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柴進怕被追查而辭官,為何不再拿「丹書鐵券」當擋箭牌

柴進怕被追查而辭官,為何不再拿「丹書鐵券」當擋箭牌

柴進,曾經江湖聞名的「孟嘗君」。

柴家莊廣納天下客,柴大官人疏財仗義、濟困扶傾、門客眾多。

不管是殺了朝廷命官,還是劫府庫財物,柴進都敢藏在莊裡。

《新水滸傳》

不過呢,柴進有一點並不可取,分不清善惡。

殺了朝廷命官、劫府庫財物等,都是與黑暗的官場作鬥爭,在當時算不上十惡不赦的事。

可那些不分青紅皂白或者因一點小爭執殺人、傷人的人必須接受懲罰,可到了他柴大官人這裡,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保護。

比如石將軍石勇,因賭博打死了人;武松,誤以為殺人了人在柴進莊上避難;宋江,殺了人卻逍遙法外等。

這些本該接受懲罰的人,柴進也接納他們,用丹書鐵券保護他們,這點不可取。

保護與貪官污吏作對的人是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保護殺人的人呢?這就是不分善惡了。

柴進敢這樣做,只因家裡的丹書鐵券。

但是,柴進錯了。

只保護殺了朝廷命官、劫府庫財物的人,皇帝不會追究,也不會對他有疑心。因為這些事,皇帝心裡也是清楚的。官員不欺壓百姓,百姓會殺?不會;會劫府庫財物?也不會。

保護這些人,柴進是仁義,也是盡忠。

可保護那些十惡不赦的罪犯,皇帝絕不會答應。

《新水滸傳》

因為,性質不同。

保護了這些人,等於公開與朝廷法度說不,公開挑戰皇權。

所以,皇帝必須管。

礙於「丹書鐵券」,皇帝不能自己出面,只能利用奸臣出面。

因此,才有了高廉敢將柴進下死囚牢一事。

被高廉陷害之後,柴進明白了一個道理

丹書鐵券之所以能保住他們家族成員,是因他的祖輩們不曾藐視皇權。

一旦藐視皇權,一旦作惡多端,再強的丹書鐵券也無濟於事,皇帝自己不能出面懲治他,也會授意其他臣子出面。

丹書鐵券可以免死,但有一個前提,沒有藐視和威脅到皇權。

柴進的所做作為,已經威脅到皇權,受到懲治也是正常的。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柴進在梁山泊沒有管太多事,不是沒有能力,也不是不能,而是不想繼續做威脅皇權的事情。

征討方臘返朝授封橫海軍滄州都統制後不久,柴進看到戴宗納還官誥求閑,阮小七被冠上戴了方臘的平天冠,龍衣玉帶,意在學他造反的罪名,罰為庶民兩件事。

假如此時的柴進還是沒有受高廉陷害過的柴進,那他一定會很自信的認為有丹書鐵券,即便自己曾在方臘處做駙馬也不會受到牽連。

可此時的他不同了,早已明白了不能威脅皇權的道理。因此,依舊有丹書鐵券的他,沒有盲目的自信,而是在奸臣們進讒言之前,推稱風疾病患,不時舉發,難以任用,不堪為官,情願納還官誥,求閑為農,辭官。

柴進與高俅、童貫、蔡京等人並無深仇大恨,他們也沒有再為難柴進。

皇帝呢?他也沒有再追究柴進。因為,他清楚柴進為何辭官。

但,皇帝對柴進也不會放心。

假如柴進回到滄州橫海郡為民,依舊在自己的莊上「藏污納垢」,皇帝定會再次借奸臣之手懲治他。

很顯然,皇帝考慮多了,經過被陷害之後的柴進,早已不再是那個盲目自信的他。

就這樣,柴進老老實實的做個莊主,最後無疾而終。

《新水滸傳》

立下大功,不能為官,看似遺憾。但對於有污點的梁山好漢來說,不能為官反倒是好事,起碼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柴進,曾經不可一世的大貴族,遭陷害之後,明白了「丹書鐵券」真正的意義。

太祖給柴家的「丹書鐵券」,不單是免死令牌,還是警示牌。

警示柴家子孫,不要忘記祖上讓位的義舉。

假如忘記此事,有任何非分之想,「丹書鐵券」便會成為一塊廢銅爛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評閱歷史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所以受罰,全因他們沒及時出現作證
鐵扇公主為何原地作妖?她還有一件與太上老君有關的事沒做
《西遊記》近60位妖王,不靠法寶擊敗或者傷到孫悟空有幾位?
作為心腹兄弟,混江龍李俊為何不勸阻宋江?
《西遊記》,取經路上最牛妖仙,孫悟空也給他三分面子

TAG:評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