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立了秋,天氣何未涼颼颼?

立了秋,天氣何未涼颼颼?

主啊!是時候了。

夏日曾經很盛大。

把你的陰影落在日規上,

讓秋風刮過田野。

讓最後的果實長得豐滿,

再給它們兩天南方的氣候,

迫使它們成熟,

把最後的甘甜釀入濃酒。

誰這時沒有房屋,就不必建築,

誰這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就醒著,讀著,寫著長信,

在林蔭道上來回

不安地遊盪,當著落葉紛飛。

奧地利詩人里爾克的這首《秋日》,如同天賜,細細讀來,彷彿也會無意識地墜入秋天的心臟,和它一起跳躍,不知身之何往。

我真正意義上迷上秋天,就源於馮至所譯的這首詩,它簡直蓋過了我對所有關於秋天的中國古詩詞的感動。

今日立秋,但暑氣還未流盡,依然可以看到樹影斑駁,聽到蛩聲鼎沸。其實,以傳統醫學的標尺來量度,今日「立秋」,是「長夏」的第一天。

那麼,何謂「長夏」?

對於「長夏」的大多數解釋,幾乎都來自於中醫書籍,《黃帝內經》、《類經》、《普濟方》等等。以《黃帝內經》為例,整本書就出現了27次關於「長夏」的闡述。

在中醫文化里,長夏是一個特殊的季節。它可以是夏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6月;亦指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最後18天。根據後者算來,「立秋」這一天,即是「長夏」的開始。

然而,檢閱先秦、漢之古籍,並未見「

長夏」之名稱,卻有「季夏」之名稱,如《春秋繁露》中記載:

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火為夏,木為春。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秋主收,冬主藏。

在四時之中,增加了「季夏」,而成為五時。醫學認為的「長夏」,最初源自於五行學說。

早在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就破天荒地提出了「五行」的概念,以此來解釋天地運動的規律。他是第一個提出「季夏」這個季節的人,將之與四季結合,配對五行。

那麼,季夏,也就是中醫學中的「長夏」了。

不管是「立秋」還是「長夏」還是「季夏」,都是我們祖先對四季變遷的認識和定位。在上古時期,人們面對物換星移,年月遞嬗,開始產生了一種愈來愈強烈而微妙的「季節感」。季節感是隱秘的,詩人細膩的筆觸,也並不能表述出一個擁有強烈「季節感」的人對自然變化的深刻感受。

動物也有分明的季節感,他們知悉天地萬物,甚至比人類更為敏銳地觀察和體觸到季節的更替,卻比不上人類的頭腦。據考證,早在公元前1562到公元前1066年的殷商時期,古人就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天干」)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地支」)記錄天文地理,觀察季節的來龍去脈。

天干地支的理論又推進了「五行學說」的發展,但是天干之數為十,而五行之數僅五,所以,古人又以「一行對兩干」。慢慢地,人們開始認知到自然界中的空間與時間變化,以五行的理論歸納之,這就構成了五行、五方、五季的對應關係。

在《黃帝內經》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獨有「長夏」特立獨行,自成一季。以「木火土金水」對應「春、夏、長夏、秋、冬」,這意味著「長夏」主土,位於「五季」之中央。

長夏在在每個季節的尾巴上,只佔18天,卻最難熬。這段時間,宛如是從夏天到秋天的過渡期,雖無盛夏之酷熱,卻暑熱未褪,秋風未至,是最悶熱潮濕的日子。

這段時間也可以叫「夏末秋初」,聽起來詩意,過著就像「桑拿天」。不僅暑濕悶熱,身體更易受邪。《素問·金匱真言論》中有云:長夏善病洞泄寒中。何意也?「洞泄」二字,形象地傳達了長夏這一病症的特點。簡而言之,就是「剛吃完飯就腹瀉不止。這與普通的腹瀉不同,而是腸中水滓奔騰如瀑,一瀉千里。

久瀉不止,腸腹空虛,中氣下陷,腎氣不固,其實都是「寒氣」入里所致。一年四季中,獨「長夏」中脾易受病,稍有不慎,寒氣入里,則會出現「洞泄寒中」的窘症。

解到此處,頓然想起了一首詩。

流水前溪去不留,

余香駘蕩碧池頭。

燕銜魚唼寧相厚,

泥污苔遮各有由。

委蛻大難求凈土,

傷心況是近高樓。

庇根枝葉從來重,

長夏陰成可小休。

這首詩離我們的時代並不遙遠。晚清文人陳寶琛晚年隱居於滄趣樓,長夏悶重,閑來無事,一日翻詩,讀到杜甫的《江村》,對老杜這般擁妻抱子的適意生活感到傾羨不已,於是寫就了這首《落花詩》。

說到這裡,諸君是否也以為,長夏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季節呢?它悠遊於四季之外,又往來於四季之中,欲近欲離,似是而非,真是意味悠長。

那麼,也借用陳寶琛的那句落花詩「長夏陰成可小休」,小憩片刻。

不妨關門謝客,偃卧松下,飛泉洗硯,積雪煮茶,暢飲一梨花瓷盞,急取詩卷,快讀一過以咽之,便蕭然不知身在塵埃間也。

文/玄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玄譚 的精彩文章:

讀李商隱詩,如求無解方程
是誰,將學生推向死亡的深淵?
仁:漢字中最美的字,也是人生最難的操守
辛棄疾:心剛似火,色艷如花
戴望舒,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二個溫庭筠

TAG:國學玄譚 |

您可能感興趣

暴雨天氣何時休?冷空氣推波助瀾,颱風「蘇力」也來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