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誰是第一個叫王羲之「書聖」的人?

誰是第一個叫王羲之「書聖」的人?

我們稱呼王羲之為書聖,在大多數人看來,是理所應當的事。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個書聖到底是誰封給王羲之的?又為什麼給他這個稱號呢?

為了查證這個事情,我找了好多資料,但都是無一例外的說,王羲之就是書聖,而且一般都有「後世公認」這幾個字。

但是我覺得一個概念,尤其是像書聖這樣非常具有歷史標杆意義的稱號,絕對不會隨便的就產生的,它肯定是在某些歲月的演進中,慢慢呈現在世人面前的。

就好像我們說孔子是聖賢一樣,也不是隨便憑空就冒出來的念頭,而是整體社會上,統治者不斷強化認可的結果。

比方說,歷代封建帝王,都將孔子不斷加封,名號也越來越大,並且給孔子的子孫也封有一定的官職,這樣,來表示對儒家文化的順從和尊敬。

可以說這一招非常管用,因此,孔子也從一個普普通通得人,逐漸走向神壇,開始變成神一樣的存在。

那些迂腐的儒生經常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意思就是,沒有了孔子,這幾千年的文明就像漫長黑夜一樣,沒有孔子,就會令人沉悶不堪,毫無生機和光明。可見,孔子影響力之大。

而孔子這麼有影響力,也和封號有關。因此對於王羲之,搞清楚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我們首先來看看《晉書 王羲之傳》是怎麼說王羲之的吧。首先,這篇文章先是介紹了王羲之的生平情況,我們就不贅述了,緊接著就開始對王羲之小時候做一個描述了:

羲之幼訥於言,人未之奇。

這句話生動的描述了一個幼年靦腆,謙虛謹慎的王羲之形象。緊接著,開始論述他稍微大一點的事情了:

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這段話信息密度非常高,不僅講了他從年少性格的木訥靦腆到善變骨鯁的巨大轉變,而且對他的藝術成就也是給予了很高的讚賞。

請注意,這還僅僅是,稍微長大之後(及長),就取得了諸如:古今之冠、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這樣的盛讚,實在是不容小覷!

接著對於王羲之東床快婿的典故展開論述,非常詳盡。然後接下來就論述了王羲之在當時朝廷的情況、對天下大勢、百姓疾苦的擔憂,展現了一個愛國憂民的士大夫形象,這個我們在這裡也不詳細說了。

然後,圍繞著王羲之一生發生的一些奇聞趣事展開論述,最終結束了全篇文章,這是《晉書 王羲之傳》對王羲之的整體論述,通篇下來,壓根沒提書聖這個詞。

所以,書聖這個稱號,並非來自於官方史書。我們只能從另外的一些論述中尋找答案。但是晉書對於王羲之的評價,還是很高的,這一點我們從以下幾個語句可以看出:

古今之冠、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這些論述顯然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的,古今之冠,也就是古今第一無敵的意思,而後面這兩句,我們不必搞懂他的意思,只需要看到雲、龍這兩個意象,就能知道這樣評價是何等的高了。

古人認為,雲是龍哈氣的產物,所謂「雲霧生來非假物,自家吁氣自成雲」。可見,雲與龍是一體的。而龍在中國文化中的意象中,是權力、高貴、至高無上的意思,因此,很長一段時間,龍是帝王的象徵,用龍來形容王羲之的書法,就是說,王羲之是書法中的最高者,可見其藝術成就之高了。

所以,這樣的評價,使得王羲之在歷史上的地位得以確立。這對於他稱聖封神,是起絕對性作用的。

接下來我們看唐朝,唐朝可以說是王羲之稱聖最為關鍵的一個時期。

唐朝張彥遠編著的書籍《法書要錄》以及唐代張懷瓘的《書斷》裡面,將王羲之前後的書法家做一個排名和論述,其中對於王羲之格外的偏愛,書中這樣說的:

至如神品,則李斯、杜度、崔瑗、皇象、索靖,各惟得其一;史籀、蔡邕、鍾繇得其二;張芝得其三;逸少、子敬並各得其五。

什麼意思呢,也就說,你要是讓我給這些人打分啊,我就給誰誰誰打一分,而王羲之父子就不同了,要打五分的高分,這樣,差距立顯。

在對王羲之進行單獨論述的時候,說:

王羲之……尤善書草、隸、八分、飛白、章、行,備精諸體,……得之神功,自非造化發靈,豈能登峰造極。然割析張公之草,而濃纖折衷,乃愧其精熟;損益鍾君之隸,雖運用增華,而古雅不逮。至研精體勢,則無所不工,亦猶鐘鼓云乎,雅、頌得所……隸、行、草書、章草、飛白俱入神,八分入妙。

我就不用白話文翻譯了,你就看看其中個別語句用詞,什麼神啊、妙啊、精啊,極啊,都不是一般詞,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王羲之就是牛的不行了,牛上天去了。

另外,在這本書里,還透露了一個更為震驚的事實。那就是,起先,人們認為的書聖,其實並不是王羲之。

在這本書里,記載了羊欣的一段話,羊欣是誰呢,他是王獻之的外甥,所以這關係,夠複雜了,他的論述是這樣的:

羊欣云:「張芝、皇象、鍾繇、索靖,時並號『書聖』,然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

不論是張懷瓘還是張彥遠,都堅持認為:

斯為當矣

什麼意思呢?那就是我們認可你的話,我們覺得也是這樣。這句話是附錄在張芝書法後面的,所以下面這句話才是重點:

其行書則二王之亞也。

但是他的行書卻比王羲之、王獻之差很多了,只能排行第二。表面上我們先迎合你,是是是,實際上我們都知道你……

因此,雖然南朝的羊欣覺得,書聖不是他的舅舅王獻之以及王羲之,但是唐朝人悄悄的,毫不作聲的就把書聖的帽子給搶過來了,安在在了王羲之身上:

你說張芝、皇象、鍾繇、索靖,這些都是書聖,我沒意見,可是,他們作為書聖,行書卻連王羲之都比不了。這句話言外之意就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才配做書聖。

所以,不知不覺,書聖就是王羲之了。再加上唐朝人並不怎麼喜歡王獻之,就把這個帽子戴給了王羲之了。

有興趣的話,你可以隨便翻開一本書,看看唐朝人的那些論述,你就會發現,王羲之對他們而言,是一個神話般的存在。但是問題來了,唐朝人為何那麼喜歡王羲之?這背後有誰撐腰嗎?

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唐太宗,那麼唐太宗是怎樣力挺王羲之的呢?我們下次再寫篇文章詳細談談。那又是另外一番奇妙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風閣書法日講 的精彩文章:

學術探討:為什麼書法中的筆順非常重要?
我說書法不是藝術,你們信嗎?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

您可能感興趣

王羲之,你竟然是這樣的「書聖」
王羲之是怎樣成為千古「書聖」的?
這七點說明王羲之是「書聖」
她是當代「女書聖」,是金陵四家之一,她的行書一般人欣賞不了!
為什麼王羲之是書聖,而不是別人?
「書聖」王羲之師承何人?個個不輸王羲之,其中兩位居然還是美女老師
眾人皆知書聖是王羲之,畫聖是吳道子,那麼你知琴聖棋聖是誰嗎
書聖王羲之行書天下第一,草書水平怎麼樣,真是一絕
狂想曲——王羲之得到這七個字,終成無敵書聖
跟王羲之齊名的另一個「書聖」,書法造詣堪稱北方之最!
為什麼說王羲之是「書聖」?因為他做到了這一點
王羲之是怎麼當上「書聖」的?
王羲之十四種筆法,這可是書聖啟發自己親兒子的乾貨!
這個細節告訴你,為什麼王羲之是書聖
她是一代書聖王羲之背後的女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性書法大家
摘掉「書聖」頭銜,真實的王羲之是怎樣的?
「書聖」王羲之的孫女,一個被傻皇帝誤了一生的女書法家
古代書法家:她就是「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她是誰呢?
王羲之是如何被「炒」成書聖的?
書聖王羲之一舉成名不是因為他的書法,而是因為一道菜,放言天下第一行書只須八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