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羅蘭貝格聚焦:中國民營銀行藍皮書

羅蘭貝格聚焦:中國民營銀行藍皮書

亮點一覽

羅蘭貝格聚焦 – 中國民營銀行藍皮書

在大量普惠金融需求長期未得到滿足的背景下,監管逐步放開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加上企業基於內部發展動因積極涉足金融業態,自2014年開閘以來,民營銀行的設立工作穩步推進,逐步進入了常態化階段。2017年7月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更明確指出支持發展中小銀行和民營金融機構,為民營資本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然而,創新之路難以一帆風順,在申請籌建過程中及開業後或將遇到一系列內外部挑戰。由於其外部性,銀行業長期以來是強監管、高門檻的行業,監管對民營銀行的准入同樣始終把持著高標準、嚴要求的態度。隨著首批試點經驗的積累,監管機構進一步細化和落實民營銀行的許可程序及監督辦法,對股東資質及籌備方案要求的執行更為嚴格,可調整空間逐步縮減,對於計劃申請籌建民營銀行的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銀行籌建工作紛繁複雜,是一項時間緊、任務重的系統性工程,而民營銀行股東大多缺乏金融業從業經驗,市場上有籌建經驗的團隊屈指可數,如何保障籌建高效有序,是其面臨的重要挑戰。

此外,新生的民營銀行受到多面夾擊,缺乏傳統銀行線下網路、客戶、品牌等重要資源稟賦,並受銀行業的高監管,在業務上有一定邊界,如何基於自身生態圈資源、創新能力、技術等優勢進行差異化競爭,將決定其是否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突圍而出。

在近年大量的民營銀行申請、籌建、開業及戰略規劃項目中,羅蘭貝格金融服務行業中心在該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行業和項目實施經驗。本報告將重點總結羅蘭貝格團隊的行業洞察和項目經驗。

市場需求和監管開放激發了民營銀行的萌芽

過去,中國商業銀行體系由國有資本主導,民營資本難以進入。隨著市場化趨勢不斷加深,創新技術和商業模式持續湧現,監管逐步開放民營資本以多種方式開展金融服務,例如小貸公司、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等。加之市場條件的成熟和企業自身金融能力的建立,商業銀行牌照最終向民營資本開放。

大量長尾客戶的金融需求未得到滿足

傳統商業銀行大多採用廣泛鋪設網點、搭建客戶經理團隊的方式服務客戶,並以抵質押物作為主要的風險控制手段,以政府、大型企業、高凈值個人為目標客群,在服務小額、分散的客戶及金融需求方面缺乏足夠的動力和能力。儘管國家三令五申要求重視普惠金融並支持小微企業,但是效果有限。

目前,中國現有金融體系仍無法有效覆蓋小微企業、「三農」、普惠個人等長尾客戶,市場亟需新生力量的注入,在渠道覆蓋、運營、風控上取得突破,通過技術手段和創新模式,以成本有效的方式觸達長尾客戶,覆蓋碎片化的金融需求,激活金融市場活力。

監管態度逐步開放准入資格

金融服務行業是高監管行業,對金融機構的發起設立人有著嚴格的資質要求,長期以來基本由國有資本壟斷,並以銀行、保險、證券三大業態為主導,其他業態的發展受到限制。商業銀行在政策壁壘的長期保護下處於強勢地位,同質化嚴重,國務院等政府機構多次提出需要打破壟斷,引入多元化的參與主體。

早在2010年,國務院發文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等六大領域,此舉被視為開放民營銀行機構准入的信號;2012年,時任總理溫家寶在全國工作會議上指出,需要打破金融等領域的壟斷,為民營銀行的開放奠定了基調;同年,銀監會發文明確民營企業可通過發起設立、認購新股、受讓股權、併購重組等方式投資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法律法規上承認民營資本地位,政策環境逐步明朗。

短短几年間,金融辦、銀監會等監管機構密集出台小貸公司管理辦法、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開放消費金融公司及放寬出資人要求,民間資本逐步進入金融服務市場;2014年,最終實現民營銀行開閘,銀行業對民營資本開放。

科技的進步革新推動更多參與者進入一方面,傳統商業銀行運營模式和風控手段無法適用於長尾客群,服務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非金融企業缺乏金融需求挖掘、信貸產品設計、全面風險管理、資產負債管理等金融專業方面的經驗和能力,融資難、

融資貴的問題長期未得到解決。

然而,近年來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催生了大量電子商務等「互聯網+」經濟生態,積累了海量的電子化數據,涵蓋生產經營、社交人脈、消費出行等各方面,將散落各地的小微客戶聚集到線上平台,線上化和數據積累為以創新手段服務長尾客戶提供了突破口。

技術的突破也深刻改變了金融行業,移動支付、貨幣基金、網路貸款等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創新頻頻攪動傳統金融服務體系,非金融企業正通過技術優勢和創新模式實現彎道超車,邁進金融服務市場並不斷積累經驗和搭建能力,已初具服務以往傳統金融體系未能覆蓋的客戶的能力,為進入商業銀行領域做好了準備。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投行報告 的精彩文章:

華爾街日報:蘋果無恥!蘋果的中國困境 畢馬威:中國的網購消費者-一場趨向移動端消費的轉型
麥格里資本中國經濟報告:房地產和美聯儲2大支柱繼續……重申中國房地產非泡沫是錯配
保監會:未要求、計劃或安排安邦出售海外資產 摩根士丹利:中國金融出清路線圖之二:比預想的快廣平 已經成功一半
被華為打敗 2017上半財年 蘋果手機在中國收入下降13%
業內:下半年活著是最好的,現金為王,手裡多點錢不是什麼壞事情 中金公司:資金面穩定推動債券槓桿有一定恢復

TAG:國際投行報告 |

您可能感興趣

海爾發布全球首部《智慧家庭藍皮書》
《國際城市藍皮書》新鮮出爐 中國33城入列世界城市
英國藍皮書:英國發展報告
【vol.1】《湖州民國史研究》《中國東南亞研究會通訊》《泰國藍皮書》徵稿啟事
中國科協發布藍皮書 「摸清」我國科技期刊家底
醫院藍皮書:中國醫院競爭力報告
史皇告別藍皮膚?《阿拉丁》發角色海報
《北京藍皮書》:北京城市文化競爭力指數全國第一
《中國社會組織報告》藍皮書在京發布
我國首部《健康管理藍皮書: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產業發展報告(2018)》發布
《阿拉丁》里的燈神為什麼是藍皮膚?
《城市藍皮書No.11》:我國東部地區城市健康發展整體佔優
健康管理藍皮書: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產業發展報告
中國發布的首部《健康管理藍皮書》都說了些啥?
國內首部地區性科普藍皮書正式出版
雙創藍皮書:中國雙創發展報告
《德國藍皮書:德國發展報告(2018)》發布 聚焦「默克爾4.0政府」內政外交走向
社科院藍皮書顯示中國央企引領企業社會責任發展
社科院藍皮書:央企履行社會責任成績斐然
藍皮書計劃:上世紀初,美國政府曾秘密進行的外星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