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鄧鐵濤:中醫「簡驗便廉」不能丟

鄧鐵濤:中醫「簡驗便廉」不能丟

鄧鐵濤:中醫「簡驗便廉」不能丟

編者按:年近百歲的國醫大師鄧鐵濤曾發表《正確認識中醫的「簡」「廉」優勢》一文,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新時代背景下依然需要「簡驗便廉」的中醫。一包葡萄糖粉治好陰囊炎,四味葯遏制白喉的流行,一碗稀飯、一杯骨炭粉、一湯匙蓖麻油治好誤吞螺絲釘的小兒危症??鄧老將這些我們聞所未聞的醫案娓娓道來,中醫「簡、驗、便、廉」的優勢躍然紙面。

鄧鐵濤:中醫「簡驗便廉」不能丟

醫學之未來,不能走越來越貴、離群眾越來越遠之路,實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醫療,應在「治未病」思想指導下,走簡驗便廉之路,才能實現人人享有醫療衛生保健之權利。

中醫藥具備簡、驗、便、廉的特色,只要正確發揮這一特色就能形成實踐優勢,推而廣之就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最好辦法。

「當前,若用『簡、便、驗、廉』來定位中醫,已經不適合時代形勢,甚至會阻礙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最近,《中國中醫藥報》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正確認識中醫的「簡」「廉」優勢》,作者顯然是把「簡驗便廉」直接理解為對醫生的醫德要求了,也沒真正弄清楚中醫藥發展之障礙。作者初衷是好的,但恰恰如同他自己所擔心的,在正確認識中醫之「簡驗便廉」特色上出了問題。

時代需要「簡驗便廉」的中醫

「大醫精誠」才是中醫的醫德規範,仁心仁術缺一不可,要求醫生以病人為本,恫瘝在抱,能夠換位思維。從患者對衛生保健的需求角度看,「看病難」與「看病貴」一直是困擾我國醫療衛生的重大問題,而且我國人口基數大,廣大基層對醫藥、基本醫療保障、衛生保健(治未病)有著更迫切的需求。要想解決「人人享有醫療保健權利」這一世界性難題,非具備「簡驗便廉」特點之醫學不能實現。中醫藥正是具備「簡、驗、便、廉」的特色,只要正確發揮這一特色就能形成實踐優勢,推而廣之就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最好辦法。因此,可以說發揮「簡驗便廉」中醫藥特色是我國醫改的正確方向,也是中醫藥自身發展的正確方向。

鄧鐵濤:中醫「簡驗便廉」不能丟

「簡」顯然不是說中醫學是一門簡單的學科,更不是提倡醫生只要技術不要理論學習。相反,正因為中醫藥學博大精深,更要求中醫藥工作者,特別在臨床實踐中,可以做到深入淺出,能夠由博返約,最終惠澤患者,使患者體驗到「簡」。舉例說明如「針四縫」治療急腹症——蛔蟲團梗阻,既簡單又速效,又省錢。用最少的支出,以最短的時間,達到最佳的效果,這是患者對就醫體驗的需求;但從醫生的角度來講,這種需求無疑是對醫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回顧歷史,中醫學與中華文化一脈同根,伴隨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中醫中藥從來就是民生的一部分,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醫療費用勢必呈高速增長態勢。我們在進一步提高疾病診治水平的同時,更要將視點前移,把關注的重點放在預防上面。「上工治未病」,中醫學重視養生保健,倡導人們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將養生保健的智慧落實於日常生活中。正如《黃帝內經》所言:「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此所謂大道至簡。

「『廉』不能吸引優秀人才」?中醫需要怎樣的優秀人才?如果有一技之長的民間中醫,連行醫資格都沒有,談何吸收優秀人才?勞動價值得不到尊重,醫生的付出與收穫不相匹配,這是中西醫從業人員都面臨的問題,而從醫資格得不到認可,學科發展和學術傳承橫遭科學主義非議,甚至打壓,這些才是阻礙中醫藥人才培養、深刻影響中醫傳承與發展的癥結所在。事實上,「簡驗便廉」所要追求的「廉」是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是針對「看病貴」而言,旨在解決百姓診療、保健支付能力不足的問題。我有一個朋友,曾患陰囊炎,當時在醫院花了上千元還未好,打電話來諮詢,我就叫他買包葡萄糖粉撒敷,一有水滲出就撒上葡萄糖粉,結果他那包葡萄糖粉用了三分之一就好了。上世紀60年代,天津市傳染病院院長學了中醫之後,某地發現白喉開始流行,急需白喉血清,向他求助。他估計該地要接種血清的量,集中半個中國的存貨都不夠用。他便運用所學,繼承中醫治白喉之法,用養陰清肺湯,並拆方減成只用四味葯,製成水劑,發往該地,把白喉的流行制止了。當時每一病例治療成本才1.5元,且能免除今後再用血清時有血清反應之弊。降低醫藥衛生成本是「廉」的途徑之一,但還不是全部,還不是最積極的辦法,而但凡同時具備簡、便、驗特點之醫藥,常常能夠解決更廣大基層百姓所急需。如果日常感冒發熱之類病證都要千里迢迢找到大醫院才能解決,單單車船差旅的費用就對基層百姓構成巨大的負擔。醫學之未來,不能走越來越貴、離群眾越來越遠之路,若把醫院都辦成營利機構,則國人危矣!實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醫療,應在「治未病」思想指導下,走簡驗便廉之路,才能實現人人享有醫療衛生保健之權利。

「簡驗便廉」四位一體、缺一不可

作為中醫藥之特色,「簡驗便廉」四位一體缺一不可。效驗是中醫藥的生命線,中醫歷經幾千年,推而不倒。靠什麼?靠的首先是治病有效果。如果中醫治病無效,早就被人民所拋棄了。

例如,當下正在征戰里約奧運會的國內外運動明星,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健兒使用拔罐療法?因為和其他西方保健方法相比,中醫拔罐確實能緩解傷痛,能減輕疲勞並促使及時恢復。正如美國體操選手納道爾所說,「這是我今年一整年保持健康的秘密,比其他任何方法都更加物有所值。它讓我免除了很多傷痛。」

鄧鐵濤:中醫「簡驗便廉」不能丟

中醫就是簡驗便廉,有時是很簡單的。再舉一個例子,文革時期,廣州某醫院有一個十個月嬰兒,吞了一個螺絲釘,一頭六個角,一頭是螺紋。因為是十個月的嬰兒,不敢給他開刀,希望他拉出來。等了兩天,嬰兒發高燒,嗷嗷叫,然後看看中醫有沒有辦法,就到我們學院請了我們外科教研室的張景述教授會診。這個病中醫有什麼招呢?張老師叫拿一碗稀飯、一杯骨炭粉、一些蓖麻油來。拿骨炭粉調了稀飯喂嬰兒,嬰兒最初不肯吃,慢慢願意吃了,把那一碗稀飯吃完了,半個小時以後,再給他喝了一湯匙蓖麻油。因為嬰兒還在發燒,又開了個中藥方。結果那個小孩兒十二個小時就把那個螺絲釘拉出來了,這個螺絲釘上面好像是電鍍一樣鍍了一層骨炭粉。原來螺絲釘到了幽門那裡,六角頭卡住了,胃想把它排出去,就動,一動另一頭就扣擊胃壁,就痛了,越痛就越收緊;稀飯灌滿後,螺絲碰不到胃壁,疼痛就減輕了。骨炭粉和金屬結合,像電鍍一樣,光滑了,就順利離開了幽門。如果給小孩開刀,能過得了麻醉關、手術關、感染關嗎?十個月的嬰兒出現的這樣難的急症就這樣化險為夷,也花不了多少錢,張教授說這些方法是從中醫文獻中學來的,這樣的「簡驗便廉」有何不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智庫 的精彩文章:

中醫救腎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有奇效
中醫四湯合用治失眠
長期發低燒,中醫除煩惱
中醫基於「六經欲解時」治療定時發熱

TAG:神黃中醫智庫 |

您可能感興趣

實用兒科中藥方,簡驗效廉!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