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长平之战后赵国有生力量消耗殆尽,为什么秦国不一鼓作气灭了赵国?

长平之战后赵国有生力量消耗殆尽,为什么秦国不一鼓作气灭了赵国?

长平之战后,赵国以被坑杀四十多万军士的惨痛代价而元气大损,赵国整国的成年男子几乎全部死于长平之战,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此时指挥秦军的是秦国名将白起,白起主张一鼓作气,直捣赵国首都邯郸,一举灭了赵国。然而,最后赵国并没有亡国,那么赵国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奇迹发生了?

长平之战,虽然秦国是战胜国,而且坑杀了赵国四十多万有生力量,但是,毕竟三年的远距离作战,使得秦国也损失巨大,秦军死伤过半,国库空虚。此时,秦昭襄王对一鼓作气攻占赵国而摇摆不定,秦国也为此展开了一场大辩论。

而赵国呢,举国震恐,惊魂未定的赵孝成王赶紧派了使者去秦国游说范雎。使者见到范雎之后,一开口就问他:“秦军要围攻邯郸了吗?”范雎说:“没错。”赵使者便说:邯郸一围,赵国必亡,赵国亡了,秦国就会统一天下了。白起将军现在主张一举灭赵,一旦赵亡,以白起的功劳肯定要位居三公之位,而且白起还攻占楚国很多城池,那么到时候白起的功劳就是最大的,您肯定会屈居其下。再说,虽然您灭了赵国,但是赵国的百姓也不愿意当秦国的人,一定会逃往燕齐魏楚韩,那么秦国只是得到了赵国的土地却得不到赵国的百姓,这有什么用呢。

这一番话正好说中了范雎的心事,尤其是白起功劳要盖过自己这一句。于是范雎便对秦昭襄王说秦国士兵已经疲惫之极,不如回来休养休养,改日再战。秦王听从了范雎的意见,撤回白起。赵国暂时解脱了困境。

秦国将相不和,范雎听信谗言,这使得赵国能够喘了口气。这是秦国不能一举灭赵的第一个主要原因。

过了几月之后,秦昭襄王决定攻打邯郸。但此时白起生病了,便派了大将王陵做主帅。但是,战争进行的却并不顺利,因为赵国人民对长平之战的愤怒,使得赵人对秦国十分仇恨,宁死不降。俗话说一夫拼命,万夫莫当。赵国是豁出去了,不投降不妥协不害怕。

话分两头,白起此时病也好了,秦昭襄王便想让白起去领导围攻战。但是此时白起却不干了。昭襄王派范雎去请,白起更加不去,因为白起已经知道当初把自己撤回来的主张就是范雎主谋。于是昭襄王一怒之下,流放了白起,又听说白起在路上口出怨言,便赐给白起一把宝剑,逼他自杀了。

赵国拼命死守,秦国主将不猛。这是赵国能够不被灭亡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合纵成功。

邯郸之战在僵持过程中,赵国恐惧,于是想合纵救国:一方面,平原君给魏国魏公子无忌写信求救,一方面自己亲自出使楚国求救。最终的结果是:魏公子窃符救赵,率领精兵八万来赵国救援;而平原君带去的那位有名的毛遂,成功说服了楚国救赵。于是魏楚两国的两支精兵前来邯郸救援,秦国一看,占不了便宜,就有点支持不住了。

赵魏楚三国合纵,最终不仅迫使秦国退军,而且还打的秦将郑安平投降了,这几乎是奇迹般地胜利,因为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军似乎只有战败没有投降的事例。

所以,邯郸之战的结果,以秦国大败,赵国奇迹般地胜利而告终。两国之间和平了数年,这大大推迟了赵国灭国的厄运。看来,上天似乎不想把这个任务交给秦昭襄王,那只好等着秦始皇嬴政来完成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赵国一直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而长平之战、邯郸之战这两次大规模战争,已经彻底让赵国消耗殆尽,一下成为一个三流国家。后来秦始皇能够那么轻松灭赵,并迅速统一全国,和这两次战争有很大关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长平之战 的精彩文章:

长平之战秦赵决战不得不深思的细节

TAG:长平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