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近馬嵬坡,尋找長眠在此的一代絕世佳人楊貴妃

走近馬嵬坡,尋找長眠在此的一代絕世佳人楊貴妃

寫在前面的話——

公元756年6月,反叛唐朝的安祿山軍隊攻入潼關。唐玄宗李隆基攜楊貴妃、宰相楊國忠、太子李亨以及諸皇親國戚和心腹宦官,離開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長安,逃往四川。

次日響時,大隊人馬行至馬嵬驛,突發兵變。護駕軍士砍殺禍國殃民的楊國忠,並要求唐玄宗立即處死貴妃楊玉環。此時的唐玄宗已是72歲,老態龍鍾。為保全自己的性命,無奈之下賜楊貴妃三尺白綾,令其自縊於馬嵬驛一棵梨樹下。

一名絕代佳人,在38歲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馬嵬坡的黃土下長眠。

中餐吃罷,從咸陽市區出發,坐4路公交車,到20多公里外的興平車站,再轉坐1路車。2個多小時後,我已經站在了馬嵬鎮大街上。

五月的秦地,春風柔柔撲面。陽光灑在古老而雄渾的秦川土塬上。舉目之處,麥田青青,瀰漫著熟悉的芳草氣息。

我此行目地,是去尋找一名絕代佳人在此地香消玉殞之處。

此時,距那個著名的「馬嵬驛兵變」故事,已經過去了1259年。

下了車,正趕上馬嵬鎮的集日。集市上人頭攢動,叫賣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距集市幾百米之處,便是楊貴妃墓。此景此情,很難想像這裡便是當年唐玄宗李隆基西逃遇兵變,六軍誅宰相楊國忠、縊楊貴妃以塞天下怒的地方。

據傳,歷經兩年戰爭,反叛的軍隊東逃,長安收復。唐玄宗由蜀地返回,路過這馬嵬坡傷心地。然而,美人已逝,情難以托。茫茫四顧,荒草漫煙。

唐玄宗到黃山宮去拜老子,已經74歲的他,順手將拄著的槐枝插在院中,誰料這槐枝便活了。現今此樹已千餘年,蓊蓊鬱郁,名為「太上槐」。古樹如遒龍盤踞,蒼古崢嶸,樹枝上掛滿了信眾求福求願的紅綢,煞增一派神氣。

從此,馬嵬當地便廣修黃山宮,四鄰八鄉民眾紛紛瞻拜,使馬嵬坡更添了一些仙風道骨。

關於楊貴妃墓,史上有不少說道一一

一說:這裡僅是楊貴妃的衣冠冢,當年楊貴妃雖被埋葬於此,但在收復長安後,李隆基曾密令人將楊貴妃遷葬。至於遷葬何處,無人知曉。

還有一說:相傳當年楊貴妃並沒有死,而是東渡逃到了日本,所以,現在日本也有一座楊貴妃墓。

不過,馬嵬鎮的百姓並不認同。他們說楊貴妃一直葬於此,並且當地女子還有用楊貴妃墓前的白土搽臉的習慣,可以美容去雀斑。並稱這種土為貴妃粉......

1937年,在時任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支持下,楊貴妃墓園進行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修復。如今的楊貴妃墓園大體上就是當年的格局。大門頂額橫書「唐楊氏貴妃之墓」,就是邵力子所題。

貴妃墓為依山而建在半坡上的小陵園,呈階梯狀。進入陵園,正面一座三間的仿古式獻殿,作為「唐代婦女生活展」展室對外開放。展示唐代女性生活的有關實物和文字,分為「審美情趣」、「髮髻綽姿」、「面靨倩影」、「服飾新潮」、「出行常度」、「翰墨風流」、「樂舞春韻」、「農家淺露」等八個部分。

楊貴妃陵園小巧玲瓏,佔地3000多平米,穿越獻殿就是墓冢。在墓東、西、北三面有迴廊,鑲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歷史名人的遊記和題詠。

楊貴妃陵園以其「古冢留香,詩碑放彩」的獨特魅力而馳名海內外。

院內一條甬道引向墓前一一這就是貴妃楊玉環的墓了。楊貴妃當年在此被逼自縊,兩年後,唐玄宗歸來經過此處,想重新安葬。但挖開墳墓卻不見屍骨,只剩一隻香囊,所以修了這個衣冠冢。

眼前的楊貴妃墳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一抔黃土上以青磚包裹,顯得寂寥、空蕩,有一種凄婉的感覺。

據說,楊貴妃墓原是一個很大的土冢,墓上封土香氣宜人。當地每逢農曆三月初三,成群接隊的姑娘們便來到這裡遊玩,臨走時都要在貴妃墓上抓把黃土帶走,回家後與麵粉攙和,名曰「貴妃粉」。擦臉可使皮膚變白,容貌變的更美。當地為保護墓葬,而砌成現在這種風格獨特的青磚冢。

楊貴妃名玉環,陝西華陰人,通曉音樂,能歌善舞,有傾國之貌。原為唐玄宗十八子李瑁的王妃,後被唐玄宗召入宮中,封為貴妃。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爆發了導致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次年,唐玄宗西逃至馬嵬坡時,隨駕護衛軍請斬貴妃楊玉環。唐玄宗無奈,只好賜貴妃自縊,演出了一幕震撼千古的悲劇。兩年之後,唐玄宗由四川返回,曾密令人將楊貴妃遷葬。因此該墓究竟是原來的墓還是遷葬後的墓,或者是楊貴妃的衣冠冢,尚無確征。

在墳墓東、西、北三面有迴廊,鑲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歷史名人的遊記和題詠。這些碑石中既有唐僖宗、李商隱等唐代著名人物的作品,又有近代林則徐、于右任等的題詠。

珍貴的碑刻,字體不同,風格各異,誠抒胸臆,各展千秋。

其中,鴉片戰爭後,被發配新疆伊犁的林則徐,途經此地時題詩一首:

「六軍何事駐征驂,妾為君王死亦甘。

拋得蛾眉安將士,人間從此重生男。」

楊貴妃墓園裡種植有許多紅白相間的牡丹花,很是漂亮。牡丹花,被國人視為富貴、吉祥、幸福和繁榮的象徵。牡丹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南北朝時已聲成為觀賞植物。

從唐代起,牡丹就被推崇為「國花」、和「花中之王」。統領群芳,地位尊貴。唐代詩人白居易「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劉禹錫「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等膾炙人口的詩句,生動地描述了當時人們傾城觀花的盛況。

民間曾有牡丹花和楊貴妃比美的故事。說的是這楊玉環被選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花兒,便聯想到自己被關在深宮之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

楊玉環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可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呢?」說罷,聲淚俱下,便去摸花。誰知,楊玉環剛摸到鮮花,這花瓣便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其實,她摸的是含羞草。

這一幕情景,正好被一宮女看見。這宮女便到處說,楊玉環和牡丹花比美,花兒都被比得含羞低下了頭。於是,楊玉環容貌「羞花」的稱號便如此得來了。

如今,我靜靜地站在牡丹花前,只見這牡丹花開依舊,但卻不是唐朝的花兒了。

位於西安的華清池,是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的高潮。這段神仙伴侶一般的情史,最後卻在馬嵬坡畫上了句號。「安史之亂」中,唐玄宗攜貴妃一行西逃避難,行至馬嵬坡前,禁軍嘩變,脅迫唐玄宗下令將楊玉環縊死。

就這樣,一個美麗的女人以其寶貴生命,使一個小小的馬嵬坡出名了。

墓園後的半山坡上,一座高5.8米的漢白玉貴妃雕像,聳立於鮮花和綠叢之中。楊玉環含情脈脈,側首西望,彷彿把千年歷史場景拉回到眼前。

唐朝仕女以胖為美,漢白玉雕像的楊玉環,也臃容華貴,體態豐滿。

說起楊貴妃,便聯想到她最喜吃的零食:荔枝。

楊貴妃的時代,西安尚叫長安,本地不產荔枝,全是由南方運來。想當年,唐玄宗為討愛妃歡心,命驛使快馬加鞭,搶運這人間珍品。

大詩人杜牧游罷華清宮,蘸著溫泉水寫下絕句一首: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此情此景,彷彿目擊到千里走單騎的使者,正縱馬日夜兼程。可這並不是傳送戰火狼煙的警報,那快馬的信使肩頭,不過馱著一囊透明凝脂、味道香美的荔枝......

陵園裡,有60年代毛澤東手書的《長恨歌》,其筆跡被當地鐫刻在石壁上,為《長恨歌》增添了光彩一筆。更為天下人留下了毛澤東的狂草書法藝術。

馬嵬坡兵變,在中國歷史上堪稱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影響極其深遠。後世文人以馬嵬坡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但也有人為嘩眾取寵,篡改歷史,說楊貴妃並未死,由此引申出海量故事。

公元806年,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縣)縣尉。一日,與友人到馬嵬驛附近的仙游寺遊覽,談及馬嵬坡之事。友人鼓勵白居易「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

於是,白居易便寫下了這首著名的長詩。說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故事的發生初始在長安,演繹的高潮在華清池,結局在馬嵬坡。更因為該詩的最後兩句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就稱這首詩叫《長恨歌》。

《長恨歌》的創作是在馬嵬事變50年後。當時白居易正與一位大戶人家的漂亮小姐相戀,彼此「早聆懿範,互相傾慕」。在愛情浸泡中的白居易寫《長恨歌》時,自然動情,用意,使這篇詩歌成為了千年不衰的絕唱。

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鍊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

詩人並不拘泥於歷史,而是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宛轉動人的故事。由於詩中的故事和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複雜真實再現,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白居易在長恨歌里的精彩詞語 一一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後宮佳麗三千人, 三千寵愛在一身......

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所說的恨,是對愛情悲劇,對命運本身的抱怨。此恨綿綿無絕期,意味著彼此難忘,天地之隔的相思之苦。

不禁令人感喟,華清池,多麼甜蜜的溫泉富貴鄉,卻在馬嵬坡結了一個剪不斷的苦果......

緩緩的踏上青石台階,倚在太真殿的欄杆上,望著面前那尊冰雕玉砌的背影,心裡默默地誦讀著一曲長恨歌......此時,心境早已經飛向那遙遙的東海,那個如夢似幻的蓬萊仙境,那個美麗靈魂棲息的地方。

楊貴妃能夠得到唐玄宗的寵愛,絕不僅僅是容貌長得美麗,關鍵是她能有效揣摩唐玄宗的心理,而這也是後宮許多姿色艷麗的女子做不到的地方。相傳,一天唐玄宗與親王下棋,楊貴妃站在棋局前觀看。唐玄宗眼看就要輸棋了,天子下棋乍能會輸呢。這時,楊貴妃便將懷裡的小貓扔在棋盤上,擾亂了棋局,致使無法分清輸贏。對此,唐玄宗因此十分高興。

平定了安祿山叛亂後,收復長安,唐玄宗當了太上皇。他令畫工描繪楊貴妃的圖形,朝夕看著嘆息不已。唐玄宗回長安後,曾專程來到華清宮,在望京樓下命奏《雨霖鈴》曲。

曲子演奏到一半時,他四顧凄涼,不覺淚流滿面。左右見了也十分傷感。

民間傳說,太上皇李隆基因想念楊貴妃而不能釋懷,便讓術士去尋找楊貴妃的靈魂。術士到了東海,跨上蓬壺山,忽見最高山上有許多樓閣,門匾上寫著「玉妃太真院」。

上前拍射門環,一個碧衣侍女將術士請進來,只見楊貴妃穿紫綃,佩紅玉,左右侍女七八人。楊貴妃問皇帝乍樣,又問馬嵬坡兵變以後的事。術士逐一敘說。楊貴妃命侍女取來一個金釵鈿合,折成兩半,一半交授給術士說:「為我謝太上皇,將這件東西交給他。」接著,又悲傷地說:「希望與他再結來生緣。」

術士回來之後,將此經歷回奏唐玄宗,玄宗震悼不已。幾天之後,唐玄宗命人準備沐浴,並說:「假如我就枕,不要叫醒我。」

然而,他睡下去後,就再也沒有醒來......

都說美女生前韻事多,不想楊貴妃死後千年,關於她的墓冢仍有爭議。有傳言稱楊貴妃流落日本,日本出版的一本書《楊貴妃復活秘史》中說,楊貴妃逃脫馬嵬坡後,輾轉乘船到日本。1963年,還有一位日本姑娘在電視里展示了自己的家譜,說她就是楊貴妃的後人。連日本的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稱是楊貴妃的後裔。歷史上的楊貴妃自縊死於馬嵬坡,日本何來貴妃墓一直是個謎。

對此,早年間國內知名學者俞平伯和魯訊之弟周作人倆位老先生,就持這種觀點。他們曾著文說:當時縊死的是個宮女,而楊貴妃卻碾轉逃往日本了,一起出逃的還有楊國忠的兒媳及孫子楊歡。

對於楊貴妃的死,正史《舊唐書·楊貴妃傳》中有明確記載:禁軍馬嵬坡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後,認為「賊本尚在」,請求再殺楊貴妃以免後患。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遂縊死於佛室」。

試想,在當時那種軍隊嘩變,眾人生死系旦息之間的危急情況下,唐玄宗尚且不能自保,如何能夠保住楊貴妃?如果腦袋不被驢踢,誰會相信那些胡編亂造?

由此可見,當年楊貴妃確實是死了。

史載,唐玄宗從成都避難之後返回長安,路過馬嵬坡時,曾想祭祀楊貴妃,但遭到反對後只得作罷。不得已,唐玄宗悄悄吩咐太監,備棺槨遷葬楊貴妃。

然而,當挖開楊貴妃墳墓時,卻只發現一個香囊。唐玄宗命畫工在一處宮殿里畫了楊貴妃的像,每天早晚都去那裡看一看。每次去,必然淚涕橫流。

所以真正的謎團,並非楊貴妃是否死於馬嵬驛,而是死後屍體去了哪裡?對於這個疑問,《唐國史補》中的記載可能會給一些啟示:「玄宗幸蜀,至馬嵬驛,命高力士縊貴妃於佛堂前梨樹下。馬嵬店媼收得錦靿一隻,相傳過客每一借玩,必須百錢,前後獲利極多,媼因至富」。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一一楊貴妃死於馬嵬驛的一座佛堂梨樹下,腳上的一隻鞋子失落,導致一位收得此鞋的老太婆藉此發大財。由此可以推斷,如果當時挖楊貴妃墓時,屍體真的不見,極有可能是被人挖出來了。其目的可能是愛慕、可能是同情、也可能是想發財。

站在今天的角度上來評價,楊貴妃因受寵而全家富貴,在當時可能會招人恨。然而,後世反而獲得廣泛的同情。這是因為,楊貴妃終究只是一個女人,卻在戰亂之際成了替罪羊。客觀上是以她的慘死,減免了一國之君本應承擔的責任。

保江山,還是要美人?對於落難之中的唐玄宗來說,在馬嵬坡這個十字路口上,他也只能這麼選擇。海誓山盟的愛情,也經不住生死的考驗。然而,度過難關之後再回想起楊貴妃,唐玄宗肯定是愧疚的。

關於楊貴妃與李隆基的愛情故事,歷代多少文人大肆粉飾。更有白居易那首《長恨歌》,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全篇對李楊的愛情極盡溢美之詞,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來形容他們的愛情生死不渝。連那華清池的溫泉,也彷彿是唐玄宗長誨的熱淚滾滾。

由此可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楊貴妃之死的傳說愈來愈生動。同時,離開史實也愈來愈遠。其實,楊貴妃在馬嵬驛必死無疑。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對這一事件有細緻描寫:

「九重城翩煙塵生,干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

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楊貴妃死後即葬於馬嵬驛,這已有史書記載。至於民間傳說的那些楊貴妃死而復生、跑到日本等等的說法,也只是反映了人們對她的同情與懷念而已。

如今,楊貴妃有無逃離馬嵬坡已不重要了,即使逃離了,如今也早已化為塵土。所幸的是,那個悲劇時代也遁然遠去!

馬嵬坡事變需要搞清的問題是:中國這麼大,當時的唐玄宗為何要跑到四川去?

唐玄宗能到四川去,全是宰相楊國忠的功勞。30歲時的楊國忠當過四川劍南節度使,在其族妹楊玉環得寵後更是飛黃騰達,升任宰相,身兼四十餘職,權傾天下。正當叛軍攻陷潼關,長安危在旦夕之際,楊國忠建議逃往四川避難。原因很簡單:1、四川易守難攻;2、自己在四川當過官,是老根據地;3、打不過安祿山,唐玄宗還可以割據四川,建立小朝廷。

那麼,當時造反的御林軍已經殺了楊國忠,為何還要殺掉楊貴妃呢?

因為當時安祿山起兵的理由,就是要誅殺奸臣楊國忠。因此在軍士們看來,都是楊國忠的罪過。再加上太子暗中授意,煽風點火,導致楊國忠被殺。之後,軍士們仍然擔心楊貴妃活著,遲早要替楊國忠報仇。因此,為絕後患,只有逼死楊貴妃。

按照史書記載,原因就是認為"賊本尚在」。

「那一年的雪花飄落,梅花開枝頭。

那一年的,華清池下,留下太多愁......」

一首《新貴妃醉酒》的歌曲,讓楊貴妃這一傳奇人物再度出現在世人的眼前。給現代人們講述了千年之前,關於馬嵬坡、關於大唐帝國天子演繹出的一段悲愴愛情故事。在這個愛情故事裡,一個傾城傾國的貌美女子,被當作敗國的禍水,無情地潑灑在了黃土高坡上,覆蓋於她身上的罵名連同她的美貌傳說,讓嗣後的千年囂鬧不已。

登上高高的望都亭,從半空中望去,但見荒冢依舊,亭閣依舊,楊柳依舊。陵園當中,楊貴妃那尊漢白玉塑像,香魂千年不散。

潔白的瓊花,將冢上黃土浸染成芬芳的凝脂,也將過往的村婦妝點成溫婉如花的美人......

早春的斜陽,靜靜照在黃土地上。已是傍晚時分,零落分布的村莊里,家家早已升起裊裊炊煙。

楊貴妃墓園區內,百花盛開,古樹參天,清靜幽雅。置身於17米高的望都亭上,可以盡情領略秦川台塬,還有眼前這一方唐風遺韻。

我靜靜地倚靠在青石欄杆上,望著夕陽西下,照耀著草綠、花紅、黃土漫漫的馬嵬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貴妃 的精彩文章:

她扮演「楊貴妃」一鳴驚人,如今復出風采依舊
不敢相信,貂蟬是虛構的,楊貴妃是禍國紅顏
揭秘:武惠妃和楊貴妃唐玄宗究竟更寵愛哪一個?
薄命紅顏楊貴妃的一生是怎麼的
原創 楊貴妃究竟有多胖,看下你與她相差多少?

TAG:楊貴妃 |

您可能感興趣

楊貴妃去向之謎,一代美人真的死在馬嵬坡了嗎?
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明明死於馬嵬坡,為何在日本卻驚現貴妃墓?
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明明死於馬嵬坡,為何在日本卻驚現貴妃墓?
楊貴妃死在了陝西馬嵬坡,一代貴妃為什麼最後卻落得慘死下場?
楊貴妃生死之謎, 山口百惠稱是其後裔, 馬嵬坡到底可曾葬佳人?
馬嵬坡兵變楊貴妃的最終去向,淺談楊貴妃生死之謎?
楊貴妃死於馬嵬坡,為何日本有貴妃墓?專家:是同一人
四大美人之一,楊玉環因何被逼弔死馬嵬坡?
這件國寶曾隨楊貴妃一起下葬馬嵬坡,又被玄宗取出「睹物思人」
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最終為何慘死在馬嵬坡,為何一定要死?
楊貴妃到底死在哪裡?是馬嵬坡,曰本?還是寺廟?
楊貴妃的墓位於陝西馬嵬坡,為何日本卻也有楊貴妃墓,令人意外!
楊貴妃是死在馬嵬坡還是遠渡日本?
楊貴妃魂斷馬嵬坡,百姓路過楊貴妃墓,為何要抓把墓土帶走?
楊貴妃真的死在馬嵬坡下了嗎?
楊貴妃為什麼死在了陝西馬嵬坡?美麗的女人,充當了皇權的替罪羊
楊貴妃魂斷馬嵬坡,誰之過?
楊貴妃明明死在陝西馬嵬坡,為何墓地卻在千里之外的日本呢
楊貴妃真的死在馬嵬坡了嗎?日本1女星說自己是其後代,無人敢信
在馬嵬坡到底發生了什麼,無辜的楊貴妃為何必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