遊?
院子這麼改,住裡面誰還願意出門?
這類孩子出門,很容易被人瞧不起,可惜很多家長都不在意!
不好意思,我們不合適,出門左轉,哪兒方便您去哪兒
創意手工:和孩子窩在家裡不想出門?讓我們在家做「雪人」!
沒有它都不好意思出門兒
狗狗極度不願意出門,每次出門主人必抱!說出真相讓人落淚不止
古人出門在外,為何寧願在墳場休息,也不願意走空屋門前過?
你們家「蛙」是不是又出門了
男子帶金毛出門,沒想到它被小零食「收買」不願意跟著主人回家了
哈士奇太想出門,甚至還要翻窗,抱它下來,這傢伙死活不願意
在家是霸王,出門立馬慫,你家孩子是不是也這樣?
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
裝修成這樣,還有誰願意出門?
貓咪不願意出門,主人想了一個好辦法,貓「覺得自己快廢了」
何美璇真敢玩,內搭只穿條背心就出門了,卻意外好看!
雖然你有女朋友,但你穿得那麼土怎麼行,別讓她不好意思帶你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