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宗室弘旿為何不敢看《紅樓夢》?

清宗室弘旿為何不敢看《紅樓夢》?

(作者:慧讀古典)

清乾隆時期,有個叫永忠的宗室,在他的《延芬室集》中,寫有《因墨香得觀<紅樓夢>小說吊雪芹三絕句》,這三首詩是這樣的:

傳神文筆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淚流;可恨同時不相識,幾回掩卷哭曹侯。

顰顰寶玉兩情痴,兒女閨房語笑私;三寸柔毫能寫盡,欲呼才鬼一中之。

都來眼底復心頭,辛苦才人用意搜;混沌一時七竅鑿,爭教天不賦窮愁?

許多人認為這就是《紅樓夢》成書於乾隆時期的「鐵證」,因為那句「可恨同時不相識」。其實不然,既然不相識,那憑什麼說永忠認為的那個「曹雪芹」就一定是《紅樓夢》的作者呢?

在這三首詩的詩題上,有個叫弘旿的人,寫了如下的批語:

此三章詩極妙。第《紅樓夢》非傳世小說,余聞之久矣!而終不欲一見,恐其中有礙語也。

自《紅樓夢》問世以來,就風靡全國,尤其是在江浙一帶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大多數人都對這本書十分喜愛,但仍有一些人對它有些害怕。弘旿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害怕這本書,不敢看它,但又「聞之久矣」。這裡的「聞」很耐人尋味,因為這既可以指聽說過這麼一本書,也可以說是聽到了這本書的不連貫的故事情節和人物,甚至可以說聽得很具體。從他認為永忠的這三首詩「極妙」來看,他的「聞」顯然是指後一種情況。如果對這本書沒有足夠的了解,是很難對別人的評議作評論的。而他的「聞之久矣」,則加深了這種可能性。

為什麼弘旿「終不欲一見」呢?因為他認為《紅樓夢》「非傳世小說」,而且「恐其中有礙語」。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我們還是來看看永忠和弘旿二人的身份。

永忠,生於雍正十三年(1735),逝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字良輔,是康熙的曾孫。其祖父胤禵(即康熙帝的皇十四子)是雍正的政敵,因爭皇權失敗而受迫害,被雍正禁錮。其父弘明終生被排斥。永忠目睹宮庭鬥爭之殘酷,產生不滿現實,不與當權者合作的消極避世思想,自號栟櫚道人。

弘旿,生於乾隆八年(1743),逝於嘉慶十六年(1811),字卓亭,號恕齋,一號醉迂,別號瑤華道人,又號一如居士。康熙帝之孫,胤秘第二子。封固山貝子,兩次緣事革退,復賞封奉恩將軍。能詩,工書、畫,以三絕稱。著有《恕齋集》等。

他們叔侄都是清皇室特別近的宗室。弘旿認為《紅樓夢》非傳世小說,也就是說這部書是不能傳世的,因為其中有礙語。弘旿肯定知道《紅樓夢》有「反清悼明」的思想,充滿了故國之思,對清廷痛加貶斥。而且弘旿是聽聞他人在議論這部小說,這部小說有「礙語」是當時很多人的共識。永忠和弘旿生活的年代,恰恰是文字獄最為瘋狂的乾隆朝,以他們對《紅樓夢》的理解,《紅樓夢》這樣的書是不應該在乾隆年間傳世的。

可實際情況又如何呢?《紅樓夢》正是在乾隆晚期經由程偉元和高鶚等人整理並付梓,很快就以出版物的形式廣為流傳,根本不是如弘旿所說的「非傳世小說」。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說弘旿太過敏感了嗎?難道說《紅樓夢》根本沒有所謂的「礙語」嗎?

這當然不是。如果沒有「礙語」的話,《紅樓夢》的八十回後的文字就應該得以流傳。正如筆者所論述的那樣,因為《紅樓夢》八十回後的文字太過敏感,作者根本不敢拿出來示人,這才給了清廷以可乘之機,將所謂的「礙語」消滅於無形之中:一是將前八十回的文字大量篡改;二是採用一個和前八十回主旨不同的後四十回,並刪去批語,成功轉移人們的視線。這樣一來,「礙語」也就基本上被消滅乾淨了。清廷將《紅樓夢》由一本「非傳世小說」的禁書,成功轉型為一本普通的世情小說,不得不說,做得相當巧妙。

從弘旿的不敢看《紅樓夢》,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兩點啟示:

第一,乾隆朝文字獄的殘酷性,皇室中人尚且如此戰戰兢兢,遑論他人?

第二,《紅樓夢》絕不是一部普通的世情小說,否則永忠不會感嘆「可恨同時不相識」了,也不會「幾回掩卷哭曹侯」了。如果《紅樓夢》沒什麼「礙語」的話,永忠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去探訪曹雪芹其人,可是他對曹雪芹的認識仍舊只停留在道聽途說的份上。而像弘旿這樣的人,對這部書甚至連看也不敢看。

筆者認為,像弘旿這樣的「聰明人」絕非個例,在文字獄最為盛行的清乾隆時期,出版發行一本有著大量「礙語」的小說,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筆者認為這其實即是一種變相的「禁書」,將真正的《紅樓夢》給「禁」了,流傳於世的實際上是改造過的「《紅樓夢》」,已經和《紅樓夢》的本來面目相去甚遠了。

對於《紅樓夢》這本書,只有真正讀出了其中的「礙語」,才算是真正懂得了它。至於弘旿所說的「終不欲一見」,筆者總覺得是一個幌子,他應該是看過這本書的,也解出了「其中味」,這才得出了《紅樓夢》「非傳世小說」的結論。

這也難怪,他所生活的乾隆時期,清朝定鼎已經百餘年,八旗子弟對漢文化浸淫已深,以至於許多人根本不識滿語,只知道漢語了,《紅樓夢》中高明的文字遊戲,背後十分隱晦的寓意,都不可能再隱瞞得住他們了。奇怪的是,現在有些曹學專家不但看不出其中的寓意,還曲解本意。這真是紅學怪象。

———————————————————

校對:王華東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歡迎關注"吳氏紅學"頭條號,欣賞更多吳氏紅學精品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乾隆老來得女,龍顏大悅寶貝的不行,和珅也託了她的福,保了一個全屍!
瓷器也瘋狂:件件過億 拍賣史上最昂貴的十件瓷器(一)
乾隆皇帝也迷信,平叛時竟請道士和活佛作法!
大清十二帝系列專題講述之康熙是如何培養乾隆的
和珅為何深得乾隆寵愛?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來

TAG:乾隆 |

您可能感興趣

曹雪芹為何要寫《紅樓夢》?
曹雪芹為什麼寫《紅樓夢》?為何自述十年辛苦不尋常?
瓊瑤劇《梅花烙》《水雲間》《婉君》之愛,為何我看不懂?
現代知識女性為何喜歡看《紅樓夢》?
《紅樓夢》:薛姨媽給黛玉送宮花,黛玉為何會不高興?
《紅樓夢》里林黛玉為何不接受賈寶玉的表白?
《紅樓夢》:賈璉與王熙鳳的關係如何?為何他總喜歡去偷腥?
《紅樓夢》里芳官為何出家?有什麼深意?
紅樓夢裡,賈雨村為何對英蓮見死不救?
宋仁宗為何不敢吃烤羊?
《鳳囚凰》到底好不好看?為何連關曉彤自己都不願追?
《紅樓夢》里年夜飯描寫為何如此簡單?
《紅樓夢》里薛寶釵在情場上為何輸給林黛玉?
為何《紅樓夢》中薛寶釵一直叫林黛玉顰兒,他人卻不叫?
為何李沁紅不起來?
杜牧為何寫《阿房宮賦》,杜牧想對唐敬宗說什麼呢?
《西遊記》鎮元大仙老糊塗了?為何留清風、明月看家?
紅樓夢:邢岫煙見到賈寶玉時為何是顫顫巍巍的?
王菲為何不來《我是歌手》?某網紅:她已經過氣不敢來
李幼斌因《亮劍》紅透半邊天,為何不提攜姐姐李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