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全國首批健康旅遊示範基地13家,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入選

全國首批健康旅遊示範基地13家,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入選

  最近,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旅遊局、國家中醫藥局發布《關於開展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建設的通知》。

  在地方自願申報的基礎上,經專家評審和綜合平衡,同意

天津健康產業園、河北秦皇島市北戴河區、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江蘇泰州市姜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安徽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山東青島市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廣西桂林市、海南三亞市、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貴州遵義市桃花江

作為第一批健康旅遊示範基地開展創建工作。

  主要任務

  按照《指導意見》要求,根據示範基地創建的總體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新活力,依託特色健康服務和旅遊環境開發服務新業態,建立健全服務標準,建設各具特色的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形成特定而穩固的客戶群體,探索總結多類型、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為我國健康旅遊發展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

  要完善基地基礎設施,加強基地「七通一平」建設,做好基地內外交通銜接,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推進海綿型基礎設施和公園綠地建設以及生態修復。要加強基地健康服務設施建設,建設高端醫療、中醫藥特色、康復療養、休閑養生等服務機構,推動建設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實驗室和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等,促進共用共享。

  政策措施

  (一)推動社會辦醫政策落地。進一步貫徹落實促進社會辦醫的有關政策,建立公開、透明、平等、規範的社會辦醫准入制度。整合社會辦醫療機構設置、執業許可等審批環節,為醫療機構申辦提供一站式服務。鼓勵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療機構在人才、管理、服務、技術、品牌等方面建立合作關係,允許公立醫院根據規劃和需求,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二)加強健康旅遊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針對健康服務機構、旅遊服務機構等相關服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語言培訓。完善執業註冊方式,加快推進醫師多點執業,鼓勵地方探索建立區域性醫療衛生技術及服務人才有序流動的機制,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人才培養、培訓和進修等給予支持。

  (三)先行先試有關政策措施。國務院各有關部門按照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要求,積極支持示範基地建設,優先在基地部署開展相關政策措施的改革試點,建立審批綠色通道,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示範基地或醫藥行業主管部門提出具體建議後,對經核實確屬國內不能生產或產品性能不能滿足要求的醫療器械,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統籌研究以進口暫定稅率的方式在全國適當降低進口關稅稅率問題。為外國公民入境長期就醫提供簽證便利。根據基地建設實際,合理安排基地所在地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鼓勵基地利用多種融資渠道吸引社會投資。支持境內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按市場原則投資養老實體和醫療機構。對於示範基地在試點政策措施方面的個性化需求,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銜接。

  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省(區、市)要加快建立省級推進機制,加強對本省(區、市)示範基地建設的指導。示範基地所在地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統籌推進建設工作。

  (二)堅持改革創新。各省(區、市)要推進「放管服」等改革,制訂配套政策措施,支持示範基地大膽探索,簡化審批程序,推進一站受理、並聯審批。示範基地所在地要堅持問題導向,結合地方實際,勇於改革創新,充分發揮社會力量作用,制訂出台有突破、可操作的具體措施,率先出成績、出經驗。同時,要注意加強監管,防範風險。

  (三)細化任務方案。各省(區、市)要根據《指導意見》,指導督促示範基地所在地落實工作責任,抓好組織實施。各示範基地要根據《指導意見》和專家評審意見,修改完善建設方案,細化分解分階段重點建設任務,明確建設目標,制訂施工圖時間表,加快推進基地建設。

  (四)強化總結評估。各示範基地要不斷提煉示範建設成果和經驗。2017年、2018年底前,省級衛生計生委要會同相關部門分別總結示範基地建設的工作進展和經驗成果,報送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旅遊局和國家中醫藥局。有關部門將建立健全示範基地的獎懲激勵機制和動態調整體系,適時組織第三方進行考核評估,宣傳推廣典型經驗。

  來源: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返回大眾網首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