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總有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

總有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

1962年8月9日,黑塞逝世。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美妙的文學世界。黑塞的文字充滿詩意、哲思與啟迪。正如曾經的一位日本青年在給黑塞的信中寫道:「我越是讀它們(指黑塞的作品),越是發現自己在這些書中。現在我相信,最了解我的人在瑞士,他總在注視著我。」

是的,閱讀黑塞的文字,就如同凝視著他堅定的目光。半個世紀過去了,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黑塞的文字仍然可以給予我們無限的力量和勇氣。

夏日終曲

南阿爾卑斯山的仲夏,美麗而明亮。兩個星期以來,我每天都為了夏天即將結束而忐忑不安,我將這種不安視為所有美感的附屬品,那樣的不安,帶著某種神秘感,就像某種味道強烈而特別的佐料。一旦有任何雷雨徵兆,更是格外令我擔心,因為自八月中旬開始,即使是小雷雨都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它可能持續幾天不停,即使雨後天氣放晴,但夏天也早已隨之消失了。在阿爾卑斯山南麓,夏日在雷雨中掙扎,然後轟轟烈烈地匆匆死亡,迅速消失,這過程幾乎已成定律。當雷雨在天空肆虐幾天之後,當無數的閃電,轟隆不止的雷聲交響曲,以及溫暖狂暴的大雨終告平息或消失之後,某個早晨或某個午後,曾呼風喚雨的雲層散去,溫柔澄凈的天空中凈是秋天幸福的顏色,而周遭風景褪去了些許色彩,陰影逐漸濃烈、深沉、擴大;那就像一個年屆五十歲的人,昨日看起來仍健朗,一場突然的病痛,便讓他挫敗的臉上布滿小細紋,彷彿滄桑給他每一道皺紋刻下了淺淺的溝痕。

去年夏天的雷雨十分可怕。當時,夏日狂野地抗拒死亡,那臨死前的狂怒,那壯烈的忿恨,那掙扎不屈,令人膽戰心驚。然而,一切終是徒勞,幾番狂嘯後,夏日終究無助地消逝了。

今年的仲夏似乎不會如此狂野,不會擁有如此戲劇性的結束;雖然仍有可能,但這回它彷彿想要不緊不慢地壽終正寢。近日散步時,我在陰涼的石窖酒館享有麵包、乳酪和葡萄酒的鄉村式晚餐;那幾天,從散步到返家的途中,最特別的是那沉潛的夏末之美,它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腦海里。當時,溫暖的空氣均勻分布,冷空氣緩緩冷卻,夜露靜靜凝結,夏日雖略做了掙扎,但仍然靜悄悄地消逝;那樣的夜晚,顯得特別不平凡。日落後若外出漫步兩三個鐘頭,便可從身邊無數的小小波動中,感受到這種夏日的掙扎。白日留下的暖空氣整夜頑強地聚集著,隱匿在每一座森林、每一叢灌木及每一條山谷道路中,抵抗著風的吹襲。此時,山丘西側的森林是暖空氣的重要藏匿處,其周圍暴露遇冷氣中,因此,漫步於窪地、河谷或森林中時,由於樹木的種類或疏密不同,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空氣的變化。就像滑雪穿越山區時,可藉由調整膝蓋位置來感覺地勢的起伏及山脈的走向,幾次練習後,滑雪者便能以膝蓋的感覺來了解整個山勢。同樣地,在這暗無星月的森林中,我借著些微的空氣流動變化來感知周圍景物。

一走入森林,膨脹的暖流迎面撲來,彷彿熱氣從暖爐中流瀉而出。隨著森林的濃密稀疏,溫熱的空氣或膨脹、或減弱。濕濕的涼意令人感覺河道的存在,它們雖早已乾涸,但泥土中仍殘存著濕氣。同一地區的氣溫,也因地點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在這初冬仲夏交替時節,更令人明顯地察覺溫度的變化。就像冬季里光禿禿山頭的玫瑰色,就像春天空氣的濕潤和植物的生長,就像初夏夜蛾的成群飛舞,在這樣的夏末夜晚里,在奇特的空氣變化中漫步,感官所經歷的體驗,同樣也強烈地影響這人的生命力與情緒。

昨夜從石窖酒館漫步回家途中,在山坡路與聖安波迪歐的墳墓的交匯處,一陣濕涼冷風從草地和湖面吹拂而來。森林中令人愜意的暖空氣逗留著,匍匐在金合歡、栗樹和榿樹之下。森林抗拒秋天,夏天抗拒死亡,這都是對命運的頑強抵抗!同樣,當生命之夏流逝之時,人們也抗拒著衰竭與死亡,抗拒著自宇宙間逼近的生命冷流,抗拒著生命冷流入侵自己的血液之中。於是,帶著全新的摯誠,人們沉醉於生活中的小玩笑及各種聲響,沉醉於生命表象中的種種美好,沉醉於顫抖著的繽紛色彩,沉醉於匆匆飛過的雲影;人們從充滿恐懼的微笑中抓住逝水年華,從注視自己的死亡中獲取畏懼與慰藉,同時戰戰兢兢地學會了面對死亡的藝術。這正是年輕與年老的不同。有些人早在四十或五十歲就超越了這道界線,有些人則直到五十或者六十歲才察覺,但無所謂;此時,我們將生之藝術轉向其他領域,過去忙於培養成熟洗鍊的人格,如今則努力擺脫、瓦解它。我們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突然感覺自己老了,年輕時的想法、興趣及情感,似乎遙不可及。如同夏日的稍縱即逝,這些過渡時期的小玩笑,令人感動,令人驚懼,令人發笑,令人顫抖。

森林不再翠綠如昨。葡萄葉開始轉黃,葉下垂吊著藍色、紫色的果實;傍晚的山巒閃爍著紫色光芒,天空帶著翠綠色,漸漸步入秋天。之後呢?之後,不能再前往石窖酒館,不能去阿格諾湖午泳,也不能在栗樹下小坐或作畫了。能回到自己喜歡且有意義的工作崗位的人,能陪伴愛人的人,能回到故鄉的人,是幸福的。夢碎的人,天氣一變冷就躲到床上的人,因為逃避而踏上放逐之路、成為異鄉客、旁觀那些擁有故鄉與朋友、倚賴自己的職業與工作的人,看他們如何努力辛苦,看戰爭與橫禍如何在不知不覺中慢慢降臨,破壞他們所有的信仰與努力。正是這種無所事事、無所信仰甚或失望的人,才看得見真相——老人以對真理的偏愛取代年輕人的樂觀,因而,只有他們看得見苦澀的生命真相。像我們這樣的老人,冷眼旁觀一切——看著這世界在樂觀者的旌旗下如何日臻完美;看著每個民族如何覺得自己日益神聖完美,同時日益理直氣壯地窮兵黷武,看著藝術、運動及學術領域裡的新巨星及新潮流,如何藉由報紙而聲名遠播;看著一切事物充滿生命的光和熱,充滿感激,充滿高昂的生命力及強烈的不死意志。生命的焰火一波接一波,就和提挈諾夏日森林裡頑強的熱空氣一樣。生命之戲永遠激昂,內容雖貧乏,但對抗死亡的奮鬥永不停息。

在冬天來臨之前,還有一些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藍色的葡萄將又柔又甜,小夥子們邊唱山歌邊摘葡萄,頭系彩巾的年輕女孩站在金黃色的葡萄葉中,宛如美麗的野花。許多美好事物等待著我們;今日看似苦澀的事,他日將結出甜美的果實。好好學習死亡的課題吧。眼前且等待葡萄成熟,等待栗子落下,同時期望能享受下一次的月圓之樂。顯然很快便老去了,而死亡還在遠方。正如一位詩人所說的:

老者何等幸福

爐熱,酒紅

甚至平靜地迎接死神——

只是,且慢,不在今朝!

摘自《提挈諾之歌》

竇維儀 譯

樹木

樹木對我來說,曾經一直是言詞最懇切感人的傳教士。當它們結成部落和家庭,形成森林和樹叢而生活時,我尊敬它們。當它們隻身獨立時,我更尊敬它們。它們好似孤獨者,它們不像由於某種弱點而遁世的隱士,而像偉大而落落寡合的人們,如貝多芬和尼采。世界在它們的樹梢上喧囂,它們的根深扎在無垠之中;唯獨它們不會在其中消失,而是以它們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為獨一無二:實現它們自己的、寓於它們之中的法則,充實它們自己的形象,並表現自己。再沒有比一棵美的、粗大的樹更神聖、更堪稱楷模的了。當一棵樹被鋸倒並把它的赤裸裸的致死的傷口暴露在陽光下時,你就可以在它的墓碑上、在它的樹樁的淺色圓截面上讀到它的完整的歷史。在年輪和各種畸形上,忠實地紀錄了所有的爭鬥,所有的苦痛,所有的疾病,所有的幸福與繁榮,瘦削的年頭,茂盛的歲月,經受過的打擊,被挺過去的風暴。每一個農家少年都知道,最堅硬、最貴重的木材年輪最密,在高山上,在不斷遭遇險情的條件下,會生長出最堅不可摧、最粗壯有力、最堪稱楷模的樹榦。

樹木是聖物。誰能同它們交談,誰能傾聽它們的語言,誰就獲悉真理。它們不宣講學說,它們不注意細枝末節,只宣講生命的原始法則。

一棵樹說:在我身上隱藏著一個核心,一個火花,一個念頭,我是來自永恒生命的生命。永恆的母親只生我一次,這是一次性的嘗試,我的形態和我的肌膚上的脈絡是一次性的,我的樹梢上葉子的最微小的動靜,我的樹榦上最微小的疤痕,都是一次性的。我的職責是,賦予永恆以顯著的一次性的形態,並從這形態中顯示永恆。

一棵樹說:我的力量是信任。我對我的父親們一無所知,我對每年從我身上產生的成千上萬的孩子們也一無所知。我一生就為這傳種的秘密,我再無別的操心事。我相信上帝在我心中。我相信我的使命是神聖的。出於這種信任我活著。

當我們不幸的時候,不再能好生忍受這生活的時候,一棵樹會同我們說:平靜!平靜!瞧著我!生活不容易,生活是艱苦的。這是孩子的想法。讓你心中的上帝說話,它們就會緘默。你害怕,因為你走的路引你離開了母親和家鄉。但是,每一步、每一日,都引你重新向母親走去。家鄉不是在這裡或者那裡。家鄉在你心中,或者說,無處是家鄉。

當我傾聽在晚風中沙沙作響的樹木時,對流浪的眷念撕著我的心。你如果靜靜地、久久地傾聽,對流浪的眷念也會顯示出它的核心和含義,它不是從表面上看去那樣,是一種要逃離痛苦的願望。它是對家鄉的思念,對母親、對新的生活的譬喻的思念。它領你回家。每條道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誕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座墳墓都是母親。

當我們對自己具有這種孩子的想法感到恐懼時,晚間的樹就這樣沙沙作響。樹木有長久的想法,呼吸深長的、寧靜的想法,正如它們有著比我們更長的生命。只要我們不去聽它們的說話,它們就比我們更有智慧。但是,如果我們一旦學會傾聽樹木講話,那麼,恰恰是我們的想法的短促、敏捷和孩子似的匆忙,贏得了無可比擬的歡欣。誰學會了傾聽樹木講話,誰就不再想成為一棵樹。除了他自身以外,他別無所求。他自身就是家鄉,就是幸福。

摘自《最美的散文·世界卷》

徐知免 譯

山隘

風吹過陡直堅實的小徑。樹與灌木被拋在身後,只見石頭與青苔獨佔山頭。人類尚未入侵這塊凈土;這裡沒有人類的份。在這裡,即使是農人也找不到糧草或木材。遠方呼喚著,點燃了殷殷的思念,這可愛的小徑越過山崖、沼澤與皚皚白雪,引人來到另一座山谷、另一個村落,接觸另一種語言、另一群人們。

我在山隘高處小歇片刻。山路緩緩下降,兩側潺潺流水相隨。在這高處駐足,幾乎能找到通往兩個世界的路。腳下的這條小河流向北方,注入遠方寒冷的大海;另一側雪融之水則落向南方,在亞德里亞海入洋,最後飄向非洲大陸。然而,世界上所有的川流,最後總會彙集在一起,北極冰海與尼羅河終會一起轉為潮濕的雲。這古老而又美麗的平衡,平添此刻的神聖之感,對於像我這樣的遊子而言,每一條路都是回家的路。

我的目光仍有選擇的餘地。此時,北方與南方仍在視線範圍之內,再走個五十步,就只能看到南方了。南方的氣息在藍色山谷里神秘地向我吹送而來,我的心跳竟與之相應和。我期待著那兒的湖水及林園、那葡萄與杏果的芳香,我彷彿聽見那渴慕已久且帶著朝聖意味的古老傳說。

遠方山谷傳來的聲響,喚起年少的回憶。我曾因首次南方之旅而深深陶醉;曾在湛藍湖畔深深吸入濃郁的田園芳香;某個夜裡,曾在異鄉蒼白雪山下,豎耳傾聽遠方家鄉的訊息,也曾在古老文明聖殿石柱下,許下第一次祝禱;更難忘的,是初見棕色沿岸後大浪如雪時的美景。

如今,我已不再如痴如醉,也不再想將遠方的美麗及自己的快樂和所愛的人分享。我的心已不再是春天;我的心,已是夏天。異鄉對我的呼喚不同於以往,它在心中回蕩的聲音,也較以往沉靜。我不再雀躍地將帽子拋向空中,也不再歡唱。但我微笑。我不是以唇微笑,而是用心靈、用眼睛、用每寸肌膚微笑。現在,面對著香氣襲人的土地,我比當年邂逅時更優雅、更內斂、更深刻、更洗鍊,也更心存感激。如今的我,比以前更融入這南國的一切;而它也為我娓娓訴說更豐富、更詳盡的故事。我的思念,不會再為朦朧的遠方增添夢幻的色彩。我的眼光滿足於所見的事務;因為學會了看,從此世界變美了。

世界變美了。我孤獨,但不為寂寞所苦。我別無所求。我樂於讓陽光將我完全曬熟;我渴望成熟。我迎接死亡,樂於重生。

世界變美了。

竇維儀 譯

Photo@Ross Ipenburg

徵稿

本月關鍵詞:時間

編輯 | 李唐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aotexin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塵文化 的精彩文章:

顧城·因為有月亮
聰明人懂得沉默的智慧
我是編輯我可恥,我給國家浪費紙
我記得你去年秋天的模樣
初秋四景 川端康成

TAG:楚塵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世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著你
女粉絲失戀鄧超暖心安慰:失戀不可怕,還有美好的事物等著你
這樣才能找到你的真愛,世界很大,總會有一個人在等著你!
《動物繫戀人啊》原來在婚姻的背後,還有這麼多事等著你?
憑直覺選一朵並蒂蓮,測有什麼好事在等著你
有一種愛,叫我等著你
總有這樣一個人,一直等著愛著你!
你的筆與心,總有一個正在修行,我們正等著你的訴說
故事:有情人在等著你
你還在傻傻等著那個人?等著被愛還是等著死心?
你心目中的愛情還沒有來到,不要著急,一定有人在前面等著你
有的事情是要說出來的,不要等著對方去領悟
我會一直愛著你,等著你
愛琴海絕不是只適合愛情的地方,它有無數的奧妙等著我們去發現
與其等著你來愛我,不如我學著努力多愛自己一點
戀愛中的這2種感覺,掌握不好就等著被分手吧
總有個人會等著你
除了尿失禁,產後還有這些尷尬事在等著寶媽,要注意
現在除了吃雞跟農藥外,還有更好玩的手游在等著你喲
帶著孩子看世界:總有歷險在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