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不完全喪屍文化研究,人類愛它就像愛自己

不完全喪屍文化研究,人類愛它就像愛自己

2012 年 5 月 26 日下午,美國邁阿密,全身赤裸的黑人小伙魯迪·尤金,在街道上突然攻擊了一位素不相識的流浪老人,不是毆打,也不是強姦,而是生生地用牙齒撕咬他的臉。當警方趕到時,流浪漢的臉已被啃掉了 3/4 ,而魯迪·尤金還在喪心病狂地啃個沒完,即使身中子彈也絕不鬆口,直到警方連開數槍把他擊斃,才把這瘋狂殘忍的行為制止住。

經過法醫調查,發現魯迪·尤金吸食了一種別名「浴鹽」的新型毒品,它會導致吸食者異常興奮,體溫飆高超過 40 度,他們會一邊跑一邊脫衣服,宛如智障。此外,吸食者還表現出極強的攻擊性和自殘傾向,發起瘋來不管不顧,四五個大漢都拉不住,電棍也很難把他們電暈。

「浴鹽」的成分

2010 年,有個小夥子吸食了一種名為「喵喵」的浴鹽毒品,產生了強烈的幻覺,以致於直接把自己的陰囊扯了下來。因為當時他感覺全身都在被蜈蚣咬,才一言不合就扯了蛋。

這次的「食臉男」事件,伴隨 2012 末日傳言引起了不小的恐慌:裸體、咬人、無理智、無差別暴力攻擊……一時間人心惶惶,無數人嚇得魂飛魄散,因為這實在太像大眾流行文化里最噁心的怪物:

喪屍。

GIF/1K

喪屍(Zombie)也有活屍、活死人的說法,是傳說中形如死人而能夠活動的怪物。

原本是海地的巫毒教祭祀下毒,以便驅使屍體從事勞役活動。

喪屍在現代的文藝作品中也有出現,類似吸血鬼,屬於不死生物。

——維基百科

喪屍,大概是一種人類臆想出來的最傑出、最變態的實體怪物,它們結合了全人類奇奇怪怪的恐懼極點,糅匯了全世界詭異邪惡的都市傳說,然後逐漸變成一個永垂不朽的邪惡大 boss :嗜血肉、吸人腦、哼哼唧唧、成群結隊,它們拖著殘肢斷臂搖曳生姿,用血肉模糊的殘缺眼球,空洞冷漠地凝視著一切貪生怕死的人類。喪屍,是人類自己創造出的最大夢魘。

喪屍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讓人感覺這麼恐怖?

說起來,喪屍文化的形成有幾大來源,每個點都戳中了人性隱秘的死穴,讓人驚聲尖叫,細思恐極。

喪屍恐怖之一:巫毒教。

巫毒教,是源自海地的一種原始宗教。根據他們的信仰,死者可以被複活,然而死而復生的人沒有自主意識,並且被舉行復活儀式的巫師操縱,這樣的活死人就叫喪屍。

海地喪屍

但這其實不是真的讓死者復活,而是巫師在受害者的食物里下毒(河豚毒素),讓受害者出現一種「假死」的生理麻痹現象,隨後被當成死人下葬。然後巫師們會在葬禮之後,再把「屍體」挖出來,此時受害者的大腦機能已經被毒素破壞,通常會失憶並伴隨智力下降,成為「活死人」,之後就會聽命於人,受人奴役,在農田裡變成行屍走肉般的廉價勞動力。

GIF/1K

1929 年,美國人威廉·西布魯克來到了海地,在《魔力之島》一書中,他提到自己在海地曾目睹喪屍在種植園工作的樣子:

「他(喪屍)的眼睛是最可怕的,超出了我的想像。它們實在很像死人的眼睛,不瞎,但是凝視前方、茫然,對我視而不見。他的臉色更是糟糕,完全是個空白,好像臉上什麼都沒有一樣。這似乎不僅是面無表情,而是根本沒有做出表情的能力。」

喪屍恐怖之二:恐怖谷。

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是指當一個事物與活人或動物非常相似,但不完全相似的時候,給人帶來的厭惡的心理反應。所謂「谷」,就是在某事物和人越來越像時,我們對它的好感度突然下降,跌到反感的水平,然後再回升到好感的那段範圍。

比如蠟像、小丑、模擬娃娃,很多人覺得它們陰森變態,就是因為看起來太像人,而又能看出不是人,於是產生了「非我族類」的反感。

一個東西越像人,就越可愛,但太像人,就有點怪。

健康的人讓人有好感,會動的機器人也感覺正常,有點像人的毛絨娃娃也挺可愛,但超級像人、又不是人的東西,就會讓人感覺莫名不適,比如屍體。

但最最恐怖的是,它,居,然,會,動!

GIF/1K

這就是喪屍。在恐怖谷理論里,喪屍是當之無愧的谷底之王。

喪屍恐怖之三:人吃人。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不少難以啟齒又令人髮指的現象,那就是同類相食。

古今中外,各種文明都有過吃人的記載。中國歷史上,「易子而食」和「人相食」的字眼不絕於史書,《史記》、《新唐書》、《資治通鑒》、《明史》等都有過詳細記錄,從公元前到新世紀,中國歷史上有 118 個時期有過食人的記錄,這還不包括野史。

通常這些「人吃人」的悲劇都發生在戰亂、饑荒、衰敗的年代,世道艱難、家國破碎、人性淪喪、道德淪亡……吃人,更多是在喪失社會秩序之下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悲劇反映到文藝作品裡,就催生了「母夜叉孫二娘」、「人肉叉燒包」這些亂世食人魔。

還有一些人,由於受過嚴重的外界刺激、出現了極端精神問題、失去了正常心智,也會吃人,比如著名美食界大 V ——《沉默的羔羊》里的漢尼拔,吃人只為滿足自己的口欲,吃完之後還要伴隨著《哥德堡變奏曲》優雅起舞。

這些吃人的人,也是喪屍文化形成中的重要參考。

喪屍恐怖之四:狂犬病。

自然界里,發狂的惡犬可以說是動物界喪屍了。

狂犬病和喪屍莫名相像,病毒主要通過咬傷和抓傷的形式,以唾液為載體進行傳播。受感染者病發之後,會變得異常狂躁、喪失理智並造成無差別攻擊,病死率接近 100% ,不打疫苗幾乎是必死無疑。雖然在世界範圍內的大多數國家,狂犬病已經被控制,但是這些特徵仍然撥動了人類恐懼的神經:病毒、傳染、攻擊性、喪失理智、以及死亡。

GIF/2K

對疾病的恐懼,對密集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對同類屍體的恐懼,對似人非人的恐懼,對喪失人性的恐懼,對食人禁忌的恐懼,對無差別打擊的恐懼,對完全無法溝通的惡意的恐懼——喪屍完美集合了這些恐懼的要素,當然是當之無愧的人類噩夢最佳代言人。

GIF/1K

但說起真正把喪屍文化發揚光大的,不得不提到下面這部電影。

喪屍恐怖之五:活死人之夜。

1968 年,美國導演喬治·A·羅梅羅拍攝了電影《活死人之夜》,這部電影被公認為當代喪屍片的開山鼻祖,影響了其後不計其數的同類型影片,對喪屍文化的傳播影響巨大。

「喪屍之父」喬治·A·羅梅羅,於 2017 年 7 月 16 日去世。

這部電影的劇情也是幾乎所有喪屍片的典型套路:兩兄妹到鄉下掃墓,偶遇喪屍攻擊,哥哥不幸感染,妹妹僥倖逃脫,與其他倖存者一起躲在一棟房子里。大家以房子為據點,竭力抵禦喪屍大軍的侵襲,期間歷經衝突分歧,最後達成一致團結協作。幾經波折之後,人類死傷慘重,最終只有少數逃出生天。

喪屍爆發,社區、公路、商場、街道,成群結隊、緩緩走來的喪屍從各種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現。

少數倖存者堅守一個封閉狹小的堡壘,奮力阻止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屍潮入侵。

倖存者的親人朋友被喪屍咬傷,也變成喪屍,毫不猶豫地扭頭攻擊人類倖存者。

大部分活人變成了喪屍,人類沒落,世界變成喪屍的樂園。

從這部電影開始,這些場景成為日後幾乎所有喪屍片的標配套餐。

《活死人之夜》還確立了幾條喪屍基本核心定理:

喪屍大腦完全退化,身體腐爛,行動遲緩,沒有自我意識,完全靠本能活動。

喪屍唯一的目標就是啃食新鮮人肉,對活人血肉尤其是人類大腦有強烈渴望。

喪屍會傳染,人被咬後會感染,死後也變成喪屍。前一分鐘的同伴,下一分鐘就會成為敵人。

喪屍必須被爆頭才能消滅,傷害軀幹和四肢無效。

從《活死人之夜》上映的這一年開始,喪屍就迅速成為美國流行文化中的當紅炸子雞。為什麼?這和當時的世界背景也有關係。

喪屍恐怖之六:經濟和政治。

喪屍片其實一直有濃厚的政治隱喻,從現代意義上喪屍鼻祖《活死人之夜》開始,就暗暗迎合了人們心中關於意識形態、階級、種族對抗的恐懼心理。

——知乎用戶 @Eggpain

1968 年,《活死人之夜》上映後,被解讀出不少政治隱喻,直指美國的社會問題:黑人與白人之間緊張的衝突貫穿始終,反映了美國尖銳的種族矛盾;領導眾人的黑人英雄被趕來救援的政府軍槍斃,被認為是影射馬丁·路德·金被刺殺;自私自利的父親被喪屍女孩咬死,反映了美國的家庭問題和對傳統文化的反叛;電影末尾,廣播中提到政府要用「搜尋並摧毀」的方式對付喪屍,暗諷了美軍在越南戰爭中失敗的戰術。

實際上,喪屍代表了人類內心深處的某種恐懼,喪屍文化興盛的幾個時期,都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低谷:1930 年代的大蕭條、1970 年代的美蘇冷戰與核威脅、21 世紀初的經濟危機和恐怖主義。

via @余小島/豆瓣 喪屍電影大生產總是伴隨著社會動亂。

這些年代裡,沮喪頹廢的情緒瀰漫在大眾心頭,喪屍只是人類心裡威脅力量的化身。在這樣強大的外力面前,人們無從擺脫命運的枷鎖和註定的結局,只能像喪屍一樣漫無目的地絕望遊盪。

如果我們把時間撥回 1968 年,假設你只是個普通的老百姓,把喪屍片里的「喪屍」替換成「意識形態的敵對」,把人類「屍變」替換成「政治洗腦」,是不是就好理解多了?

其實現代喪屍題材影視的產生,就是源自對意識形態的恐懼。敵對的意識形態潛伏在生活的日常中,威脅著每個人的生命安全,甚至可以感染親友,顛覆社會,試圖取代自己的地位成為世界的主宰。

喪屍恐怖之七:對未來的憂慮。

近兩百年,人類科學突飛猛進,尤其是克隆技術和人工智慧出現之後,人類有了扮演「上帝」的可能。然而我們對科技的憂慮和質疑卻從未停止,這種憂慮本身也是對自身文明前途的擔憂。

在許多電影里,不同於其他妖魔鬼怪,喪屍爆發的起因通常不是魔法、詛咒和修鍊成精,而是環境污染、病毒變異和核輻射擴散等人類自己的作死。喪屍爆發的末日景象,也包含了人們對科技發展失控的焦慮。

不過這些目前都還只是摸不著邊的臆想。

聰明的人們發現,只要能掌握了人們的恐懼,就掌握了人們的一切。大家害怕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

在目前的影視界里,喪屍就像當下的小鮮肉,只要文藝作品裡有,就能吸引人的眼球,帶來大量的話題和流量,而且能自發形成抱團的「喪屍粉」。於是人們開發出各種類型的喪屍電影和喪屍遊戲,用來殺戮也好、取樂也罷,總之是要滿足廣大粉絲對喪屍的迷戀需求,可怕的喪屍反而造就了一股大眾流行文化,各國人民都對它們又怕又愛,愛怕交織。

雖然喪屍藝術家和小鮮肉藝術家都不需要智商和演技,但不同的是,喪屍藝術家物美價廉,愛演群戲,可塑性強,接受任何人設,極富娛樂精神。

喪屍有嘻哈

它們是最棒的演員:不限制時代,不限制地域,無所謂替身,在電影里永遠勤勤懇懇 keep moving ,不挑番位不撕逼,不煙不酒不大牌,不拘泥於任何角色和類型,人類沒死就不妥協不投降,殺傷力可強可弱,外表可凶可萌,與人類有大量情感羈絆(可以爆掉喪屍頭,也可以和喪屍談戀愛),喪屍在感觀上更具象、更刺激、更鮮活、更百變,可以說是藝術生命力極強。

GIF/1K

GIF/2K

GIF/1K

GIF/1K

喪屍們多姿多彩的銀幕形象

所以,從古至今,從加州到釜山,從中土到未來,從生化實驗室到塞北永冬之地,不用奇怪,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能出現喪屍,我們人類創造出的喪屍危機,早就足夠把地球毀滅一百萬次了。

喪屍世界大戰

如果未來的外星殖民者來到地球,研究過人類文明的資料後,他們很可能會作出判斷:

喪屍是娛樂界的扛把子,喪屍是不屈不撓的種族,喪屍是地球的主人,喪屍存在於過去與未來,喪屍是詩歌和遠方,喪屍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從來就沒有什麼人類救世主,they are just walking dead.

相關來源:https://www.zhihu.com/search?type=content&q=%E6%81%90%E6%80%96%E8%B0%B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在Wezeit 的精彩文章:

剛畢業就被 Gucci 邀請合作,這個年輕人有什麼魔力?
中國概念藝術大神作品以教程
中國的男明星,怎麼就沒有一個是世界級時尚Icon?
媽我不想再撒謊了,我是同性戀

TAG:微在Wezeit |

您可能感興趣

不靠譜研究中心 | 喵星人是否懂人類的情感
外向人愛泡健身房!心理研究:「愛做啥運動」看出你個性
文獻研究:不要全盤接受文化糟粕,也不要自我矮化
特異功能——狗比人要厲害,研究表明它真的有讀心術哦!
憑自己本事單身的,網友:哥們你不適合戀愛,適合搞研究
研究表明狗可能要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像人類
如果需要塑造完美的理想人生,就要研究這些陰暗面
可愛小女孩卻身患罕見病,醫生也治不了,母親擬籌巨款請人研究
混得不好,不用自責:研究發現運氣對成功的影響超乎你想像
混得不好,不用自責:研究表明運氣對成功的影響超乎你想像
男子為研究屍體不腐術,竟拿親兄弟做實驗!沒想到一年後真完好無缺
放屁熏不死人,還能救人?這6項奇葩心理研究可能會讓你懷疑人生
為什麼有好多人不由自主地抖腿?有研究表明似乎是家族遺傳疾病!
不是危言聳聽!研究表明 全球動植物數量減 人類將自食惡果
不喝奶茶,改喝水果茶就能更健康?科學研究:它正毀掉你的笑容
研究人員能將一個電子置於既不自由也不束縛的雙重態
新型精子結構被發現,研究人員:有望治癒不孕不育!
男人注意,你就要「失業」了!科學家正在研究人造精子
研究發現,魚油可能不像您想像的那樣健康
桑兵|學術研究只能自由,不能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