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的有為與無為!三國演義的神化難掩其不足

諸葛亮的有為與無為!三國演義的神化難掩其不足

諸葛亮,蜀漢丞相,畢生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嚴格要求自己,為蜀漢基業的開創和維繫奉獻了他全部的心血(以個人作為和人生信念來看,諸葛亮可以說是當代公務員的楷模,真心不是沖著名利去的,而是踏踏實實為國家辦事,為百姓辦事。如他所言「不求聞達於諸侯」)!後世詩人杜甫也曾寫詩緬懷他,詩中高度評價了諸葛亮嘔心瀝血的一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我個人也比較佩服諸葛亮,下面會重點分點介紹)。

咱們在中學時代都學過諸葛亮的《隆中對》和《出師表》,可以說是非常了不起的作品。前者是諸葛亮在出山前為劉備分析的天下大勢和提出的「興漢」路線;後者是諸葛亮繼承先帝遺願,向後主請求出兵北伐時表的決心。

諸葛亮的一生的「有為」之舉完全可以通過上述兩部作品來歸納總結。接下來咱們就來一條一條地大致羅列一下:

一、自比管仲、樂毅。(也許你會問,這和諸葛亮有為有關係么?且聽我慢慢說來。)管仲、樂毅,何許人也?乃春秋戰國名人,皆為治世之才。諸葛亮以此二人自比,非是單純的自誇,更是一種自我暗示和勉勵(我諸葛亮一生絕不當平庸的人,要做就要像管仲、樂毅一樣,達到治國平天下的水準)。俺把這一條擺在諸葛亮「有為」的第一條上,相信他本人也是認可的。一個人貴在的是什麼?是信念!諸葛亮年輕時就立志成為國家棟樑,這是他最後走向成功的堅實基礎(正應了「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之語)!

二、謀劃並踐行「天下三分」的路線。劉備找上諸葛亮時還是一個寄人籬下的落魄皇族,但諸葛亮沒有嫌棄他(因為劉備是帝室之胄)。在得知劉備胸懷大志後,還主動為他分析天下的形勢,並為他指明了平定天下的策略。劉備遂邀諸葛亮下山相助,諸葛亮沒有推脫,一直盡心竭力為劉備做事,最後取得了荊益二州(事實上,很多人認為諸葛亮一直在等劉備,因為只有劉備才能帶給諸葛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和榮譽,我私下認為可能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諸葛亮為人正直,忠於漢室,這一點可以從他既不投曹也不投吳中看出)!

三、北伐中原,矢志不渝(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只因為一個信念,這讓我想起了演義中的一段情節,水鏡先生來拜訪劉備時,曾嘆道「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也,可惜,可惜......」。後來每每回想起這段劇情,都覺得別有一番滋味)!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感覺蜀漢未來的前景渺茫,於是主動擔負起北伐中原的重擔(對於劉禪的暗弱,諸葛亮心知肚明,他是不可能繼承他老子的遺志——臨陣討賊,恢復中原的)。諸葛亮後半生幾乎都花在了北伐中原這一件事上,然而卻在歧山碰到了他一生的勁敵司馬懿,最後含恨而終。

看完諸葛亮的「有為」,咱們再來看看他的「無為」,俺覺得很大程度上正是這幾條「無為」導致諸葛亮最終未能幫助劉備完成一統中原的夢想。

一、聯吳抗曹。這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他認為曹操不可與之爭鋒,而對於孫權,則要聯合,不能打他的主意。事實上後來諸葛亮一直恪守這一大原則(有好幾次滅吳的機會,諸葛亮都沒有抓住,這讓我很費解),一直努力維繫蜀國與吳國的友誼,共同對付佔據北方的曹操(我想說的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永遠的朋友么?永遠的敵人么?我很懷疑以諸葛亮的智慧,他會看不穿這個道理)。

二、關羽北上伐魏,諸葛亮和劉備在益州沒有動靜。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怎麼說的「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從這也可以看出,正如上周所講,宛的地理位置真的很重要,可以說是蜀魏之戰略交點),現在關羽上了,他卻沒有提醒劉備在漢中策應一下,最後關羽孤軍身入,獨自面對曹孫兩家大軍,終寡不敵眾被俘身亡(吳國在這方面做得很好,魏國也好,蜀國也好,都可以做朋友,只要能夠使本國強大起來,或者說得更通俗點就是一個存活問題),可以說關羽之死,諸葛亮要負一半的責任(明知關羽個性不足以擔當大任,他沒有力勸劉備換將,在得知關羽大勝時,他沒有預料到大敗將至,而是和劉備一起坐觀成敗,這和一個高明的謀士應該具備的素質不太相符)。

三、伐吳之戰,他坐了冷板凳。劉備為報兄仇,率軍伐吳,因諸葛亮屢次勸阻對東吳用兵,使劉備心生不快,將其留在西川看守家門(這和諸葛亮一直以東吳為友有關,他是一步錯,步步錯)。劉備不帶諸葛亮,而諸葛亮呢,順水推舟,也沒跟著去,這就非常不對了(可能有人會認為曹丕會趁機南下取漢中占蜀地,但我私下認為,若諸葛以趙云為將鎮守漢中,只守不攻,應該沒有大礙。後來,劉備逝世,曹丕搞了個五路伐蜀,諸葛亮就是派趙雲去守的漢中,結果讓曹魏十萬大軍望城興漢,所以這兒我更多地認為是諸葛本人伐吳心思比較淡)!

四、諸葛亮一生太謹慎,反而失了用兵真諦「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一點上龐統做的要比諸葛好,雖說他本人中伏死得比較早。水鏡先生在評二人時,給予二人相同的評價「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顯然諸葛和龐統更有所長,一正一奇)。諸葛亮一生用兵謹慎,大多是「正」的思想,尤其到了晚年時期(演義中諸葛拒絕魏延走秦嶺小道抄襲長安的計策,堅持走大道伐魏,其中固然有免自曝其短的因素在,但更多地應該是他個人的用兵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語說史 的精彩文章:

別忘記學習,漲知識:歷史上男女房事被稱雲雨之歡的由來
海瑞,凡塵濁世中的一股清流,一個孤獨正氣的歷史傲骨
歷史探秘,元朝你所不知道的一面
這支部隊左右了一個國家的命運,卻改變不了歷史

TAG:未語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演義中這些人和正史反差最大,劉備不愛哭,諸葛不是神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真的有治國之才嗎?
他的才能堪比諸葛亮,但卻被三國演義黑成渣
三個被三國演義扭曲的歷史真相,雖然故事精彩,但真相另有其人
《三國演義》里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真有那麼不堪嗎?
《三國演義》還有比顏良死的更憋屈的大將嗎?
三國第一攪屎棍:無理想無抱負,卻被譽為是超越諸葛亮的謀士
三國第一攪屎棍,無理想無抱負,卻被譽為超越諸葛郭嘉的智謀之士
三國演義中,最厲害的人除了諸葛亮還有誰?
他擊敗諸葛亮、趙雲,是司馬懿最大對手,卻被三國演義醜化成無能的廢物
他才是三國里的掃地僧,一句玩笑殺人於無形,諸葛亮聽都自愧不如
三國演義諸葛亮再厲害遇見此人就被壓制,不得不服
三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五句話,曹操說的最痛心、諸葛亮說的最無奈
被《三國演義》黑得最慘的謀士,才華不輸諸葛亮,卻被黑成渣
他是三國演義中死的最慘的人,手無縛雞之力卻十分忠心
三國諸葛亮誰演的最傳神?此人將千古一相演活了,其他的只是模仿
在《三國演義》中算無遺策的諸葛亮,卻也有出錯的時候,天意難違
《三國演義》有兩場戰爭在歷史上並不存在,卻成就了諸葛亮的威名
他是被《三國演義》黑得最慘的謀士,才華不輸諸葛亮,卻被黑成渣
三國演義里被誇大的角色,諸葛亮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