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胤禩受滿朝力挺最具人氣,雍正栽贓康熙大搞出身論

胤禩受滿朝力挺最具人氣,雍正栽贓康熙大搞出身論

向敬之

1

雍正四年六月,議政王大臣會議秉承皇帝旨意,給允禩臚列四十款大罪。王大臣們請示殺了允禩,雍正帝拒絕了,但不久允禩死於非命。

允禩本名胤禩,為康熙皇八子,自幼聰慧,甚曉世故,從小養成了親切隨和的待人之風。清朝規定皇子六歲起入上書房讀書,每日以名師大儒教之以滿文、蒙古文、漢文等文字,並輔以騎馬射箭等功夫。胤禩誦讀文章,純熟舒徐,聲音朗朗,還隨當時書法大家何焯學習書法,每日寫十幅字呈覽康熙。他騎射皆佳,只有十三歲時就幫忙試馬,辨別馬的好壞。

胤禩備受康熙喜愛,多次受父皇指派適其出塞時一同辦理政務,曾幫助康熙帝的二哥、裕親王福全料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等事宜,十七歲被封為貝勒,是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同其一起受封貝勒的胤禛,已二十一歲。

他處事細緻,靈活溫潤,不拘泥於規制與名分,廣有善緣。其不僅親近同宗貴胄,在江南文人中亦有極好的口碑,在朝野有「八賢王」之譽。他在眾多王公大臣中的口碑,始終是諸皇子內最好的一位,稱讚他「樸實」「極正氣」。

福全曾向康熙舉薦胤禩「心性好,不務矜誇,聰明能幹,品行端正,宜為儲君。」

《雍正王朝》中的太子胤礽與皇四子胤禛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廢,國舅兼國丈佟國維上疏要新立儲君。康熙接受了他的好意,下詔一定級別的京官外官舉薦諸皇子中優秀者為太子人選。

胤禩以絕對的舉薦票數勝出。雖然佟國維、馬齊等人的暗示,促進了群臣力挺胤禩。但從主薦官員來看,有領侍衛內大臣阿靈阿、鄂倫岱和工部左侍郎納蘭揆敘,以及長期在康熙帝身邊修史的都察院前左都御史王鴻緒等。

他們大多數都是工作在康熙身邊的人,或者是皇親國戚。阿靈阿是遏必隆之子,孝昭仁皇后、溫僖貴妃的弟弟,即康熙的小舅子。鄂倫岱是康熙舅舅佟國綱之子。揆敘為納蘭明珠的次子。王鴻緒在康熙二十八年,遭左都御史郭琇彈劾其與高士奇植黨營私、擾亂朝政,康熙帝不了了之,幾年後起用他主持編修《明史》。

作為康熙朝此期最有資歷的權臣,武英殿大學士馬齊該洞察康熙要復立廢太子,但他依然支持允禩。康熙帝擔心馬齊謀立胤禩,責令他不得干預此事。然其置上諭而不顧,弄了一個所謂民意的詐騙計,吸引大學士張玉書、溫達一同保薦胤禩。

允禩成為了最具人氣的獲勝者,但成了康熙另有意圖的受害者。

康熙帝對這個結果很不滿意,使出一票否決權,並對馬齊議罪論斬。他對力薦胤禩的佟國維說:「爾乃國舅,又為大臣。皇太子前染瘋疾,朕為國家計,安可不行拘執?後知為人鎮魘,調治全愈,又安可不行釋放?朕拘執皇太子時,並無他意。不知爾肆出大言,激烈陳奏,果何心也?諸大臣聞爾言,眾皆恐懼,遂欲立允禩為皇太子,列名保奏。朕臨御已久,安享太平,並無所謂難措置者,臣庶亦各安逸得所。今因爾言,群小復肆為妄語,諸臣俱終日憂慮,若無生路。此事關係甚重,爾既有此奏,必有確見,其何以令朕及皇太子、諸皇子不致殷憂,眾心亦可定?其明白陳奏。」(《清史稿·佟國維傳》)逼得佟國維「引罪請誅戮」。

對於這起被康熙算盤失算而強制執行的儲君競選,馬齊當眾拂袖而去,以示反對。康熙帝並未處死他,而且很快起用他為名副其實的首相。對於其他支持者,康熙帝也沒進行實質性的嚴懲。幾年後,揆敘被擢升左都御史,死後榮獲賜謚文端

2

胤禩不但在滿漢大臣中頗有聲望,而且贏得了兄弟們的支持。康熙皇九子胤禟、十子胤?和十四子胤禎,都是堅定地支持他的。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當康熙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圖謀害胤礽時,胤禎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無此心,臣等願保之!康熙十分憤怒,抽出所佩刀欲誅殺胤禎,皇五子胤祺跪抱勸止,諸皇子叩首懇求,康熙怒氣稍解,命諸皇子撻打胤禎,胤禎被打二十大板,行步艱難。

支持胤禩的阿哥們,並非電視劇《雍正王朝》設計的個個皆為莽撞的紈絝王爺。

胤禩

胤禟自幼好學嗜讀,性聰敏,喜發明,曾親手設計戰車式樣,並首開滿族人其端用拉丁語轉寫滿文。胤禟十分熱愛外國文化和西學,曾自學外語,並甚親信當時來華傳教士,胤禟善於結交朋友,為人慷慨大方,重情重義。

溫僖貴妃所生的胤?,於康熙四十八年十月,以二十六歲封多羅敦郡王,九年後代理康熙帝管理正黃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務。雖然史料中對其記載不多,其能在康熙朝封郡王、掌正黃旗,若無真能耐是不可能的。

胤禎與雍正是同胞手足,皆為孝恭仁皇后所生。他從小聰明過人,才能出眾,為康熙所厚愛,從少年時代起,就頻繁地扈從其父出巡,日常生活中,也往往被給予一些特殊優待。康熙五十七年,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喇布坦出兵進攻西藏,拉藏汗請求清朝發兵救援,康熙帝任命胤禎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喇布坦,封大將軍王,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這是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胤禟曾語:十四阿哥聰明絕頂,才德雙全,我兄弟皆不如也。

3

對於這些,康熙帝心知肚明,雖一邊重用著胤禩當差辦事,也一邊狠狠地壓制著他。康熙帝在大臣議立胤禩時,稱其「即國之賊,法所不容」(《清史稿·允禩傳》)。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前往熱河巡視途中,經由密雲、花峪溝等地,胤禩原該隨侍在旁,但因恰逢其母良妃三周年祭日,故前去祭奠亡母,未赴行在請安,派了太監去康熙處說明緣由,表示將在湯泉處等候父皇一同回京。為了致歉,他特地托太監給康熙送去一頭老鷹。康熙打開一看,老鷹已奄奄一息,極為憤怒,認為胤禩詛咒自己,當即召諸皇子至,稱:「自此朕與允禩,父子之恩絕矣。」(《清聖祖實錄》)

斃鷹事件,真是胤禩所為嗎?除非他是一個自尋死路的瘋子。當時儲君未定,聰明的胤禩斷然不敢再次觸怒裁判員康熙帝,而只會呈獻珍禽以示邀寵,最起碼都康熙開心而不責備他思母怠父的人倫矛盾。出現這種事情,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有競爭者做了手腳,胤禛也有作案的嫌疑。同時,也可以看出寡情的康熙帝在衰疲的晚年,只看現象不看本質,並懷恨在心,對兒子後來重病也是不聞不問。

《康熙王朝》陳道明版康熙

史料記載,康熙大罵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允禩之母良妃,屬滿洲正黃旗,正五品內管領阿布鼐女。康熙罵良妃為辛者庫賤婦一說,語出雍正朝編撰的《清聖祖實錄》。《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還記載:「允禩母妃病篤時,遺允禩之言曰:爾皇父以我出自微賤,常指我以責汝,我惟願我身何以得死,我在一日為汝一日之累。因而不肯服藥。」

這樣的話語,讓人不由生疑是雍正做了手腳。康熙生母佟氏,本為漢軍,後改名佟佳氏,抬旗入滿。良妃為內務府官員之女,但出身滿洲正黃旗,在具有強烈的滿漢觀念的康熙帝那裡,未必真會動不動就拿出來說事。稱自己的女人是「賤婦」,那「賤婦」的男人又是什麼?這唯一合理的解釋是,雍正帝不惜栽贓老爸康熙,來攻擊「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賤,宜別舉」(《清史稿·允禩傳》)。

倘若康熙真如此貶低胤禩的出身,並以此冠冕堂皇地不許大臣們推舉他為儲君,而滿漢大臣們甚至包括國舅佟國維、裕親王福全悉數力挺胤禩,足見胤禩的能力和威望是有目共睹的,勝過了胤礽,也絕非躲在潛邸讀佛談禪的胤禛所能比的。

知子莫若父,但康熙帝對兒子們無原則性的懲罰,動輒拘禁、辱罵。父子寡情,不免兄弟無情,無形中助長了諸皇子為奪帝位而互放明槍暗箭的恩怨情仇。

雍正即位後,嚴防著已改名的允禩,但在尚未正式繼位時,便封其為首席總理王大臣、和碩廉親王和理藩院尚書、管工部事務,且多次說:「允禩較諸弟頗有辦事之材,朕甚愛惜之」,「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

能幹的允禩不甘心帝位旁落,他自信能力不在胤禛之下,但他作為失敗者卻很快被雍正帝痛斥:「三年以來,宗人府及諸大臣劾議,什伯累積,朕百端容忍,乃允禩詭譎陰邪,狂妄悖亂,包藏禍心,日益加甚。」(《清史稿·允禩傳》)

雍正帝授意諸王大臣給允禩臚列四十款罪名,開除宗籍,囚禁於宗人府,改名阿其那。至乾隆四十七年,乾隆帝以「未有顯然悖逆之跡」,對允禩進行翻案,恢復原名,重返玉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敬之 的精彩文章:

清室毒舌力挺雍正不喜聲色,暗中揭短他濫殺無辜
努爾哈赤的理想接班人不是多爾袞,而該是他!
雍正不兌現對康熙的承諾,挨了乾隆狠狠一巴掌
宮廷畫師竊取編書大功,雍正為何用他首任軍機大臣?
雍正首輔並非張廷玉鄂爾泰,而是反其繼位的帶頭大哥

TAG:向敬之 |

您可能感興趣

《大主宰》動畫版:這栽贓嫁禍的能力也是夠了,明顯就是目中無人
被栽贓陷害?張丹峰自稱出軌風波有「貓膩」,與洪欣感情未變
馬蓉:我沒出軌,王寶強出軌劉姓女孩,栽贓,家暴,我才是受害人!
香妃假懷孕流產栽贓令妃卻被皇上貶為庶人,乾隆擁抱令妃我相信你
張萌僱人尬誇不給錢,栽贓給劉雨欣?真性情女星是雙標黨?
好友曝馬蓉沒出軌而是被謠言栽贓與陷害:不管怎麼掩蓋真相總會來
獨孤伽羅被栽贓推曼陀下水,安以軒的做法太霸氣,不愧是大姐
浙江衛視真會搞啊,惡意剪輯栽贓陷害,倒打一耙坑慘王俊凱!
搞笑漫畫,阿衰被大臉妹栽贓嫁禍嗎?
好友為證馬蓉沒出軌,氣急敗壞罵宋喆:要麼有病,要麼故意栽贓
敘利亞「化武襲擊」最終報告 俄稱栽贓嫁禍 但正義不會缺席
反對派武器庫搜出大量俄制武器,是盟友離心還是栽贓陷害?
黃曉明實力演繹小白鼠,爆料自己被栽贓陷害,幕後有黑手推動
如懿傳:她不吝自毀容顏栽贓如懿,暗殺皇后,終究被乾隆賜死!
朱仝被人栽贓陷害,無奈之下上了梁山,他不恨宋江嗎?
有些狗子大家不熟知,結果拆得比二哈還狠,還會栽贓陷害其它寵物
周立波相信網民智商可以人肉出栽贓元兇,直言爆出真名會出天大事
生辰綱被劫之後,謝都管栽贓楊志,為何卻沒有將楊志抓起來
她是《如懿傳》里最狠女人,下毒,栽贓,人肉燭台,網友:真可惡
栽贓嫁禍失敗,美國被小弟逼迫拿出證據,白宮:認清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