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父母的这种陋习,可能会让你丑一辈子

父母的这种陋习,可能会让你丑一辈子


用最短的时间

看最酷的世界



新生儿在出世后的1至2个月内,可以通过变换睡姿等办法来塑造一个较好的头型。但在老一辈眼中,扁平的头型才是最好看的。




在中国北方地区,民间广泛流传着给新生儿“睡平头”的说法。

许多婴儿一出生就要接受长辈给予的这一特殊的关怀。




新生儿在出世后的1至2个月内,

可以通过变换睡姿等办法来塑造一个较好的头型。

在老一辈人的眼里,

女宝宝头睡扁一点,长大后梳辫子好看;

男宝宝头睡圆一点,虎头虎脑的看着非常机灵。




清朝时还有一种说法,

平平的头型更适合戴顶戴花翎,有加官进爵的寄望。

那么,“睡平头”的习俗究竟由何而来呢?



平头(左)与正常头型(右)


不同的文化和历史阶段中都存在着后天人为改造颅骨形状的行为。

考古发现,周口店的北京人如此,玛雅人和古印第安人也曾进行过广泛的颅骨改造。

在玛雅文化中,男性的头型纵向越长,说明他的地位尊贵,人们也都以此为美。




19世纪,人为改造颅骨的形状在欧洲大肆盛行。

1855年,有人还总结出了16种改造颅骨的方法。而用于改造颅骨的设备更是千奇百怪,有绷带、夹板,也有头套。



中国人对“平头型”的偏爱,

一种说法是源于古人对“舟状头”的恐惧。

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对这种突出的后脑勺有一个特有的说法,

“脑后反骨”。

《三国演义》里,魏延就长有“反骨”,诸葛亮据此立下遗嘱将其斩首。



19世纪流行欧洲的一些改造颅骨的设备


从解剖学来看,

“反骨”实际上是某些人脑后有多余的骨骼,形成“棱角”。

而头上有棱角的人,在古代往往得不到重用。同时,

“反骨”会让人把舟状头与之联系起来。




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舟状头的婴儿在智力上有所欠缺,

只不过他们认为,

舟状头是婴儿侧卧导致的。

所以古人让婴儿仰卧来防止舟状头,是希望通过将枕骨(后脑勺)睡平来防止智力出现问题。



现代研究表明,

舟状头和睡姿没有关系,多为新生儿颅缝早闭所致。

而对古人来说,

“平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健康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以“平头”为美的观念。



反骨即枕骨凸起,古为“成大事”或“反叛”的象征


另一种说法认为,“睡平头”的习俗来源于满族。

过去,满族的孩子满月的时候,

要将小孩固定在松木做的睡板上

。用绳子捆三道,一处捆双臂,一处捆双膝,一处捆脚踝处。




满族是一个勇猛的民族。这样能让小孩的上下肢生长得更快更直,长大成人后利于拉弓射箭,具有战士的体魄。同时,木板上的枕头小米,高粱,绿豆,黄豆,沙子为填充物。

枕头偏硬,婴儿长时间固定,导致枕骨变平。



在“睡木板”的过程中,头部两侧太阳穴、眉间印堂突出,使婴儿面容增大,面额丰满。

满族认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式的脸型是福相、官相,也是一个善于征战民族对男子汉形象的要求。



满族人用于照看婴儿的摇车


这种审美和“裹小脚”的性质是一样的,

以畸形为代价的“美”。

在现代医学眼中,古人“形象气质佳”的“平头”,

事实上是扁头综合征的一种。




扁头综合征是指婴儿头部由于持续的压力而变得扁平的情况。

根据畸形头的形状,可分为斜头、平头、平斜头和长头:



婴儿常见的3中畸形头型




1.斜头畸形发生于头部侧面,常见于偏好一侧侧卧的婴儿,头部左右不对称;有前头部斜头和后头部斜头两种。




2.平头畸形多发生在头部正后方,常发生于过度仰卧的婴儿,头枕部平坦,头形为平、短的特征。




3.长头发生在脑的左右,常见于偏好左右侧卧或俯卧的婴儿,头形较长且较窄。




大部分的扁头类型属于“体位性扁平颅”。

调查显示,这种情况婴儿一般会随着成长逐渐自我纠正。其病症的主要原因是

婴儿长时间保持一种睡姿(平躺或侧躺)。




有些婴儿会有一侧颈部肌肉紧张(斜颈),

这使他们无法正常转动头部,总是把头靠在一边,从而导致斜头畸形。


以及之前提到的

颅缝骨化早闭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颅变形、颅内压增高、智力发育障碍和眼部症状,

需要通过

颅缝再造手术进行

矫正。



婴儿头型的自我矫正变化


那么婴儿的头型到底会不会对婴儿的智力发育产生影响?




此前有研究显示,患有“体位性扁平颅”的儿童,在6个月时,其发育会较正常儿童迟缓。

但到18个月时,这种差异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睡头型对智力发育是没什么影响的。

它影响最大的,就是外观。




而引起“舟状头”的颅缝早闭是一种已经确定会对幼儿智力发育产生影响的疾病。

颅缝早闭会明显限制脑组织生长,产生继发性颅内高压,进一步限制脑的发育,形成恶性循环。

它更多地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没有研究表明它与婴儿的睡姿有关。




不过狭颅症的发病率约为1000~10000个新生儿中有1名,概率并不高。

对于正常的婴儿,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头型,方法有很多。



佩戴合适的头型矫正器也可以达到塑性效果


调整妈妈的喂奶方向




大多数婴儿都喜欢往母亲的方向偏头,对光线、声音、影子、颜色等感兴趣。妈妈可以换到婴儿的另一边喂奶,或跟婴儿说话,以帮婴儿变换习惯体位,也可以通过改变房间的布置等方式加以引导纠正。一般坚持两三个星期,婴儿的偏头就能纠正过来。




适时给婴儿使用枕头




3个月前的婴儿,颈椎弯曲还没形成,不需要枕头来支撑他的颈部。随着脊椎骨的发育,婴儿长到3个月后,颈部开始有了弯曲,这时可以给婴儿使用枕头了。但小枕头的高度只需在1~3厘米就可以了,不可过高。




训练婴儿的颈部力量




婴儿满月后,就可以试着让婴儿趴一小会儿,比如开始时只让他趴半分钟,随后逐渐增加到1分钟、2分钟等。大约在2-3个月时,婴儿自己就可以很好地昂起头趴在床上。



新生儿家长们平时要多细心观察新生儿的头型,

注意调整婴儿睡姿,降低扁头综合征发生率。




一旦发现畸形,一定要及时就诊并尽早进行干预,

最大程度矫正扁头综合征,以利于儿童今后的身心发展。不要等孩子长大后对着镜中自己的扁平头型抱怨时,才追悔莫及哦!





对于一些已经是“平头”的童鞋们,也不要过分纠结于这一点。

毕竟即便你是完美的圆头,出去见人,也是要先看脸的。




参考文献:


[1]What is flat head syndrome ( plagiocephaly or brachyecphaly )?. nct.org


[2]VanderMeulen,J.J.N.M,vanderVlugt,J.J.B,Okkerse,J.M.E,&Hofman,B.(2008).Earlybeaten-co姿势性扁头综合征


[3]

宋兆麟.满族睡扁头习俗探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4]

杨君毅.生长因子在颅缝早闭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4,14(1):67-70


[5]马良, 李青, 孟令丹,等. 睡姿指导对早产儿扁头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5):569-572


[6]神秘的地球:

脑袋睡扁的疑虑:颅骨改造的历史与今天




编辑丨黄迪


关注网易哒哒 聚焦科普话题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哒哒 的精彩文章:

新垣结衣告诉你,为什么日本人笑得好看

TAG:哒哒 |

您可能感興趣

威少玩命断球+单挑上篮助雷霆凿沉快船,乔治有一陋习需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