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積累了一夏天的濕毒,一定要在秋天祛除,否則冬天免不了一場大病

積累了一夏天的濕毒,一定要在秋天祛除,否則冬天免不了一場大病

一、積累了整個夏天的濕毒,

一定要在秋季祛除,

否則冬天要生大病!

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如今單純的傷寒已經很少見了,反而是外寒跟內熱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濕邪。真正的寒症並不多見,主要是以濕邪為主。濕為陰邪,遏傷陽氣,阻礙氣機。換句話說,陽虛的時代是濕邪在作祟!

積累了一夏天的濕毒,一定要在秋天祛除,否則冬天免不了一場大病

濕性黏濁,如油入而,體內濕氣重了,吃再多的葯,打再多的針也是不嫌夠的!春夏進入你身體里的重濕之氣,你不逼它,它自己是不會跑出來的!帶入秋冬必釀成大病——關節問題、肺炎哮喘、腫積液等冬季寒濕癥狀,接踵而來!!

不過,老祖宗給你留了一物可以救你命——那就是艾灸。如果你選擇艾灸來祛濕,就會發現太輕鬆 了。因為艾灸為純陽之物,而寒濕為純陰之物,陽進陰退!陽壯陰衰!就像下雨天,濕氣讓我們的身體濕氣漉漉,而艾灸像太陽,太陽一出來,濕漉漉的地面很快就幹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艾灸後皮膚表面出現水汽、水泡,正是快速祛除我們體內濕氣的表現!

積累了一夏天的濕毒,一定要在秋天祛除,否則冬天免不了一場大病

二、一場秋雨一場寒,

守好濕氣入體的5個通道!

秋季很多人認為順應天時做到養肺潤燥即可,實則要知道時代不同了。相對於燥熱,現代的人更多的是寒濕重。到了秋天,如果出現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這些都是夏季積累的濕氣引起的癥狀!

積累了一夏天的濕毒,一定要在秋天祛除,否則冬天免不了一場大病

濕氣從來都不是孤軍奮戰的,遇到寒就是寒濕,遇到熱就是濕熱,遇到風就是風濕。濕氣在皮下,就會形成肥胖。所以在天氣漸漸轉涼階段,一定要排除體內濕氣,給冬天防寒打下基礎。

到了秋天,濕氣進入我們身體的5個主要通道是:肩頸部的大椎穴、前胸的膻中穴、腰部的命門穴、小腹部的關元穴、腳底的湧泉穴。具體危害如下——

1、從大椎穴進入的濕」容易引起我們的「肩頸、頸椎問題,頭暈頭痛,失眠多夢。

2、從膻中穴進入的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乳腺腫痛,乳腺管道阻塞,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癥狀。

3、從關元穴進入的濕氣容易存積在我們盆腔,特別是女性,當盆腔內的「寒濕氣」重時,就容易引起我們女性各種問題。

4、從命門穴進入的濕氣容易引起我們腰酸背痛,腰膝酸軟,各種shen虛,功能下降等癥狀。

5、從湧泉穴進入的濕氣容易往上流動,容易引起膝關節酸痛,風濕關節炎等癥狀。

三 、灸透6穴,橫掃體內濕寒!

脾五行屬土,而土性惡濕,故脾喜燥惡濕。當人體長期居於潮濕陰冷環境,涉水作業或者突淋暴雨,就可能濕氣犯脾;另外內在出現問題時,脾陽不振,不能正常運化水飲,也會導致濕氣內生,反過來困脾傷脾,從而形成脾濕生成的「惡性循環」。

濕性趨下而重濁,容易下注於下焦,於女性而言,盆腔的器官組織往往深受其害。經常艾灸以下穴位,讓你乾爽的度過這個濕噠噠的秋天!

艾灸穴位:脾俞、命門、中脘、足三里、陰陵泉、承山。

四、體內有濕的5個表現!

積累了一夏天的濕毒,一定要在秋天祛除,否則冬天免不了一場大病

濕為陰邪,好傷人陽氣,當脾陽受損。會表現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口淡無味、胸悶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腫。對於女性來說,濕氣除了易引起閉經之外,濕氣過重也常常是輸卵管堵塞、不孕的根源!所以很有必要看看你體內有沒有濕氣,以下是體內有濕的常見表現。

1、頭部沉重四肢乏力

積累了一夏天的濕毒,一定要在秋天祛除,否則冬天免不了一場大病

濕性重濁,其特點就是沉重,尤其是早上起來四肢非常沉重、疲乏、無力,有的還會面色發黃。

2、口中發黏舌苔膩

積累了一夏天的濕毒,一定要在秋天祛除,否則冬天免不了一場大病

感受濕邪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口中發黏,舌苔膩,有的還會出現舌體胖大、齒痕。

3、胸腹脹滿小便不暢

積累了一夏天的濕毒,一定要在秋天祛除,否則冬天免不了一場大病

濕為陰邪,易滯留臟腑,阻礙氣血運行致脘腹脹滿,脾胃功能失常。濕邪停於下焦,則小便短少而不舒暢。

4、下肢浮腫便溏瀉

積累了一夏天的濕毒,一定要在秋天祛除,否則冬天免不了一場大病

常表現為下肢浮腫,朝輕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滯,便完後感覺不爽。

5、腳縫癢,起水泡甚至潰爛

積累了一夏天的濕毒,一定要在秋天祛除,否則冬天免不了一場大病

如果您不經意間長期涉水,容易腳縫癢,起水泡甚至潰爛,也容易體內藏濕。

一場秋雨一場寒,如果已經中招請儘快艾灸,千萬不要帶到冬天,否則免不了一場大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